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利德曼公司
沈阳利德曼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沈阳利德曼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10-2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三义街2-1号2804。
沈阳利德曼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81B,企业法人郭雅贤,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沈阳利德曼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办公用品、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器械维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沈阳利德曼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武汉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2017-04-21在湖北省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一路1号光谷软件园4.2期E3栋308号。
武汉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0MA4KTJX37H,企业法人李红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武汉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I类、II类、III类医疗器械、实验室试剂(不含危险品)的批发兼零售;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的租赁、维修、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企业信用查看武汉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吉林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吉林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2017-09-28在吉林省长春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经济开发区临河街3300号北门718、721、723室。
吉林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20101MA14U54564,企业法人范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吉林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销售、租赁、售后服务,医疗设备零配件、电脑显示器销售,医疗机构实验室认证信息咨询,进出口贸易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企业信用查看吉林利德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北京利德曼生物公司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怎么样科研岗位有没有强制加班
楼主,请你记住,不管在哪个公司,工作压力都是有的,毕竟你拿了公司的钱,就要为公司创造价值。对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主管就会分给你一个简单的任务,以此来考察你,这种方式不仅考察你的工作能力,还有你的工作态度。在试用期,你要展现出你的成长速度,对新东西的学习能力。
2020年建材行业该如何布局
一、目前,中国家具行业正处于一个震荡剧变的时代,一方面市场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企业销售竞争极为激烈,另一方面,受到互联网新的销售模式冲击、定制家居对成品家具企业的分吞市场的影响,再加上精装房、家装及建材产业的提前分流截走顾客,还有一方面,众多跨界到家具行业来打劫的大鳄越来越多,真正的儿狼来了,真正改变家具行业格局一定是第三只手;第四个方面就是,消费者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购买识别能力的提高,对广大家具生产销售人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企业一时难以适应市场巨变。广大中国家具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以及产品极具特色、运作模式独特的中小型家具企业,才能在未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产品过剩,是物资高度丰富、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种正常现象,只有产品过剩,广大的消费者才有可能去选购自己的喜爱产品,而不像产品供不应求时代,消费者只有被动地购买厂商生产与销售的产品,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产品过剩时代,家具企业与经销商,均应对这个时代的产品销售,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而不是像以前产品不愁销不出去的时候,简单把产品摆放在一定的公共出售场所就万事大吉了。家具行业现比过去更难了,门店经销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好多经销商倒闭了,好多工厂也收起来了,贸易战似乎刚刚开始,大家似乎都找不到痛点和风口了,连大鳄们的疗伤方法似乎也只是在挠痒痒。
展望2020,“迷茫”更甚的家具圈,谨慎情绪滋生,发展与求存相互制约。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原创,呼吁趋势。
近年来年我国家居建材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一段时间内仍会处于大调整、大整合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众多行业企业陆续上市以及80后、90后的新兴消费者对传统的装修过程有了自我定义,要想在这场混战中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企业必须在这场大浪淘沙中进行洗牌升级、理想百程更注重消费者体验式模式、“自由+全屋定制系统”口号就是:简约、自然、素净、宁心的生活。
近几年,定制家具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定制家具在家具行业市场份额约为20%,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60%份额,这也充分说明定制家具在国内市场仍处于蓝海期,发展空间较大、理想百程走在行业前沿经过国内外调研制定“自由+全案定制系统”解决了老百姓在没有规划、没有目标定情况下深度挖掘内心想要的“理想的家”。
近些年,环保已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该话题也引发了消费者对环保家居的关注。有研究表明,中国53.8%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很注重产品的环保性,特别是对于家居产品,更有36%的消费者将环保作为首要标准。
家具材料从消耗自然资源转变为绿色环保可回收。有高分子材料参与的许多改性新材料都具有可回收利用的属性,一旦家具不再使用,可以通过破碎变成粉末再重新压制成板材,做成新的家具。家具从实木家具过渡到现代的以密度板家具为主,密度板由树脂胶粘剂粘合木屑而成,树脂胶粘剂中不可避免的含有甲醛,这些甲醛通过密度板制作的家具和装修材料散发于居民家中,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成为现代家具行业挥之不去的噩梦。而通过高分子材料结合木屑等粉末制作而成的新型板材,因为高分子材料中不含甲醛,所以这些新材料板材和制作而成的家具几乎没有甲醛释放,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现代家具已经开始简约设计,意大利现代家具已经追求流线型超现实主义,北欧简约家具风行全球,日本也走出了一条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独特之路。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业设计”浪潮中,“少即是多”的简约设计被推到了极致,至今不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消费者在家装产品材料及装修风格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简约风”。数据显示,北欧简约成为当下消费者更喜爱的装修风格,清新田园、简约时尚、简约纯色成为备受欢迎的三种家纺风格,而且,纯棉、蚕丝材质等家纺产品和原木材质的家具更受欢迎。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潮流,和当年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家居行业也开始注重用户需求并紧跟社会潮流,涉足智能家居的研发,在为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一)意式极简
“简单是终极的复杂”——意式极简,强调永恒的优雅,利用谨慎的几何线条产生了严格定义,整洁的空间,充满了建筑的纯洁性和雕塑感。
(二)中式时尚
伴随国力的崛起,“中国风”的设计走出国门,成为一种时尚。这些独具中国风味、风韵、风骨的设计,经过现代化的洗礼,颠覆了传统中式家具的印象,更显国际化。
(三)轻奢国际
相比“过度奢侈”以及“佛系克制”的极端,轻奢介于时尚和品质之间,更能捕获新生代奢侈品消费者独特的艺术审美,并创造出一种高价值、高辨识度、成本可控且充分迎合消费新贵的生活方式。
(四)新派复古
怀旧是种信仰,时代更新的速度远超想象,我们期待新世界的同时仍保有对过去的留恋。于是,浪漫的幻想被转换为设计的语言带回人们的视野。
(五)潮奢态度
当代生活越来越多样化,意味着个人需要颠覆性的飞跃、时代需要颠覆性的变化、世界需要颠覆性的创新,而“颠覆”不是对历史彻底的毁灭,更多是一种创新重组、野蛮生长的方式。
以上便是家居建材行业发展趋势的所有分析。
家居产业的发展和当下社会处于一个发展变局的大环境分不开,社会处在加速度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逐代提高;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周期逐代缩短。石器时代经历了几十万年。铜器时代缩短到三千余年,发展速度较前提高了百倍以上。铁器时代,从晋国铁鼎到近代机器出现,又缩短到二千余年。而机器时代,从蒸汽机的使用到现在,才二百余年。发展速度又提高十倍。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周期,从几十万年,依次缩短到三千余年、两千余年和二百年,现在则只要二十年。这表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加速度过程。每五到十年就会孕育着变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大变局当时,昨日互联网,今日大数据、云计算,很多人还没搞明白,已是区块链、5G、物联网的时代,大环境的变革中,家居焉能不变
广东红鲤鱼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做建材辅料的公司,红鲤鱼防水,红鲤鱼瓷砖胶,红鲤鱼壹涂保都是建材行业知名的产品。现在诚招加盟代理。
窥见2020:车市将回暖or继续下探
同比下降8.2%,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最终定格在2576.9万辆。
这个数字应该说好于很多人的预期,也比一些人预想的更差。
如今,2020年已然开始,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开局,今年中国车市又将走向何方呢
2019局面定格
图片来源:中汽协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12月及全年中国汽车销量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累计销售新车2576.9万辆,虽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整体跌幅仍在继续扩大,达到了8.2%。逐月来看,2019年各月销量连续出现负增长,尤其是上半年,月度销量跌幅在5月份一度达到了16.4%。进入下半年,车市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形势有所好转,到12月份基本实现了与2018年同期持平。
其中乘用车累计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这一数据与盖世汽车研究院此前预测的全年下跌9%-10%之间,保持一致。四大细分市场——轿车、SUV、MPV和交叉型乘用车,2019年新车销量同比均为下降,且以MPV降幅最为明显。
具体来看,2019年国内共计销售轿车新车1030.8万辆,同比下滑10.7%;售SUV 新车935.3万辆,同比下滑6.3%;售MPV新车138.4万辆,同比下滑20.2%;售交叉型乘用车新车40万辆,同比下滑11.7%。伴随着2019年的结束,SUV与轿车的市场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仅为4.2%,未来随着车企投放SUV的力度不断加大,SUV的市场份额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MPV前景依旧不容乐观,几无回暖迹象,交叉型乘用车领域亦是如此。
乘用车分系别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计销售新车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相较于2018年同期的42.1%,略有下降。几家主要的自主车企,以长城表现较为抢眼,去年累计销售乘用车91.1万辆,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吉利虽不及2018年同期,其1,361,560辆的销量成绩依旧让很多车企望尘莫及,据悉随着2019年销量出炉,吉利将2020年销量目标定为141万辆。长安去年累计销售乘用车82.2万辆,同比下滑13.7%,跌幅有所收窄。在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集团中,仅2家乘用车企业销量呈现增长,分别是奇瑞和一汽,其中奇瑞去年累计销售新车63.7万辆,同比增长4.1%。
日系和德系表现相对较抢眼,去年市场份额均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分别达到了21.3%和24.2%。具体来看,日系品牌里以东风日产表现最为亮眼,2019年全年终端共计销售新车1170,278辆,同比增长0.3%,跑赢大市,在乘联会2019销量排行榜里,排名第五。东风本田去年累计销售新车80万辆,顺利达成年度目标。广汽本田2019年累计销量达770,884辆,同比增长4.0%。
图片来源:一汽大众
德系车方面,依旧以“南北大众”遥遥领先。其中一汽大众早在2019年12月23日就达成了200万辆的年度销量,27日年产量又突破了200万辆,成为2019年首个产销双双突破2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最终一汽大众2019年以2,046,189的成绩完美收官,夺得年度乘用车销量冠军。上汽大众2019年累计销售新车2,001,777辆,相较于2018年同期的2,065,077辆,下跌3.07%,排名第二。
韩系车则结束了增长,呈一定下降。分析原因,2019年,北京现代虽然精简了车型,并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发力,但随着市场的下行,新车型贡献的销量极其有限,最终仅完成了71.6万辆的新车销量。
比较之下,美系车和法系车面临的形势都不甚乐观,特别是美系,去年代表车企上汽通用和长安福特销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上汽通用2019年累计销售新车1,600,102辆,与2018年同期的1,970,117辆相比,大幅下滑18.78%。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认为,2019年上汽通用正处于产品策略调整期,在向电气化方向推进的同时,上汽通用也在忙于厘清别克和雪佛兰之间的品牌区隔,这种调整期的阵痛加上行业大环境持续低迷,以及中美之间不间断的贸易摩擦,都是致使上汽通用销量出现下滑的核心因素。
另一家美系品牌长安福特,去年总销量为183,987辆,同比2018年的377,763辆,跌幅高达51.3%。要知道在2016年的时候,长安福特销量曾一度接近百万,但也仅仅只是接近而已,此后长安福特在华销量逐年大幅度下滑,2019年品牌层面虽然在积极自救,加大新车投放,改善营销策略,目前来看效果依然有限,长安福特的至暗时刻还在继续。
至于法系车,主要代表神龙汽车在国内的市场表现也是如临冰点。据悉,2019年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仅为113,579辆,同比下滑55%,创2012年以来历史新低,相较于年度23.5万辆的销量目标而言,完成率仅为48.3%。而长安PSA,经历中外股东齐齐抛售股权后,由宝能接盘,接近“名存实亡”。
图片来源:中汽协
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受补贴退坡的影响,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20.6万辆,同比下降4.0%,为2013年以来首次下跌。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但仍居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初露锋芒,去年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未来随着政策的落地和技术的进步,有望进一步向好发展。
2020年车市走向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贸易摩擦、国五国六排放转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的影响,2020年中国汽车整体市场仍将波动探底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提振车市,如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建议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并且已有广州、深圳、贵阳等城市先试先行,但考虑到其他城市的实际情况,影响或有限。
特别像北京、上海等消费者购买力相对较强的一线城市,由于汽车量已相对饱和,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再加上放开汽车消费限制和限行会加剧城市拥堵等问题,地方取消汽车限购的可能性预计不会太大。
另外,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购车需求,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让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收入受到影响,综合分析下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的形势仍不甚乐观,有较大的可能出现负增长。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表示,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可能是轻微的负增长或零增长,今年最迟明年,将是中国汽车产销量触底企稳的时期,整体的产销规模估计将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或将出现1.2%的下滑,并于2021年进一步下滑,跌幅达到1.6%,随后市场逐渐开始回温,到2024年,国内新车销量有望实现7.7%的增长,达到2,78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则认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具体到乘用车市场,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在当前国内新车销量连续多月下滑的态势下,2020年上半年国内车市还将继续下跌,最终2020年整体销量将出现3%的下滑,跌幅较2019年有所收窄。从2021年开始,乘用车销量或将逐步回升,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其中2021年会继续徘徊于低位,约为2,092万辆,表现接近2020年。
整体车市持续低迷,可以预见的情形之一是2020年汽车行业分化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在去产能、排放法规加严及双积分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车企或将继续承压,甚至出现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图片来源:众泰汽车
2019年,已有多家车企陷入经营窘境。例如野马、北汽银翔等由于经营不善,选择资产重组。奇瑞因为经营情况不甚理想,于2019年底正式引入青岛五道口作为新股东。一汽夏利因公司产销规模逐渐缩小,无奈变卖资产,将生产资质转移到与博郡汽车合资的公司旗下,壳资源“借”给中铁物晟。众泰、力帆、猎豹、华泰四家公司则因经营困境,屡传负面,齐齐被卷入了一则破产传闻。另外还有长安PSA、东风裕隆、海马、游侠、奇点、蔚来等车企,也都被曝出了不同程度的负面,而长安福特、神龙汽车等背后虽然有股东支持,也是负重前行。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前路如何,目前仍未可知。
车企的表现不一,推动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19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329.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4%,高于2018年同期。而更多销量排名相对靠后的企业,近半数走在淘汰边缘,亟需进行自身革新或是抱团取暖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随着“新四化”变革的不断深入,跨界融合将继续成为主流。去年,汽车行业已经出现了大众—福特、宝马—戴姆勒—奥迪、PSA—FCA、上汽—广汽等超级联盟,今年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合作,包括与零部件企业、科技公司等携手。特别是在电气化、智能化两个领域,通过合作来降低技术难度、分摊研发成本,已经成了绝大多数玩家的选择。
例如在刚刚结束的2020 CES上,就产生了Mobileye—上汽、宝马—哈曼、佛吉亚—地平线、FCA—AutoX等多个新的联盟。最近戴姆勒和沃尔沃也被传正在考虑进行合作,降低内燃机引擎的开发成本。据悉双方进一步的计划可能是合作开发电动系统。另外大众也曾表示,为分摊研发成本,不排斥与其他车企分享自动驾驶技术。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
在各方的齐齐发力下,目前国内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截至2019年12月中旬,国内已有64款L2级别自动驾驶产品投放市场,其中2019年投放车型占比达到78%。伴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L2级别自动驾驶配置已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而开始往经济型车型下探,特别是在自主品牌阵营,导入L2产品的趋势尤为明显。
而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目前陷入了低谷,但长远来看,反弹也是必然。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接下来几年国产电动化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继续扩大。尤其在经历两年补贴不断退坡至零补贴后,新能源有望因市场成熟和企业布局完成在2021年再次迎来高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今年也将为此提供更多的助力。众所周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支持政策尤其是财政补贴政策对于培育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排放车型降价销售、财政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因此,很多人担心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会进一步退坡。针对这一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也作了回应,他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车企会有更多的缓冲时间来应对政策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开展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上一篇:新浪财经网股票行情
- 下一篇:Redmi k40游戏版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