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公司上半年主要的问题还是增收不增利
公司发布半年报:2021H1,公司实现收入49.2亿元,同比 92%,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 113%。 2单季度,缺芯背景下,收入24.9亿元,环比 3%。
2)盈利能力:单季度盈利承压
公司底盘产品体积不小且用铝多, 2单季度,铝价及运费环比 1大幅上行,叠加行业缺芯影响下的排产减少,公司盈利能力承受上下游客户的双重压力。单季度毛利率18.83%,环比减少约2pct,归母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 108%,环比-13%。
2、半导体: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国巨拟调降大中华区标准型MLCC价格约10%,这是继传出国巨将从9月1日起调降大中华区经销商晶片电阻价格后,外资法人推测国巨在未来1个月至2个月内,可能调降MLCC价格。
现阶段,全球安卓手机销售增速持续下滑,所以跟这块儿有关的增速,都是在持续下滑的,相关企业也不例外。不管是最近外资说的储存芯片,还是今晚说的MLCC,需求不好的背后都跟这个有关,而平板、PC未来增速预期也是走弱。相反,半导体里跟新能源汽车、 联网有关的需求还是很不错的,大家看好半导体也尽量沿着国产替代和这个方向去挖掘。
3、广电计量: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43.85%;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减亏0.3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同比减亏0. 亿元。毛利率为36.72%,同比 7.30pct。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989.36万元,同比增长 .79%,主要是由于军工和汽车需求复苏;食品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58.59万元,同比增长15.31%,略低于预期;其他业务增速基本符合预期。此外公司拟投入工程建设资金7.3亿元,在广州 Sh番禺区建设总部基地,打造“立足广州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整个华南地区”的国际一流的“一站式”计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周期43个月。公司上半年主要的问题还是增收不增利,在费用管控、赛道布局方面还是与华测检测有差距。
至于华测检测回调,更多是风格原因,因为检测跟医疗服务类似,属于增速不高,但增长的持续性或者说永续增速比较高,而这类资产现现阶段是受影响的。参考历史,公司的合理估值就是对应今年和明年的56倍,乐观时靠近明年,悲观时靠近今年。
4、中 博:公司公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下降1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6.34万元,同比下降69.1%,毛利率同比下降7.05个百分点。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2.7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8.65%,扣非归母净利润只有400万,业绩低于预期。业绩差主要是需求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 流成本大幅上涨,以及公司毛利较高的跟踪支架产品销售额占比低于去年同期。我们还是看好跟踪支架这个行业趋势,但是公司是否会持续保持竞争力,以及什么时候迎来拐点还看不清楚,后续继续保持。光伏板块出现了好几家公司利润增速低于预期,现在重点就是看隆基股份会不会低于预期,低于预期可能引发板块调整,从而带来比较好的买入机会。现阶段,光伏行业梳理的观点不变,还是HJT设备和逆变器为主,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更多接近于是一个光伏ETF。
5、北向资金:迈瑞医疗流入超7亿,中国平安流出超14亿。
1、白酒:大概复盘了一下今年以来白酒批价上涨情况,看下来只有茅台批价一骑绝尘涨幅最大,高端酒里五粮液涨了3%,国窖涨6%,M6 换代后涨9%,青花30换代后涨10%,品味舍得涨了10% ,水井的井台和八号涨8%左右,红坛省内外分离运作后涨了6%(涨幅是大致测算各地批价有不同)。今年次高端量价表现比较好,但也只是集中在部分品牌中,未来集中度会继续提升。另外根据最新的渠道反馈,五粮液据说最近放货量较大批价也比较坚挺,但今年公司可能想预留20%计划内的量放到明年春节前后放,今年核心还是挺价为主兼顾放量。酒鬼酒目前全国回款不错,预计10月就能完成全年任务,内参已经完成,之后开票价会从860提升到940元。汾酒10月上旬估计也会完成全年回款任务,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汾酒与海外消费品龙头合作的清香型国际标准将于下半年发布,针对汾酒海外销售,目前正与Costco等全球连锁渠道接洽。
今天不少地方在说白酒消费税的事情,这个事情对高端白酒没啥影响,对其他白酒企业需要结合收税方式来具体分析。相关政策如果落地,短期对板块块会冲击一下,但不算坏事儿,因为整体利空有限,兑现后反倒利好。
今日新能源汽车板块大幅反弹,主要是因为电动车短期利空因素消除。随着意法半导体宣布位于马来西亚麻坡工厂重启,市场担忧芯片紧缺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利空因素逐步消除,根据产业反馈8月或为芯片最紧缺时间点,后续供需将逐步好转,短期制约新能源车生产的利空因素逐步消除。
展望21年,随着国内消费旺季到来以及欧洲年底抢装冲量,新能源车月度高频数据将持续高景气并有望超市场预期。
目前来看锂矿、隔膜、铜箔由于产能紧缺依然存在涨价预期。所以,大家对锂电主要看这三个方向加上电池厂,电池厂的逻辑一方面是壁垒高、优质供给还是很稀缺,另一方面是明年中游疯狂扩产,中游扩崩了的同时,电池厂整体是受益的。储能方面,德方纳米因为有专利等,也是中期逻辑通顺的,这里说的是中期纬度。
VC紧缺可能在9-10月缓解,6F目前属于历史价格高位,但短期来看可能依然紧缺,市场预期紧缺可能持续到四季度。石墨化受内蒙限电影响导致产能紧缺,市场预期石墨化涨价将传导至负极。逻辑上,大部分中游明年下半年可能开始供过于求,但短期的话,我们将迎来历史上供需矛盾最大的四季度旺季。所以,大家参与和持有我说的四个锂电方向之外,需要注意节奏和风险。
3、建材:可以看一下二线公司和一线龙头的差距。亚士创能上半年收入增长81.22%(三棵树80.5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99%(三棵树3.92%),亚士创能毛利率24.63%,三棵树25.65%,亚士创能净利率2.6%,三棵树净利率2.8%,从边际变化来看,亚士创能毛利率下降11pct,三棵树下降8.67pct。从整体收入体量来看,亚士创能是三棵树一半左右,从收入增速来看,两家公司差不多,规模更小的亚士并没有增长更快;利润方面两家上半年都几乎没有赚钱,三棵树毛利率下降幅度更小一些。但如果从收入拆分来看,两家公司仍然存在差异,亚士涂料/保温材料/保温装饰板同比增52%/200%/ %,三棵树家装墙面漆/工程墙面漆/防水卷材/基材与辅材收入增速分别为153%/63%/76%/185%,如果只看涂料的话,三棵树增速是远高于亚士的,另外亚士创能上半年履约保证金增加了差不多5亿,资金换业务的规模大幅上升。亚士创能深处涂料黄金赛道,成长性是很高,但是公司整体竞争力和三棵树有比较大差距,因此估值比三棵树有明显折价,如果是在行业向上周期,公司可能会有很高弹性,但是目前是地产行业总量承压,所以表现比较差。但是亚士创能未来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逻辑,碳中和背景下,保温业务越来越被市场,公司是在上市企业发力保温业务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保温业务上半年也有200%的增长,未来可以持续。建材行业的马太效应会持续,这一点要。但防水行业,也出现了几家巨头增速都很好的局面,可以理解为这三家都是头部,吃的都是其他人的份额。
1、高端制造:今天国资委召开会议学习zzj会议精神,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阳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肩负起产业链“链主”责任,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强上下游产业协同,积极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之前我们提到过两个会被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一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方向会被重点扶持,例如锂电光伏板块,二是具有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逻辑的方向会被重点扶持,例如半导体和军工板块。现在看来政策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只是新增了一个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目标。
所以,高端制造的逻辑不变,就是政策支持、景气度仍在,然后高估值高波动。
2、消费:对于之前受政策影响而股价下跌的行业,政策的打压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降低民生成本,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公司需要压低自己的利润率,提供更低的价格,比较典型就是房地产企业,一些药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公司也可能受此影响。教育行业最为极端,价格直接归零。二是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以提高税率或是进行慈善捐款、投资更多的社会公益项目的形式来进行,也就是政策提到的三次分配。无论是哪种方式,势必会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一定影响,拖累公司估值,这也是资金选择暂时离开相关板块的现实原因。但这个对很多行业有情绪冲击,但影响没那么大,互联网是罕见的受影响比较大的,医疗等本身就是政府定价,冲击不大,但短期情绪会持续影响,所以我们维持前期判断——认为下半年医药医疗属于成长期,而不是爆发期。
3、今天北上资金净流出100亿元,我们推测与美联储7月FOMC会议纪要公布有关。FOMC纪要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TAPER的预期时间有所提前,外资可能受此紧缩预期影响提前流回本土市场。关于美联储taper,由于市场对其已有一定预期,且中国国内宏观政策领先于美国,我们认为美联储taper预期提前对A股影响有限,但仍需谨慎观察其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 上一篇:证券股龙头广发证券
- 下一篇:经济常识:连续缩量涨停高位补量,高位横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