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高库存、低需求,钢材保持现状还是蓄力待发?
点对点情况下螺纹长流程吨钢利润为-253元,环比6月10日收缩236元;短流程吨钢利润为-103元,环比上周收缩122元。
上海螺纹钢平均价格为4800元/吨,而从6月10日到6月22日,下跌了570元/吨,没有参与期货套保的贸易商吨钢亏损570元。
在邱怡宏看来,钢厂利润恶化,行业需要重新调整供需结构。目前问题的核心还是需求端太弱,目前能立竿见影的缓解供需矛盾的办法就是钢厂限产。随着5月生铁产量刷新纪录高位,市场开始期待迎来供给端政策落地。
钢材价格下行,利润收缩进而打压焦炭价格,焦化企业作为黑色系产业链中弱势的一环,只能被动接受降焦炭价格。
经过梳理发现,今年焦企利润的峰值出现在4月下旬,在焦企提涨六轮后,钢厂利润低,宏观环境和疫情影响下焦炭出现较大幅度回调,5月上旬焦企利润走弱速度加快,5月11日华北、华东地区主流钢厂甚至对焦炭采购价提降200元/吨,钢厂对焦炭采购偏谨慎,钢厂累库压力也是逐渐传导至焦炭端,使得焦炭供应逐渐趋于宽松,焦煤价格的走弱也使得焦炭成本端支撑减弱,但下调幅度不及焦炭市场情绪转弱更明显,焦企吨焦利润于5月下旬逐步降至盈亏平衡线之下。
“由于煤价涨,入炉煤成本增加,焦企亏损未有明显改善。”河北焦炭贸易商李津对期货日报说。
“为摸清利润分配与焦炭涨跌价之间的规律,我们提出两个指标辅助研究,焦钢毛利差与焦煤超额利润率。通常情况下,焦炭价格走势与焦钢毛利差曲线的走势吻合度极高,但后者不是领先指标;焦钢毛利差通常在零轴下方,超常规的供给侧改革是扰动因素;去年焦炭价格与焦钢毛利差曾出现过劈叉,根源在于焦煤对焦钢利润的侵蚀。”张少达说,黑色系利润再分配进程受扰动,并不顺畅,然而排除短期的政策预期后,年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焦煤端超额利润的回吐将是大势所趋。
邱怡宏认为,原料供应中期逐步回升的确定性较大,焦企产能利用率和焦炭日产量持续恢复的走势也遇到阶段性阻力,短期原材料供应压力整体偏中性。另外,今年钢企低利润格局将成为常态,往年高利润格局很难再现。
期货盘面黑色系K线里的价格预期
期货盘面上,从前几个月的强预期到后来的合理预期和理性看待,再到如今的恐慌抛售,黑色板块的市场情绪经历了几度转换,逻辑切换极快。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钢铁市场弱现实和强预期的特点未改。供应方面,2022年上半年已接近尾声,国家针对粗钢产量的调控进程将陆续进入省内下达阶段。在当前钢厂利润格局较差背景下,多数钢厂增产意愿不强,在确保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大背景下,减产或更适合市场以及当前的经济状态,钢材供应上限相对确定。
事实上,从上周开始,需求坍塌叠加成本坍塌,钢价开启了负反馈之旅。
“目前问题的核心还是需求端太弱,稳经济政策不断出台,但是政策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还需要时间传导且效果不确定。目前能立竿见影缓解供需矛盾的办法就是钢厂限产,随着5月生铁产量刷新纪录高位,市场开始期待供给端政策落地。”张少达说。
“现货走的是现实逻辑,期货则更多走预期逻辑。”对此,蔡拥政认为,从现货端来看,供需压力巨大,钢材库存创新高,现货价格承压大跌;预期端,货币、财政政策不断宽松,多地密集部署复工复产,提升了市场对后期需求将大幅回升的预期。
螺纹钢产销增速差近一个月以来基本在零轴上下小幅波动,钢价短期的回调受情绪性因素影响更多,在全年压减粗钢产量的任务尚未下达明确到各省份及相关企业之前,钢价仍将处于供给收缩预期与弱需求和高库存的现实压力的博弈中。
“叠加高通胀风险持续走高对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压力,钢价基本已经回吐全年涨幅,短期淡季不淡带来的风险释放压力仍大,钢价短期振荡偏弱运行的概率也仍然较大。”邱怡宏说,不过,铁水产量上行空间已不大,且在全年压减粗钢产量的任务完成后,悲观情绪恐才将释放完毕,因此后期钢厂切实的减产行为或是衡量钢材供需改善度的更有效的指标。
张少达认为,在粗钢压减政策下,焦炭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难有突破,只能寄希望于第二次的“产能集中淘汰”,但目前焦化产能已进入动态置换期,“一刀切”式的集中淘汰不符合国家政策,因此焦钢毛利差未来将继续在零轴以下运行,否则做空焦炭现货的边际收益将增加。
“焦煤获得超额利润的驱动正在减弱,一方面后疫情下的需求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疲弱的地产和持续的粗钢压减,另一方面,蒙煤进口增量正在逐步显现。”李津说,288口岸通车量预计今年恢复至600车的概率较大,对国内市场冲击明显,焦煤超额利润率有望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