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但是长期来看对潜在民营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而

时间:2021-08-06 12:54

  一、消息面
1、安井食品:H1营收38.94亿元( 36.49%),归母净利润3.48亿元( 33.83%),扣非净利润3.04亿元( 31.18%)。Q2营收20.10亿元( 27.68%),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1.19%),扣非净利润1.48亿元(-3.99%)。收入还可以,利润低于预期,不过之前一波杀跌也反应了部分预期。
Q2毛利率-6.62pct到21.77%,主要是加大促销,差不多少了1.7亿的毛利,应该主要是高基数下,C端尤其是锁鲜装受疫情影响量价都不及预期,以及竞争加剧带来的,之前高点已经说过这些风险,正在逐步释放中。期间费用率-3.62pct到11.35%,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减少,以及规模效应,净利率-2.27pct到8.67%。公司还表示报告期内加大预制菜推广,冻品先生和虾滑增长较多,前期推广成本高,估计也是收入增长不错但利润承压的因素之一。往后看,三季度旺季 疫情反复对安井是利好,主要是商超端的恢复情况,公司渠道调整的能力比较强,反应及时迅速,预计困难是暂时的,重资产的壁垒在变高。这个赛道值得长期看,但这个位置还是不便宜。
2、康方生物:根据今日国家药监局披露的数据,康方生物与正大天晴共同申报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获批上 Sh,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由于今年新冠相关的疫苗等产品占用了一些药审资源,使得该产品获批时间比预期的晚了2个月左右,也引发了一些市场的担忧,不过最终还是成功获批,落地以后就要看正大天晴的销售了,今年还有一点不确定的地方是要看该产品是否有资格参加国家医保谈判,如果可以参加医保谈判并成功进入,即使现在获批的只是小适应症,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其实现快速进院,为产品推广和后续大适应症的使用先奠定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已经有4家国产产品进入医保的情况下。另外康方生物的PD-1单抗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美国FDA“实时审评”资格的国产新药,是美国新药审批中速度最快的绿色通道。
对于biotech公司最核心的属性就是研发管线(取决于核心研发团队、尤其是核心研发灵魂人物)和商业化能力,目前验证其团队执行力及商业化能力的biotech只有信达生物和再鼎医药两家,而验证研发实力的公司里,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必占一席,并且我们认为康方生物是相对少有的从企业的基因里就具有创新研发潜质的公司,并且占据了颇具发展潜力与技术门槛的双抗赛道,其in house研发的潜力还未完全释放,未来迈向biopharma后还有license in的潜力,总体上我们认为康方生物是目前biotech公司里比较值得的一家头部公司。不过,投资创新药,方法论整体是投资爆款带来业绩爆发和估值提升,2018年以来的这一轮pd1大周期已经进入下半场;理论上,这时候投资创新药,更多是侧重信达生物,甚至比信达更偏早期的康方,而不是恒瑞吧。现阶段,医药方向我们主要还是看CXO,因为它一方面行业景气度、行业增速在25%,一方面是收入多数来自海外,基本不受国内政策影响。
3、比亚迪:7月销量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0492辆,上年同期为15100辆,环比 25%,同比 263%。本年累计20.5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70.62。比亚迪7月汽车销量5.74万量,环比 13%,同比 83%
点评:
1)新能源销量及占比再创新高
公司7月销量5.7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5万辆(纯电动与混动各2.5万辆),新能源车占比高达87%,新能源销量及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单月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22%,公司产销受芯片短缺影响小于行业整体。
2)DMI继续爬坡,汉将推出标准续航版降2万。预计7月DMI销量环比提升约0.5万辆,三款车型合计销量预计超2万辆,混动未来预计将以DMI为主。汉销量延续畅销态势,汉将推出标准续航版,续航为506公里,补贴后的价格也降低到了20.98万元,起步价格下探2万元。此外未来有望推出DMI超级混动版本,进一步丰富汉系列车型矩阵。
3)新能源销量未来有望再创造新记录。随着下半年汽车消费旺季到来,核心车型订单饱满且产能继续爬坡,同时e3.0新平台新车型海豚也将上市,新能源车销量大概率在未来几个月会创造新的记录。
4、赣锋锂业:投资84亿元建设15GWh电池
公司公告其持股54.6%的赣锋锂电拟以自有资金84亿元电池项目。其中30亿元建设5GWh,在江西新余,目前持股54.6%,预计23年10月竣工投产;54亿元建设10GWh,在重庆两江,持股100%,开工建设后24个月投产。
赣锋锂电成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重要平台,公司目前持股约55%。赣锋锂电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已达1GWh,并计划扩产至3GWh,固态电池业务也卓有成果,已与东风汽车达成落地合作。此次投资将极大扩充公司动力电池产能。此前赣锋锂电已吸收小米产投、巡星投资等众多电池与汽车明星投资方共9.7亿元,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助力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成长。锂资源方面,之前说过弹性最好的是融捷股份,但这个位置去看龙头,确定性还是赣锋,弹性还是天齐。经过一段时间横盘后,碳酸锂价格目前已经进入上行周期。
5、璞泰来:
发布2021年中报,具体情况如下
(1)财务端:
璞泰来2021H1营收39.23亿元( 108%),归母净利润7.75亿元( 294%)。其中2021Q2营收21.84亿元( 1.0382-1104%),归母净利润4.4亿元( 324%)。2021H1毛利率37.0%,同比 6.4pcts,其中2021Q2毛利率36.4%,同比 5.6pcts。2021H1费用率同比-5.0pcts(销售费率-2.5pcts,管理费率-0.33pcts,研发费率 0.93pcts,财务费率-3.1pcts)
(2)业务端:
1)负极材料:出货4.52万吨,同比 104%;实现收入24.5亿元,同比 79.5%
2)石墨化:产能达到6.5万吨,年底有望超过12万吨
3)涂覆隔膜:出货量7.98亿平,同比 264%, Sh占率31.9%;实现收入8.95亿元,同比 218%
4)铝塑膜:出货量487万平,同比 92.5%,实现收入6,060万元,同比 89%
5)纳米氧化铝:实现收入801万元,同比-37.6%
总体来看二季度出货量提升带动收入环比增长,二季度毛利率环比略下降,但由于费用率环比改善导致净利率环比一季度略提升,考虑到计提因素,整体是略超预期的。
6、中芯国际:公司发布2021年二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3.44亿美金,同比增长43.2%,环比增长21,8%,实现归母净利润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5%,环比增长332.9%,毛利率30.1%,同比提升3.6pcts,环比提升7.4pcts,总体来看,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水平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公司给出三季度业绩指引,收入环比增长2%-4%,毛利率32%-34%,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将全年毛利率目标上调至30%左右。公司二季度实现晶圆出货174.5万片,产能利用率超过100%,14/28nm收入占比反弹回升至14.5%,回升到实体清单之前水平。
从公司业绩情况可以看到,晶圆代工厂的产能紧缺情况在延续,二季度远超预期的毛利率水平可能来自于晶圆代工涨价以及先进制程产线的良率提升共同作用。结合近期已披露业绩的模拟芯片公司业绩表现超预期以及产业链反馈的部分芯片价格仍有继续调涨计划看,半导体芯片紧缺的状态在维持,行业景气度也维持在高位,板块行情可能还将继续,但是需要观察的是近日关于经销商囤货涨价事情处理落地后,下游客户的库存水平变化情况。
7、北向资金:迈瑞医疗流入超7亿元,中国平安流出超4亿。
二、基本面
1、建材:保温行业由于比较分散,所以之前度比较低,但是目前涉及碳中和,而且有新的建筑规范即将出台,所以可以加大力度。如果按照目前的建筑设计标准,根据2020年新开工面积51.2亿平米折算屋面和外墙面积,屋面 外墙材料价格30/平米测算,新建建筑保温材料 Sh场规模超过1500亿,如果加上施工费用, Sh场规模超过3800亿,存量建筑的 Sh场难以精准估计,但应该也在千亿以上。竞争格局方面,保温行业地方标准众多,比如说省级及以上标准超过1000本,且不同标准存在矛盾、表述不清的因素,在监管上面执行有难度,也不严格,低价中标非常普遍,给了中小企业偷工减料、依次充好的生存空间,上 Sh公司中亚士创能、东方雨虹是保温业务最大的两家公司,但是去年保温的收入分别只有10亿、7-8亿,行业非常分散。接下来要出台的新规范,对已有标准进行了梳理整合,针对不同类型建筑、不同气候区域给出了相应能耗指标,可作为地方标准制定、区域性节能政制定的参考,更重要的是,新规强调保温系统化供应能力,提出外墙保温工程应采用预制构件、定性产品或成套技术,并应由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检验报告。整体来说,新规对保温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Sh场份额有可能向产品布局完善、施工能力强的龙头公司集中,主要利好的还是目前防水、涂料龙头企业。对于建材行业整体,前面复pn梳理时说过, Sh场太过于行业层面地产开工数据不好,但行业层面忽视了防水等至少还有一倍的集中度提升空间、新规可能带来行业空间的大扩容,以及公司层面龙头纷纷展开品类扩张并进展顺利。
2、新能源汽车:美国电动化进程加速
白宫确认拜登将签署行政令,2030年电动化比例将达50%,包括EV、PHEV及和燃料汽车。该行政令还将启动长期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的制定。
5月美国提出清洁能源提案,计划最高1.25万美元单车补贴,50%电动化率后退坡,本次拜登进一步明确电动车发展目标,30年电动化率提升至50%(此前预期40%-45%:福特、Stellantis等车企30年目标为40%,通用计划35年实现全电动化),电动化进程超预期,相关配套的政策有望加速出台。20年美国电动化渗透率2.2%,21H1达3.3%,本目标指定 相关政策配套后,预计美国将成为继中国和欧洲外第三个重要增长极,电动化提速大势所趋。
受益最大的是北美的产能扩张凶猛的LG和SK产业链。
3、激光:以锐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为代表的国产激光器企业正在加速国产化渗透。其中,锐科激光已经实现了从20W至1000W脉冲光纤激光器;300W至20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75W至450W准连续光纤激光器;50W至6000W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全覆盖。在新产品方面,锐科激光最新推出蓝光光纤输出半导体激光器、带光闸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光束模式可调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三大焊接产品。其中新一代光束可变激光器RFL-ABP(Adjustable Beam Profile),填补了国产光纤激光器光束模式可调技术的空白。杰普特则是在极耳切领域具备非常显著的竞争优势,高功率MOPA激光器逐步打入主流电池厂上供应体系。1GWh锂电产线的设备投Zi中激光设备价值量约为3000万(包括切割和焊接),其中激光器约占900万,其中切割对应的部分约225万左右,杰普特这部分市场相对较小,感兴趣的可以。
4、医美:民营连锁医疗美容集团伊美尔于8月3日晚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伊美尔1999年成立于北京,伊美尔在中国北部五个城市拥有并经营九家医疗美容机构,现主要提供注射美容诊疗、能量美容诊疗等医疗美容非手术服务,以及美容整形手术等医疗美容手术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0年医疗美容服务收入计算,伊美尔在中国北部所有私立医疗美容机构集团中排名第一,国内所有私立医疗美容机构集团中排名第四。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升级现有医疗美容机构;在北京、西安及三亚新设医疗美容机构;收购优质机构及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2018年至2020年,伊美尔的营收分别为6.61亿元、7.39亿元和8.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8%;2021年第一季度则从2020年同期的1.24亿元增加119.4%至2.71亿元。2020年伊美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3218万元,毛利润从2019年的3.81亿元提升14.2个百分点至4.35亿元,毛利率则从51.6%提升至53.6%。公司以非手术诊疗为业务核心,运营模式高度数字化与标准化,2018年至2020年,伊美尔的活跃客户已从70,467人增至86,629人,复合年增长率为10.9%,客户忠诚度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2018年至2020年,伊美尔的回头客从31,539人以15.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2,243人,2021年第一季度则从2020年同期的16,856人增至31,644人。目前医美产业链价值端主要在中游注射剂,核心原因是下游在行业发展早期担任了宣传教育消费者的角色,销售费用和获客成本成为盈利核心,但是长期来看对潜在民营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而言,牌照与执业资格、服务安全保障、集团化管理能力、资金储备、品牌声誉等都将成为比拼的关键。对医美中游依然看好,而且认为政策不会对中游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跟医保完全没关系的可选消费,政策对行业的规范,从来都是利好龙头。
5、光伏:更新一下最新价格。硅料方面,随着一线龙头硅片厂开始逐步恢复采购,硅料的询单与买气本周明显回暖,原先缓跌的走势转趋稳定,本周主流成交价格落在每公斤195-206元人民币之间,均价约落在202元人民币上下。尽管一线硅片厂家本月仍维持低开工率运行,但在整体硅料买气回温的情况下,预期月中至月底整体硅料价格将较为稳定。硅片方面,目前两大单晶硅片龙头厂依然维持较低的开工率、价格也持稳,但厂家普遍预期月底终端需求可能逐渐回温,届时相对较低的硅片供应量下可能出现M6、M10硅片的结构性短缺,因此龙头厂以外的部分硅片厂家开始酝酿涨势,目前市场已有少量M6硅片订单成交价出现小幅上扬,但市场均价大多仍维持在上周水平。后续是否出现整体的价格上涨必须观察实际电池片、组件需求的拉动情况而定。电池片方面,展望Q3需求逐渐回升,8月新单电池片厂家酝酿涨价、部分厂家报价预期调涨每瓦1-2分钱人民币。基于166硅片供应紧张、且电池片产出量相对以往缩减,当前估算每月电池厂能供166产量略有紧张的局势,后续价格走势有机会小幅度调整。而182规格主要因应需求提升、主要采购厂家采购量在8月有所好转,182电池片供应稍有不足,电池片厂家报价上看每瓦1-1.02元人民币。8月210采购量提升幅度相对较缓,电池片价格走势随硅片价格定价策略而定。组件方面,随着电池片价格预期调涨、部分辅材料价格也有上涨趋势,二线厂家若以先前较低的价格交货较为困难、因此8月低价区段的订单价格开始稍有回调每瓦2-3分人民币,然而当前一线垂直整合大厂价格变化并不明显,整体均价维持上周。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行业的需求在持续向上,到四季度又会进入明显的旺季,当前价格水平开始趋于稳定。
相比之前,行业正在真正进入旺季。近期有两个变化,就是市场对通威股份硅料价格未来以量补价,终于比较认可了,大家开始去看公司在此之外的很多优势。HJT设备方面, 市场都在说隆基股份正式确定进军Hjt路线,正在寻求设备采购。其实大家认真看复盘,就会发现这是我一个多月前说过的——隆基股份在HJT方面投入很大,跟它自己描述的刚好相反,而它的topcon数据并不好,其他东西不多说了。
三、策略
1、今天市场指数收跌,国防军工板块突然爆发。军工板块的逻辑我们过去也做过相应解读,简单来说就是“股价未充分反映行业的高景气度 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策略上我们认为在行业的选择上首先要把握大的方向,逻辑清晰而直接,行业的收益获取实际上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复杂的市场未反映出的数据。大行业(个股有行业共振加持,具有板块效应)、大趋势(行业持续高景气度)、大股票(行业龙头)才是最容易获取行业的方式。
2、行业的选择上我们主要四个方向,一是高景气的锂电、光伏、储能等前期强势方向,这些行业能够长时间维持高景气度,需密切回调带来的买入机会;二是与财政政策发力相关的机械、水泥、建材以及新型基建(储能、电站、电网)等方向,老基建可能受益于财政政策发力出现拐点,新型基建有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新主线的潜力。新老基建均持续跟踪,重点储能方向;三是部分消费板块经过这一轮的政策打压,可能跌幅较大而重新具有性价比,待政策影响缓和后,这些板块可能出现投资机会;四是其他长期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例如CXO等,持续其投资机会。
就说这么多,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