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无锡地铁要无人驾驶了,我们来挖掘一下背后的

时间:2021-05-28 11:16

  前几日,无锡地铁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5号线将实现无人驾驶!

  是的,无人驾驶!

  整列车不会配备司机,也不会有驾驶仓,站在第一节车厢甚至可以体验驾驶视角。

  无人驾驶的实现,背后少不了诸多高科技的支持。而让无锡地铁拥有这项新技能的,正是一家无锡的云计算公司,中国云计算领域的独角兽——华云数据。

  也许你对这家公司了解不深,但只要你坐过无锡地铁,那就是他们的间接用户。

  2017年5月,在北京、上海扫码进站还仅仅处于一个发展计划的年代,无锡就已经推行码上行APP,乘客只需要打开手机二维码就能乘坐地铁。在现在看来,扫码进站不再是新鲜事,但在当时,这种服务模式属于国内首创。

  而实现这种便利性的幕后功臣,就是华云数据。无锡地铁也因此成为了轨道交通行业第一家全面上云的典范。

  打造智慧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平台无疑是推动了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为大众百姓提供了更佳的出行体验。但是,这背后是大量的技术、数据的支持。

  就拿扫码进站来说,地铁网络是封闭系统,而对外服务则需要在公网上进行,这就需要将内部网与外部网打通。另外,刷码乘车的特点是短时间内乘车人数和频次都非常高,对稳定性提出很高的需求。

  遇到了一个对的服务商,就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事实上,刷码乘车只是无锡地铁依托云服务进行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上云为无锡地铁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

  无锡地铁自2009年开始筹建,共规划有5条线号线目前已建成通车。

  华云数据作为无锡地铁背后的力量,打造出了一整套的信息化轨道交通运营体系:在3号线云化之后,其的IT硬件资源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地铁数据中心IT资源利用率从30%提升到了 70%-80%,管理效率提高了3倍,使用二维码出行占比高达40%,大幅减少站点内售票机的购置和传统地铁票使用量。

  相关行业人士指出,地铁里每新增一条路线都会配备相应的IT硬件设施,而面对日益庞大的IT硬件成本投入和硬件资源实际利用率低的问题,轨道交通上云是大势所趋。

  实现管理信息的云化只是第一步,而后无锡地铁的上云步伐更是不断往更高空探索。

  2018年,无锡地铁与华云数据成立了联合研究项目组,致力于实现生产系统的上云。

  2019年6月,无锡地铁云平台二期正式完成项目验收,意味着这条城市主动脉在云计算的推动下,又向自动化、安全化、高效化迈进了一大步。

  至于为什么认准了华云这个服务商合作,无锡地铁相关人士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看重于华云在助力传统企业用户上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并且作为一家无锡企业,在本土化服务方面也有优势。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也是对的,作为国内率先实现上云的地铁集团,无锡地铁云平台曾获评2016年度中国地铁云标杆示范项目金奖、2019年十佳上云(交通行业)优秀案例。

  一把钥匙开一扇门,传统企业用户上云,找到能够懂自己的云服务商是最关键的。而上云对于无锡地铁而言,不仅仅只是一项技术的应用,更是对整个行业管理运营的思想变革。因为运营管理体系水平的提升,将使无锡地铁迎来新的应用和业务转型,为群众出行带来更多出其不意的可能性。

  就像未来地铁5号线的无人驾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