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经济常识:可变现净值是账面价值吗,可变现净值

时间:2021-08-03 11:27

  1:存货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账面价值是不是可变现净值

  1.存货不计提坏账准备,只计提减值准备
2.存货账面价值,不一定是可变现净值,正常计提减值之后,应该小余或等于可变现净值

  2:材料的账面价值等于可变现净值吗

  那要看哪个低了.分情况而定
在之前未对材料减值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材料账面价值为100可变现净值为90万,那就要对材料进行减值.减值后两个都是90万这时就相等了.要是可变净值为110万,那就不用减值所以一个100万一个是110万就不等了.
如果之前对材料减过值那要看它的存货跌价准备有多少了余额了.比如材料账面价值为100已计提了减值20万,可变现净值为110万此时把存减值转回10万转回后两者都是110万这时也相等.如果可变现净值为130万那最多只能转回20万,此时一个是120万一个是130万这样就不相等了.

  3: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的区别

  可变现净值是现在出售的售价减去与之相关的出售成本的差额。简单些说吧,现在出售你能拿到的净额。
现值,是根据使用在未来能带来的流量,根据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得出的价值就是现在的价值。
现值的计算是由经营带来的,有些主观因素参在里面。而可变现净值是由现在的市场决定,相对现值比较客观。两者相较之下那个价值更大企业就会选择那个,如变现净值大,那么企业会出售。若现值大那么继续持有下去更合适。

  4:什么是可变现净值,与净值的区别是

  可收回金额是指: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这个用于资产减值的测试,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账面价值时,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可变现净值是指:
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这个是用于存货跌价测试的。

  5:可变现净值是什么东西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主要记住预售价钱、还要加工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税费

  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例: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O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 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l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

  解析:产成品的成本=100+95=195万元,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0×10-20×1=180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

  
 

  6:可变现净值与现值,公允价值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可变现净值是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变现净值主要是针对存货而言的。
现值是将未来的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考虑了时间因素。公允价值并非现值,但是在现值可以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一种参考。
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市场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强调的是公平交易的市场,而计算现值时的流量并不一定是公平交易市场中的流量,所以现值不一定是公允价值。
补充: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现值通常用于非货币性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PS:前二者在所得税计税基础的确定中一般不使用,公允价值是使用最广泛的。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另外,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视同销售等其他收入,也应按公允价值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