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分级基金折价率
分级基金倍率计算公式
融资型分级:份额= (A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
净值=(母基金净值/B份额净值)×份额
价格=(母基金净值/B份额价格)×份额
多空型分级:份额=约定系数(如2倍、-1倍、-2倍等)
净值=(母基金净值/B份额净值)×份额
价格=(母基金净值/B份额价格)×份额
指数型母基金实时净值 = 母基金昨日净值 x (1 + 所跟踪指数涨跌幅) x 仓位
融资B类实时净值 = (母基金实时净值 - A类净值 x A类占比) / B类占比
多空分级B类实时净值 = 1 + (母基金实时净值 - 1) X 份额
基金刚上市的时候,因为净值都是1元,所以初始份额和净值相同。但在母基金净值大于1元时,净值就小于份额,当母基金净值小于1元时,净值就大于份额。但由于A份额的折价或溢价导致B类份额溢价或折价,实际上我们要关注的是价格。以份额1.67倍的的信诚500B(假设净值0.47元)为例,当中证500指数涨1%,信诚500B净值可以涨0.011元,相当于净值涨2.3%,即2.3倍净值,而它存在溢价交易,交易价0.55元,因此价格为2倍。 分级基金b折价率是什么意思意思
分级指基的母基金相当于普通的指数基金,可以申购赎回,不直接在场内交易,但可分拆为两类子份额上市交易;A、B两类份额直接申购赎回,但基本均在场内上市交易(瑞福优先例外).A、B份额按比例配对,通常为1:1(也有4:6),A类份额每年获得约定收益,B类份额除了支付A类份额的约定收益(相当于融资成本)外,还承担剩余的损失或享受剩余的收益。
分级指基的模式,说到底是B类份额按比例向A类份额融资购买指数基金(如1:1),由于A份额拿约定收益(通常为6%~7%),净值基本在1~1.07元之间,B类份额承担市场波动,单位净值通常在下折和上折阀值间波动(通常为0.25元~2元左右).
由于A、B份额配比固定,B类份额的净值越低的时候,相当于融资的实际越高,反之越低。而对于投资指基的投资者而言,某种程度上是在追求倍数,倍数越高愿意支付更高溢价。
从A、B份额折溢价平衡角度,由于场内外套利机制存在,分级指基整体会保持场内外净值和价格平衡。若以1:1的比例来看,A类份额由于常是折价,B类份额溢价,假设A类份额折价0.1元,那么B类份额溢价0.1元。在B类的净值越低时,0.1元意味的溢价率也越高。
上折意味着倍数突然由低到高,溢价率会增高;下折意味着倍数骤然由高到低,溢价率会降低。不过,有一点不同,下折时指基的资产折算后仍全部为指基份额;上折时份额则不变,超出1元的份额转为母基金,将使得超出部分折算前享受的溢价消失。以富国军工分级10月8日触发上折为例来看,该分级指基上折的条款是母 基金净值达1.5元。 为什么分级a折价高,分级b溢价就高
一份分级基金A加上一份分级基金B可以合并 成为两份母基金。分级A具有债性,分级B初始具有一倍,即本质上是分级A将资金借给分级B的持有人,那为什么有的分级A溢价分级B折价,而有的分级A折价分级B溢价
这主要是由于分级A与分级B不同的定价模型、分级A分级B与母基金套利机制,以及分级B的机制与10%涨跌停板不协调所致。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分级A的利率过高,导致A溢价B折价
比如中航军工A,其固定收益为7%,即该分级A其实类似于年利率为7%的永续债。根据债券的定价模型,其价格应该等于每年的利息收入除以市场无风险利率。目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即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就是在3%左右,也就是因为中航军工A的固定收益过高,造成了分级A必然溢价,也由于套利机制的存在,分级B必然低于其净值,即折价。
二、分级基金不设上折下折机制,造成溢价折价无法得到修正。
例如申万菱信深成指分级基金,不设折算机制,一旦分级B净值低于0.1元,分级A暂时也要承担净值下跌风险直至分级B净值恢复0.1元后,分级B净值超过0.1元部分优先用于偿还分级A在下跌时所代垫的亏损。在这样的机制下,且由于我们的市场没有这么成熟,故分级B的溢价迟迟得不到修正,分级A也只能折价了·。
三、在快速上升或者快速下跌时,分级B受到涨跌停板的限制,涨跌幅只能是不超过10%,但是由于其带有的特性,其净值的涨跌在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将有可能超过10%,甚至是20%或者30%,那么此时其交易价格往往大幅高于或者低于其净值,由于套利机制的存在分级A将反向的折价或者溢价。
投资机会:
1. 如果预期利率上升,如果分级A是固定利率的话,理论上其价格应该下跌,那么分级B价格就有上升的机会。
2. 在平衡市中,如果分级A有较大幅度的折价,那么可以等市场修正其价格修正。 关于分级基金的计算方式
1、没什么好不好的,都一样。
2、因为在二级市场,所以有股票的性质,可以随时买卖。净值是指基金本身的净值,如果你在二级市场上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的话,这个跟你关系不大。
3、假设母基金平均拆分为 A 和 B,那么 (A 市价 + B 市价)/2 < 母基金单位净值,表示现在市价是折价状态,可以选择 A 或 B 折价率高的买入。相反的话,则卖出。 什么是分级基金的折价套利
目前主流的股票型分级基金的母基金可以通过场外、场内两种方式募集。基金成立后,投资者在场内认购的母基金分离成A份额和B份额,并上市交易(深交所模式)。通常母基金只能被申购和赎回,不可交易(上交所模式可交易),而A和B份额只可上市交易,不可申赎。因为A和B是从母基金分出来的,按照基金交易的规则,投资人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入相同数量的A和B份额,合并成母基金赎回。也可以到基金公司先行申购母基金,然后转到二级市场将它拆为同样份额的A和B,这个叫申购、拆分。由于A和B份额在交易所市场上交易,交易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可能偏离净值,存在折溢价。当折溢价达到一定的幅度时,投资人可进行套利。 分级基金B折价是什么意思
基金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固定,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者赎回的投资基金。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时,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销售机构(如银行)申购或赎回。以基金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为例,在1990年9月,美国开放式基金共有3000家,资产总值1万亿美元,而封闭式基金仅有250家,资产总值600亿美元。到1996年,美国开放式基金的资为35392亿美元,封闭式基金资产仅为1285亿美元。两者比例超过27.5比1。也就是说,美国开放式基金占基金总资产的份额高达95%。在美国,开放式基金称为共同基金。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股市近10年来接连走高,共同基金功不可没。有人将共同基金形象地比喻为再造美国的“魔术师”。美国是从19世纪80年代引入投资基金的。1924年由波士顿的马萨诸塞投资信托金融服务公司发起设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该基金成立时只有5万美元的资产,在第一年结束时资产膨胀至39.4万美元,目前其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元。在此示范效应下,共同基金一发而不可收,逐渐发展成为稳定和支撑美国股市运行的中坚力量。共同基金根据所投资的对象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一年内到期的有价证券,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短期债券,银行定期存单,以及商业票据等,因而也被称为短期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则统称长期基金,但他们各自的投资对象不尽相同。股票基金的投资对象为普通股票及股权,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为各类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混合基金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股票基金是美国共同基金早期发展的主要形式。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就是一只股票基金。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70年代。进入80年代,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转换,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重超过了股票基金。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美国的股票市场也走出了1987年股灾的巨大阴影。由于经济增长强劲,通胀水平低,股市回报率高,利率水平低,投资者把更多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美国股市展开了新一轮大牛市。美国共同基金由此也进入了其历史上最迅猛的增长期。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由不到1万亿美元上升为约7万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1.4%。其中股票基金增长最快,重新成为共同基金的主流。市场显示,高回报的共同基金越来越成为美国人投资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首选渠道。1980年时,还只有6%的美国家庭拥有共同基金,到了1999年底,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37%。与此同时,美国共同基金也由1980年的564家增长至1999年的7791家。最近10年成为美国基金发展的鼎盛时期,资产规模从1万亿扩充到6万亿多美元。共同基金家数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使公司股票的上市变得较为容易,从而促进了美国的资本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美国的国力,增强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日本,90年代以前单位型基金(类似于封闭式基金)占绝大多数,追加型基金(等同于开放式基金)属于从属地位,但在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追加型基金资产达到单位型基金资产的两倍左右。现在,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基金也大都是开放式的。投资者为什么会青睐开放式基金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开放式基金独特的赎回机制使基金管理的竞争更加激烈,基金管理公司只有提供良好的业绩回报、令人满意的客户服务和更充分的信息披露,才能留得住投资者的资金,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开放式基金对管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式基金不仅是开放了基金的规模和期限,更是开放了基金管理公司。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具备沟通-服务-投资的全面素质,单单靠提高净值已无法在竞争中长久立足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是市场顺应潮流进行金融创新的必须结果,其中“市场化”是开放式基金动作的核心。和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集诸多优点于一身,这主要有:一,内含市场选择机制,投资者可完全根据基金表现自由认购或赎回;二,一般无预定的存在期限,表现优异者可以无期限存在下去,而封闭式基金均有一定“封闭期”;三,基金的交易价格以资产净值为标准,不受市场供求影响,投资性很强,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