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果然触底!百强房企业6月业绩规模环比大增61%,
2022年3月11日保利发展逆势拉升,市值定格在1943亿,超过万科的1936亿,创造两家公司上市以来17年的历史。而如今时间仅仅过去三个多月,保利在销售规模上也历史首次超越万科,跻身行业前二,排名仅次于“宇宙房企”碧桂园。
根据克尔瑞数据,今年前五月保利和万科的销售规模就已经是毫厘之差,全口径数据来看保利发展是1592亿元,万科是1673亿元,相差81亿元,权益口径保利是1066亿元,万科是1087亿元,差距更只有21亿元。
进入6月,保利继续高歌猛进,单月合同销售金额约510亿元,而万科约275亿元,保利是万科的1.85倍,权益销售金额方面保利也同样远远高出。这样今年上半年,保利累计合同销售金额来到2102亿元,万科则为2096亿元,轻微超出7亿元;累计权益销售金额保利和万科则分别是1408亿元和1362亿元,保利超出4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此番保利销售规模超万科是偶发性事件还是趋势性拐点,可能要等全年数据出来才能完全“盖棺定论”,但后一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回溯历史,两家地产龙头的战略和经营策略四五年前就已经全面分野,保利规模超越万科只是时间问题。2017年,当时还只是行业第五的保利地产,时任董事长宋广菊提出“重回行业前三”,而万科董事长郁亮则在2018年喊出“活下去”,进而导致双方在销售、土储、融资、管理等方面的量变到质变。进入2022年,保利依旧偏乐观,新任董事长刘平提出要“进三争一”,而郁亮从“白银时代”跳过“青铜时代”,直接抛出“黑铁时代”论。
券商:“大机会的曙光已现”
6月地产销售数据环比回升,亦在大部分券商地产研究员的预期之内。
国信证券分析师任鹤、王粤雷认为,当前市场对房地产的认知从政策“放松共识”阶段走向“基本面分歧”阶段,5月销售数据恶化程度趋缓,6月高频数据销售回暖迹象渐显使得基本面分歧有所收敛。行业基本面弱势延续,信用危机也并未完全渡过,在长时间的普遍悲观之下,地产板块已经积累了充足的上涨势能。
其表示,后市在基数明显下降、疫情趋于稳定、放松政策起效、前期需求释放的共同作用之下,销售单月同比降幅将大概率收窄,随着分歧进一步收敛,“后续大机会的曙光已现”。其建议,短期布局基本面分歧带来的“黄金买点”,长期布局行业模式改善带来的新生,开发方面优选慢周转、有加杠杆意愿和能力的房企,7月组合推荐万科A、保利发展、金地集团、绿城中国、招商积余、贝壳W。
中信证券分析师陈聪、张全国也认为,市场将沿着从销售到投资再到信用这一路径复苏,销售的复苏才刚刚开始。这一复苏顺序决定了,政策发力可能和基本面复苏长期共存。对地产开发行业而言,过去九个月的拿地规模这一个指标,对于判断企业信用、市占率和盈利能力而言都足够有用。民营物管公司相比民营地产公司而言更容易走出困境,尽管国有企业在物业管理行业也占据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杨凡则表示,本轮需求修复受宏观因素和房地产供给侧长期调控政策影响,会是长周期修复,需求长周期修复意味着淘汰赛没有结束,房地产行业供给侧出清仍将持续。总量仍在而行业持续出清,意味着行业中长期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龙头公司在周期下行时仍然能够补充优质土地储备,后续市场修复期其更有优势推出货值以抢占市场修复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