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东百集团创始人是谁,万达电商概念股

时间:2021-09-25 19:39

  1:日本三菱集团的创始人是谁

  岩崎弥太郎是日本“第一财阀”三菱集团的创始人,他幼时生活在下层社会,由下级官员开始,逐步走上了经商的道路。由于经营官方的“土佐商会”成绩卓著,后来他买下了商会,并改名为“三菱商会”,从事船运业。几经周折,三菱不断壮大,已拥有61艘汽船,占日本全国汽船总吨位的73%,成为海上霸王。岩崎弥太郎因病去世后。其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家业,使三菱又由“海上王国”变成了“陆上王国”。到1970年,三菱垄断集团44个公司的总资产已占日本全部企业总资产的1/10,被称为日本“最强最大的企业军团”。

  1834年12月11日,岩崎弥太郎出生在四国安艺郡井口村的一个“地下浪人”的家庭。

  1869年1月,因长崎土佐商会已被封闭,弥太郎由长崎调至土佐藩开成馆大阪商会,7月被任命为开成馆代理干事。

  1870年,土佐藩基于财务困难,决定缩小“大阪商会”。也正是这一年,明治维新政府认为藩营事业会压迫民间企业,决定大举废止藩营事业。弥太郎在这一年9月来到东京,与后藤等商谈,决定9月底“大阪商会”脱藩自立,以“土佐开成商社”这一民间商社的名义继续营运。但是新商会在正式开张时,商号却不叫“土佐开成商社”,而称“九十九商会”。这个商号取名于土佐九十九湾。

  1872年1月,“九十九商会”改为“三川商会”。1873年3月,弥太郎又将“三川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正式向各界表明,三菱商会是他个人的企业。

  三菱商会拥有原来隶属于藩的商会财产以及汽船6艘、拖船2艘,库船、帆船、脚船各1艘。弥太郎长久以来在官场服务,虽无大过,但也无所建树。回想过去,弥太郎感慨万千,他决心脱下官服,专心从事海运事业,准备大于一番,希望有所作为。

  1869年,涉泽荣一被任命为大藏角租税正(官员),即现在的国税局长。当时,涉泽才30岁,他的上司是比他小一岁的伊藤博文。但是,涉泽在大藏省工作时,和他最默契的上司却是井上馨。

  1870年1月,涉泽等组织的邮政蒸汽公司成立后,毫不客气地把许多民间的弱小船运公司挤到破产的边缘,弥太郎的公司也受到很大的冲击。

  1873年日本发生政变,一直庇护三井、支援邮政蒸汽分社的井上馨等长州派政治家逐渐失势。结果,井上辞去内阁职务,涉泽也跟着辞职。11月,大久保利通被任命为内务大臣。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大清帝国的台湾岛。弥太郎积极向大久保利通请示承揽一切军需输送工作。大久保利通同意以771万日元为政府购得13艘汽船,托与三菱。从这个时候开始,涉泽的邮政蒸汽公司与三菱商会的地位就颠倒过来了。侵台之役后,被邮政蒸汽公司视为命脉的补助金也被停掉。政府将邮政蒸汽公司的18艘船以225万日元买下,连同政府所有的13艘几乎不要代价地借给三菱商会。另外,政府又在1875年9月15日发布命令:每年给予三菱25万日元补助金。

  1877年,三菱共拥有61艘汽船,吨位高达35464吨,占日本全国汽船总吨数的一半以上,三菱公司一跃成为海上霸王。

  从此,弥太郎以汽船为中心,将事业范围扩大到汇兑业、海上保险业、仓储业等。在三菱公司进行押汇的货物都由三菱的船只来运送,由三菱负责保险,收在三菱仓库之中。于是,三菱的汇兑、保险、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利润都成倍地增长,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与三菱公司相反,昔日对三菱不屑一顾的三井物产公司,在三菱的迅速扩张中受到猛烈的冲击。

  正当三菱独霸海运,业务如日中天之际,涉泽荣一与三井物产公司的董事长益田孝商量,纠集敌视三菱的地方船只、批发商、货主,采取涉泽最擅长的合股方式,创立一家大型海运公司,企图对“骄恣”的弥太郎进行反击。

  他们成立的新公司取名“东京风帆船会社”,投入资金36.6万日元,董事长预定由海军上校远武秀行担任,头取(相当于总经理)由涉泽荣一的堂弟涉泽喜作担任。

  面对来势凶猛的威胁,岩崎弥太郎也未敢怠慢。他迅速召开会议寻求对策。

  在真真假假的舆论攻势面前,涉泽在米业及银行上早已一天不如一天,如第一国立银行、抄纸公司等都连连亏损,加上谣传四起,更使涉泽等人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

  另外,弥太郎还开始秘密收购涉泽与三井派合股创立的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弥太郎绞尽脑汁收购股票的策略成功,涉泽荣一的堂弟涉泽喜作被迫辞去头取之衔。

  涉泽虽在与三菱的竞争中败得一塌糊涂,却未彻底垮台,随着局势的发展,意外地得到了卷土重来的契机。

  1881年,大久一派的当权者大阪重信被反对派排挤,被迫下台,而弥太郎的支持者大久保利通也被杀。明治政府内部已无人能帮助弥太郎的三菱。而与三井息息相关的井上、同县及伊藤等长州人物开始掌权。下野的大阪组织改进党与政府相抗衡,弥太郎鼎力支持大阪的反政府运动。于是,形成“长州藩阀政府加三井”的联盟对抗“大阪的改进党加三菱”的局面。

  对弥太郎而言,真正的龙争虎斗才刚开始。

  就在政坛斗争激烈,陷入一片混战之时,涉泽荣一再度活跃起来。他指使心腹田口卯吉在《东京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三菱公司的补助金》的攻击性文章。由于涉泽的推波助澜,三菱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明治当局看到,若是弥太郎的财力和大阪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图谋颠覆政府,那将是一件最可怕的事。1882年,明治当局计划成立一个打垮弥太郎三菱公司的大海运公司,由涉泽出面,井上赞助、农商大臣品川负责指挥。

  弥太郎在政府这一计划出台前得到消息,立即提出“意见书”阻止,然而政府却以一篇《辨妄草案》的长文加以驳斥。

  就这样,规模空前的大公司——共同运输公司按计划成立了。

  这个公司采取涉泽最擅长的合股形式,其中260万日元由政府投资,其余由三井集合民间游资形成,共计总创业资本为600万日元。

  两家公司为了抢乘客,抢业务,几乎是“不择手段”——共同公司企图通过附赠礼品来吸引乘客;三菱公司也不甘示弱,不惜把船费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

  后来,两家公司的竞争演变为降价竞争。最高兴的还是乘客和货主们,他们甚至威胁说:

  “你们不多打折扣,我就去坐别家的船。”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弥太郎以坚定的信念、过人的谋略与共同公司角逐。

  他既重视对方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也非常注意内部整顿。他将公司重新改组,精简人员,削减开支,采取战斗到底的姿态。他的心腹近藤廉平(后来的日本邮船社长)利用公司便笺写私信,弥太郎发现后立刻给予处分:从他月薪(70元)中扣除15元钱。

  当时有人讽刺说:

  “近藤使用一张纸花了15元,近来物价实在太贵。”

  尽管有人觉得弥太郎对属下太苛刻了,但他的办法却的确使三菱走出了危机。

  1884年,三菱每吨汽船的平均收入为100元。

  与共同公司的竞争,三菱虽获得了胜利,却使它元气大伤,三菱不得不停止香港至琉球间的航线,连三菱汇兑所也被迫停业。而共同公司也筋疲力尽,其股票在1884年下半年已陷入毫无红利的窘境,股价落到面额的2/3以下,持股人争相抛售。弥太郎抓住机会,秘密收购这些抛出的共同公司股票。到1884年末,弥太郎已控制了过半数的股权。

  1885年2月7日,岩崎弥太郎因饮酒过量,再加上日夜劳心,胃癌难愈,终于带着无限遗恨撒手西归了。他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

  1885年10月1日,两家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共同公司出资600万,三菱公司出资500万。由于共同公司股份分散,加上许多股票早已被三菱秘密收购,实际的权力便掌握在弥之助手中,后来,这家新公司终于成为日本最大的公司。

  2:合益集团的创始人是谁

  Hay(合益)集团于1943年由具有远见卓识的Edward N. Hay创建。他是当代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实践的先驱。

  3:凤凰集团的创始人是谁

  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刘长乐先生一九五一年出生于上海,一九八零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以至高级管理人员,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多次获优秀新闻大奖。刘长乐目前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南京大学的校董。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刘长乐在香港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合作创办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并于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易名为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刘长乐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4:现代集团的创始人是谁

  郑周永,韩国现代的创始人,拥有43家关系企业,15.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12亿美元(现代汽车为92亿美元),除汽车、建设等核心企业,还包括造船、重电机械、电子等关系企业,目前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国资金最低,最具“韩国色彩”的企业团体,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为独立特行的一匹车坛黑马。资料来源:

  5:为什么我总是买进股票就跌,持很久都不涨,我一卖掉就涨为什么

  其实中国现在很多股民都是你这种情况,心态不好,主要问题还是股票市场本身出了问题。因为你买股票时以为买的是优质股但是买完发现股票没如你预期你就焦躁最后失望割肉可是卖完就涨了说明你对自己买的股票不够了解对自己分析也不够自信!投资是门学问我们可以没事一起探讨探讨。。。

  6:澳柯玛股票怎么横盘这么久了都不涨

  这还叫没涨,都从两块不到涨到五块多了,都涨了近两倍多了,我不知道按你的概念多少叫涨。 再说涨起来以后横盘整理才多长时间, 有的股票一两年都整理,这支股票没向下打压整理就算给足面子了,你还想让上涨, 主力和散户都得消化获利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