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道达尔股票欧洲
道达尔公司的部门分类
一、上游业务截止2001年底,道达尔公司的油气储量相当于110亿桶石油。道达尔公司上游业务在全球拥有员工13870人,是非洲最大及中东第二大生产商,并在欧洲、东南亚、拉美排第四。道达尔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商之一。此外,道达尔公司在天然气储运、发电、销售方面也有较强实力,是法国最主要天然气储运企业,是英国最主要天然气发电厂家和天然气电力销售商。道达尔在南美有3656兆瓦的发电能力,同时还是当地最大的天然气管线作业公司之一。
二、下游业务道达尔公司拥有28家炼油厂(其中13家全资),每天生产量为266万桶,销售量为375万桶,2002年其炼厂赢亏平衡点为8美元每吨。下游员工总数为35743人,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五大生产商。道达尔的销售网络分布于16676个分别以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为品牌的加油站中,占据欧洲12%、非洲20%的市场占有率。在欧洲以外,该公司正将业务集中于高增长地区(非洲、地中海沿岸和亚洲),以及特种产品如燃料油、液化石油气、航空油料、润滑油、蜡、沥青和溶剂等方面。
三、化工阿托菲纳公司是道达尔公司的化工部,全球拥有员工71500人,2001年营业额为196亿美元,是全球第6大化工企业,业务主要包括基础化工及聚合物、中间体及特殊聚合物以及特种化工。石油化工厂通过与公司的炼油业务合并而获得增长。
清楚道达尔和嘉实多吗选什么呢
道达尔品牌简介
道达尔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道达尔机油是法国人的骄傲,同样作为法国人汽车品牌的骄傲标致和雪铁龙,道达尔机油是他们的专用机油,而其他汽车品牌欧宝、现代、起亚等部分品牌车型也都选购了道达尔的机油。
道达尔产品按机油种类可分为:
1、矿物质机油——快驰3000和快驰4000;
2、半合成机油——快驰5000和快驰7000;
3、全合成机油——快驰9000和极驰9000 Energy;
其中,极驰9000 ENERGY是道达尔最顶级的轿车润滑油,采用100%全合成发动机油,满足众多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要求。它具有强力保护并清洁发动机的吸能,能够延长发动机寿命。由于采用的是全合成润滑油,还能有效延长换油周期。除此之外,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排放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并能保护汽油发动机的催化转化器。
道达尔和嘉实多哪个好
很多人会拿嘉实多与道达尔作比较,对于道达尔和嘉实多哪个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回答,凡是比较,并不能从单方面来做对比。嘉实多更多用于日欧系车型,道达尔多用于法系车,选择机油品牌时,应该了解这款机油的粘度、级别和性能,道达尔与嘉实多,两者性能确实有所差异,但各有各的好,道达尔在耐磨性和冷启动上,确实不如嘉实多,但道达尔润滑油的性价比更高。其实,只要是适合自己车型的优质机油产品,都是可以选择使用的。
total g.w
你发的这句是不是一段编程语言,或者什么高深莫测的高级文明语言,感觉好六臂的样子哦,实在佩服佩服,好六六六。
道达尔公司的发展模式
道达尔公司通过90年代末期的合并和重组极大地改变了公司的规模和竞争范畴,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资本与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成本结构得到改善,业务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
一、侧重上游勘探开发。从投资上道达尔公司就向上游部门倾斜,2002年在保持97亿欧元高投资水平的现时,将上游的投资比例增加到73%,使2002年上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了3%,达到93亿欧元。道达尔公司的生产能力极大地得益于其地理平衡,其3个主要生产地区是欧洲、非洲和中东,其次主要的生产地区是东南亚(主要是天然气)和南美(主要是石油);再次是北美地区。道达尔公司善于识别和抓住所有有发展前景的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加大投资开发力度。
二、注重天然气业务,将天然气销售与电力生产紧密结合。道达尔公司认为天然气业务是适应世界能源消费趋势,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和推动利润增长的关键,公司在拥有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收购和加强在电力和天然气管网方面的实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并使其向电力业务延伸,实现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三、开发炼油和石化装置协同作用的战略。道达尔公司认识到石化产品对石油链的增值有重要作用。该公司将这一战略看作是更大规模地进入世界聚丙烯、聚苯乙烯特别是聚烯烃市场的重要平台。公司打算在聚乙烯方面成为全球更强大的经营者,其化工部阿托菲纳公司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资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的90万吨/年乙烯装置已投入生产。此外,道达尔公司通过将特种油料生产与炼油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大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品种(如:液化石油气、航油、丙烷、润滑油脂、沥青和特种油料)。
道达尔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按产业划分,上游为162亿欧元,下游为670亿欧元,化工品为193亿欧元;按地域划分,在法国为206亿欧元,在欧洲其它地区为336亿欧元,在北美为120亿欧元,在非洲为42亿欧元,在世界其它地区为301亿欧元。道达尔2002年资本投资情况按产业划分,上游为61亿欧元,下游为11亿欧元,化工为12亿欧元。
中国石油作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为何股价一跌“再跌”
股票的实际走势跟公司本身不能完全挂钩,因为股票走势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是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另外它的国内开盘定价比起中国上市的定价明显偏高,现在算是价值回归吧,另外它作为一个超大盘股不可避免的反应的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现在经济状况明显不佳,它也肯定会反映出来。
中石油已经成为A股的逆向标杆,A股投资者的悲剧缩影。
上市的中石油是不成功的,在业绩成长期,没有给最大多数的投资者带来回报,定价极大扭曲,如果说这是中国大型公司定价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个代价大到承受不起。
中石油的上市过程像钓鱼,钓的是A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中国石油8.85-0.03-0.34%中国人寿17.18-0.07-0.41%中国石化6.02-0.05-0.82%
股投资者。
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石油股份分别在美国纽约发行存托凭证,在中国上市。2007年11月5日在境内上市。H股上市每股1.27港元,A股上市发行价每股16.7元,上市当天开盘价飙升到48.6元。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异常坚挺享有汇率溢价之时,两个市场发行价差相差10倍以上,是个十足的奇迹,只能得出两个结论:中石油在境外资本市场毫无定价权;国内的定价体制异常扭曲。扭曲的定价系统,为日后的拉高出货、压价做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石油A股发行之前境外市场经历了一轮哄抬行情。2007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4天后发审委将召开发审会审核中国石油A股IPO申请。中石油的H股价格开始上升之旅,当港股高达20港元左右时,A股发行创出天价。很明显,这是境外市场对境内公司定价权的操纵,其手法与中国人寿等公司一模一样。
由于信用不彰,大公司在境外上市时必须提供额外信用,中石油提供的是低价,以及分红。巴菲特看中的是中石油每年占当年净利润45%的分红能力。
有两类投资者获得了实在的红利:一是境外长期持有中石油的投资者,通过分红回收成本获得净利。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中联通,最近4年海外分红高达7000亿元。从上市至今,中石油等公司是境外投资者的“大笨象”,既有业绩也有信用。因此,在美国股市上表现相对平稳;二是大股东,中国石油集团以流通股占比86.35%具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分红流入了中国石油集团,羊毛出在羊身上。以高价购入中石油的境内普通投资者,受到股价与收益率下行的双层损失。即便市值损失60%,大股东仍然稳赚不赔。中石油在A股天量天价发行,摊薄每股红利,以巴菲特为首的境外投资者陆续退出中石油,锁定收益。
中石油案例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既然境外机构如此狡猾,境内公司不应该到境外上市,中国也不应该开辟国际板,让国外公司来圈钱。线性思维,将让中国市场走向闭关的老路。
A股投资者之所以在中石油股票上大上其当,是因为定价机制扭曲与大小股东利益南辕北辙造成的。从日后的走势看,境外机构的定价显然更加准确,此时要做的是校准A股市场的定价系统,让定价体系离准确近一步。
决策者吸取了教训,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在境内之后,以便掌握定价权,同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方合伙人成为硬性制度,这是向正确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小步。即便如此,在股市上获得收益的投资者仍然凤毛麟角,A股市场扭曲的定价体系无法获得话语权,而话语权的缺失进一步弱化了国际定价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按照市场体系进行定价,披露完整、详尽的信息,斩断利益链条是唯一的出路。
另一个错误结论是,关起门来圈自己的钱,以为圈投资者的钱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大战略,是为了中国经济的未来着想。
尊重市场之外,还需要拥有正确的市场理念,股票市场是为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让大股东获得免费的午餐,一家公司没有经历市场的考验,在最短的时间达到万亿元的市值,一度全球排名第一,绝不是什么好事。比这更糟糕的是,为了圈钱,不惜在境外低价发行。打如此算盘,要小心了,市场正在以瘫痪进行报复。
国际能源巨头们也实行分红,欧洲投资者偏好分红。欧洲大型能源公司投其所好,壳牌公司的股息率是4.2%,道达尔为5%。《巴伦周刊》报道,大能源企业开始关注投资者要求增加分红的呼声。雪佛龙公司过去12个月两次提高股息,现在它的股价为109美元,而股息率是3.3%。一向小气的埃克森美孚也提高了股息,股息率为2.7%,很有可能年内再次提高股息率。
看到没有,以中石油目前3%不到的股息率,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分红不是问题,圈钱与高昂的成本、含糊的关联交易、在新能源战中的失败才是大问题。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会不会被对手大量吃进股票而被收购?
一般没有几个公司愿意在2级市场这样做,因为2级市场收购的成本太高了。。。
- 上一篇:托珠单抗上市公司688177,单抗股票
- 下一篇:香飘飘市场占有率,香飘飘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