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在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中跃居第
随着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在纳斯达克成功借壳上市,在美“流浪”的贾跃亭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年前的落荒而逃,如今的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底气似乎更足了些。
FF的成功上市,使得贾跃亭终于有了让债权人再等一等的资本。
有人说,这将是他新辉煌的起点。
但从实际来看,FF的未来仍充满着诸多不确定。
7月22日,FF挂牌上市,
但盘中一度跌破发行价,日低至12.91美元,
,总市值45亿美元。截止7.27日收盘,FF的股价再次跌破发行价,市值缩水至37.14亿美元。据了解,美股早盘时,贾跃亭和FF全球CEO毕福康曾现身纳斯达克交易所。
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创始人的贾跃亭并未参与挂牌仪式,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TT合伙人作为代表参加了挂牌仪式。
贾跃亭站在台下,奋力鼓掌,招牌的笑容挂在脸上却遮不住岁月留下的斑驳。
时间回溯至2015年,那是贾跃亭的高光时刻。他手握市值1500亿元的乐视,意气风发、豪情似海。
谁能想到,仅仅两年之后,乐视的危机就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乐视一步步垮塌,身为掌门人的贾跃亭,借“开会”的由头飞往美国,却再也没有回来。
也就是在这年,FF发布了第一款车FF 91,凭借豪华PPT,仅36小时就收到了6.4万个订单。然而,
上市前夕,贾跃亭豪气地说,万事俱备,只欠资金。
如今,FF上市成功,所募集的10亿美元融资也即将到位,可贾跃亭真的能突出重围,王者归来吗?
因为有了孙宏斌的前车之鉴,许家印同贾跃亭的交往格外谨慎。虽然决定投钱给贾跃亭,但并没有一次性给齐,而是设了三年的期限分批交付。
然而,仅在第一批资金到位后,双方就闹翻了。
至于“翻脸”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债务缠身的贾跃亭来到美国后,为FF融资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毕竟没有人愿意投资“老赖”的产业。
没有钱,汽车就不能量产;没有产品,公司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公司就不能发展;没有公司的发展,就不能吸引到投资。
FF和贾跃亭似乎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2019年FF净亏损1.42亿美元,到了2020年,亏损扩大到1.47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FF净亏损达7552.5万美元,同比增长313%。
从2014年创立至今,FF累计亏损近20亿美元,而收入几乎为零。
受业绩和融资不顺利的影响,FF的现金流状况也不乐观。招股书显示,
同时,FF还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截止2020年末,FF总资产3.16亿美元,总负债8.96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3.5%。
由此看来,FF眼看就要走上乐视汽车的老路。
但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贾跃亭不甘如此,他要自救。
2019年9月, 贾跃亭将FF全球CEO让给了毕福康,自己则出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
同年10月,贾跃亭在国内的债务小组发表声明,称其已根据美国相关法律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
2020年7月,贾跃亭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程序完成,
摆脱债务的束缚后,FF于2021年7月2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募集到10亿美元的融资。
筹到了钱,公司得以继续发展,
这其间的一饮一啄,难免让人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贾跃亭在国内外均有很多债务。
并且,有分析认为,贾跃亭在美国实施的个人债务重组,能否完全覆盖国内的债权人,目前还有待商榷。
贾跃亭一顿猛如虎的操作,终究是为FF筹得资金,迎来喘息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贾跃亭的老朋友恒大许老板竟然也因此“捡了个漏”。
此外,恒大系整体飘红,均迎来大涨,
从此前的股债双杀到当日的股价暴涨,恒大汽车也有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想必许老板也藏不住心中的窃喜,没想到当初的一步臭棋,竟在如今发挥了一点作用。
尽管恒大汽车暂时止住了暴跌的股价,
也没有逃过“PPT造车”的调侃。
与FF正相反,钱是恒大汽车最足的底气。有钱固然能办事,但手握大把资金的恒大汽车,似乎也没能办成“大事”。
2020年8月,恒大发布恒驰品牌。同时,财大气粗的许老板
,从恒驰1到恒驰6,覆盖A级到D级所有级别,横跨轿车、SUV甚至MPV等细分领域。而今年上海车展,恒大汽车更是大放异彩,
大展“豪”气之后,恒大汽车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至今仍未量产。
7月23日,FF股市遇冷,刚缓了一口气的恒大汽车随之“沦陷”,
贾跃亭说,FF据量产只差资金。可对于恒大汽车而言,量产还差什么呢?
梳理恒大汽车今年来的动作可以发现,其并没有展示
虽然恒大汽车隔一段时间就宣布,即将投入量产,但目前看来,量产时间还是个未知数。
相比恒大汽车,与FF同期成长起来的的蔚来、小鹏、理想三个造车企业似乎更受市场欢迎。
,上市之后,三家车企市值跟随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特斯拉水高船长,
甚至一度超过老牌的传统车企。虽然已经在美股上市,但是对于“三兄弟”来说还不够,双平台上市才是最终目的。
截止7月26日,小鹏已经完成在港股的双平台上市,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理想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或于8月底在港挂牌;而蔚来早在今年3月就已在港提交上市申请。
相比FF和恒大汽车,造车“三兄弟”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
。营收与交付的规模成正比,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造车“三兄弟”的销售量也迎来一波大丰收。
同时,FF还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截止2020年末,FF总资产3.16亿美元,总负债8.96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83.5%。
由此看来,FF眼看就要走上乐视汽车的老路。
但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贾跃亭不甘如此,他要自救。
2019年9月, 贾跃亭将FF全球CEO让给了毕福康,自己则出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
同年10月,贾跃亭在国内的债务小组发表声明,称其已根据美国相关法律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
2020年7月,贾跃亭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程序完成,其持有的FF股权将拨给债权人信托用来抵债。
摆脱债务的束缚后,FF于2021年7月2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募集到10亿美元的融资。
筹到了钱,公司得以继续发展,然而,贾跃亭却变成了债权人的打工人。这其间的一饮一啄,难免让人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贾跃亭在国内外均有很多债务。据天眼查数据,截止日前,其被执行总金额已超90亿元人民币。而据业界估计,其债务总额可能高达50亿美元。
并且,有分析认为,贾跃亭在美国实施的个人债务重组,能否完全覆盖国内的债权人,目前还有待商榷。
许家印的新能源汽车生意
贾跃亭一顿猛如虎的操作,终究是为FF筹得资金,迎来喘息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贾跃亭的老朋友恒大许老板竟然也因此“捡了个漏”。
FF的上市当天,恒大汽车暴涨20.3%。此外,恒大系整体飘红,均迎来大涨,中国恒大涨7.87%,恒大物业涨3.74%,恒腾网络涨8.86%。
从此前的股债双杀到当日的股价暴涨,恒大汽车也有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想必许老板也藏不住心中的窃喜,没想到当初的一步臭棋,竟在如今发挥了一点作用。
尽管恒大汽车暂时止住了暴跌的股价,但其造车之路的确不是很平坦,也没有逃过“PPT造车”的调侃。
与FF正相反,钱是恒大汽车最足的底气。有钱固然能办事,但手握大把资金的恒大汽车,似乎也没能办成“大事”。
2020年8月,恒大发布恒驰品牌。同时,财大气粗的许老板一口气发布了六款车型,从恒驰1到恒驰6,覆盖A级到D级所有级别,横跨轿车、SUV甚至MPV等细分领域。而今年上海车展,恒大汽车更是大放异彩,一连放出了九款新车。
大展“豪”气之后,恒大汽车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至今仍未量产。
7月23日,FF股市遇冷,刚缓了一口气的恒大汽车随之“沦陷”,再度大跌10%以上。
贾跃亭说,FF据量产只差资金。可对于恒大汽车而言,量产还差什么呢?
梳理恒大汽车今年来的动作可以发现,其并没有展示关于汽车核心技术的任何信息,仅仅是公布了专利信息,但是关于核心技术如供应商、参数、性能等只字不提。
虽然恒大汽车隔一段时间就宣布,即将投入量产,但目前看来,量产时间还是个未知数。
造车“三兄弟”风头正盛
相比恒大汽车,与FF同期成长起来的的蔚来、小鹏、理想三个造车企业似乎更受市场欢迎。
,上市之后,三家车企市值跟随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特斯拉水高船长,
,甚至一度超过老牌的传统车企。虽然已经在美股上市,但是对于“三兄弟”来说还不够,双平台上市才是最终目的。
截止7月26日,小鹏已经完成在港股的双平台上市,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理想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或于8月底在港挂牌;而蔚来早在今年3月就已在港提交上市申请。
相比FF和恒大汽车,造车“三兄弟”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
营收与交付的规模成正比,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造车“三兄弟”的销售量也迎来一波大丰收。
理想6月的交付量达7827辆,
在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中跃居第一,
但是,销量亮眼的背后也是销售成本和研发成本的大幅增加。
如今正值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2020年6月,造车“真”三兄弟何小鹏、李斌和李想聚在一起,互倒苦水,思变未来。
如今,他们的确走到了“忆苦思变”的转折点。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0年,走纯电技术路线的的蔚来和小鹏研发投入比较多,分别为24.9亿元和17.3亿元,而走增程技术路线的理想研发投入最少,约为11亿元。
,在三兄弟中居于首位;
真可谓难兄难弟。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用泥泞中的马拉松形容智能电动车的创业之路。
对此,一市君想说,经历过的人说话就是有水平,总能说到点子上。
当前,造车三兄弟仍处于持续烧钱阶段,但毫无疑问的是
回到主题,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FF未来的发展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FF中国CEO陈雪峰曾表示,“中国市场将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也是我们第二阶段上市融资以后高速腾飞和发展的基石。”
在FF的规划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就是说,在中国,十辆车中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FF荒度的四年里,特斯拉、比亚迪成为行业巨头,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在行业里占到一席之地。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迅速扩大,但相关造车企业也在飞速发展。
站在投资红利的风口,有谁不心动?
就连小米、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投身造车的大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如今,特斯拉已经打响新能源汽车降价第一枪,而造车三兄弟也紧跟老大哥的脚步,尽力缩减造车成本的同时,也在降低汽车的价格。
,倘若再加上税收等因素,F
如此高的售价,谁来买单?
在造车企业争先布局未来的时刻,这样蹉跎光阴,如何在行业的窗口期站稳脚跟。
七年零收入,一朝上市,FF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未来,行业拼的是技术、市场、产品,但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来支持。
- 上一篇:主板会保持轻仓操作
- 下一篇:下周有个下探过程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