业界
投资者应该思考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
经历上周两根中阴的局部调整后,提到了本周势必会有一个修复。尤其是创业板更为明显一些,指数一度涨幅超过3%,当然这也与宁德-时代的强势有关系,且新兴行业整体业绩较好,与传统行业业绩低迷形成了巨大反差。尤其是近期新上市超级大盘股,市场用脚投票的,沪农-商行、中国-电信等都是次日跌停的走势。这样的走势还是值得重视的。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修复力度值得注意,因为上证50新低,以及中报披露来看,传统行业走弱是一种必然,超跌反弹有,反转是不可能的,如图所示,这就是上证50VS创业板50,一个重心位置(逐步下移和上移)的差异。
实际上,为什么要重视这个,因为8月来指数只有4根阴线,但股民感觉到的是下跌猛,反弹无力,或者是个股调整压力大。这个显然是所谓持续万亿元成交是不同的,投资者应该思考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你的点是什么?建议还是从行业角度去选择,而不要被其他外部因素所干扰了。比如说我们看到新能车、芯片、疫苗等也有过调整,甚至调整幅度也比较大,但随后修复能力非常强,很快就会收复失地,甚至新高的走势。整体来说,指数保持箱体震荡,而真正的热点切换才是我们的核心。
“房住不炒”+“三稳”是房地产总基调,各地方调控的“打补丁”“堵漏洞”等精细化管理越发明显,但也有一些微妙改变,有一些利好呈现,但最关键的还是来自于地产企业转型,原有粗狂盈利模式必须切换,才有出路,包括近期恒大出售资产也是给予了一些启示。今儿微博订阅《调控精细化与恒大效应,地产潜力股变化(名单)》做了分析,房地产领域没有绝对的竞争护城河。过去几十年房地产发展就是粗狂型的模式,拿钱、拿地,直接获得不菲的利润,非常简单有效的模式。如今调控下,这种模式无法维系了,而房地产没有技术壁垒,谁拿到地之后,就是靠地价和周边配套升值换取利润,品牌间差异几乎没有。如今房地产企业在回笼现金转型。整个地产行业都是高负债率,项目也是一个连着一个,一旦现金流有问题,全盘都会受到影响。如今大地产都在快速回笼现金流,这样降低负债,也给予转型提供了机会。恒大出售的资产中,有一些是负担,有一些则是优质资产,也会带来其他地产商的追捧,同时提高服务和附加值行业的潜力。今晚20:30分,玉名微博还将对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