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永续增长估值公式
如何更准确理解和确定永续经营价值
不怎么样!这个公司的软件产品不够特殊!买隆基软件吧!
用excel计算dcf模型,DCF估值法的公式怎么用
.DCF属于绝对估值法,是将一项资产在未来所能产生的自由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根据合理的折现率(WACC)折现,得到该项资产在目前的价值,如果该折现后的价值高于资产当前价格,则有利可图,可以买入,如果低于当前价格,则说明当前价格高估,需回避或卖出。
2.DCF基础
各年流现值 = CFn / (1 R)????????n 其中R为折现率,n为哪一年 CFn为CFn (1 g1)????????n
高增长后的永续增长现值 = CFn (1 g1)???????? /R-g2 其中CFn是最后一期高增长的流,g2是永续增长率
3.DCF估值方法的简化及运用
设快速增长期为10年,现值公式:
PV10=FCF1/(1 D) FCF2/(1 D)2(次方) ……FCF10/(1 D)10(次方)
其中PV10代表十年现值,FCF1代表年1自现流,D代表贴现率
10年之后的永续现值公式:
PPV= FCF10 x(1 G)/(D-G)/ (1 D)10(次方)
其中PPV代表永续现值,G代表成长率
就是说我们要是能推算出前10年的自现流,再确定一个适当的贴现率,就得到了10年的现值然后再确定一个永续成长率和贴现率就得到了永续现值两者相加就得到了总现值
4. DCF公式简化:
熟悉估值的人对这个公式一定很熟悉:股票价值=FCF/(r-g) 其中FCF表示下一年产生的预期价值,r是折现率,g是稳定增长期的增速。该公式就是著名的高顿模型。公式的使用条件是评估的对象比较稳定。。。
但是事实上,通过对该公式的改造,就能得到计算若干阶段价值的简便方法。
公式如下:股票价值=FCF1*(1-(1 g1)^10/(1 r)^10)/(r-g1) FCF11/(r-g2)(1 r)^10
这就是高顿两阶段价值模型的使用方法。DPS11表示第十一年的预期值。g1是高速阶段的预计增速,g2是稳定阶段的增速。^10表示十次方。。。前半部分是高速增长期,后半部分是永续年金值。
企业价值评估中永续期营运资本增加额是怎么计算的
“净”字是多余的,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经营流动资产增加-经营流动负债增加,表示的是本期对经营流动资产的投资。
不要只记公式,首先脑海当中要呈现管理用资产负债表,而不是传统资产负债表
管理用表,左边是净经营资产、右边是净金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然后将净经营资产,按短期长期分为经营营运资本和净经营长期资产
再将经营营运资本看作 经营流动资产和经营流动负债的差额。那么它的增加额就等于“今年的这个差额”减去“去年的这个差额”。
永续流的折现回收期怎么计算
自由流折现+永续年金折现估值
折现流模型,是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DCF估值法与DDM的本质区别是,DCF估值法用自由流替代股利。其中的流量可以采用股利流量(FCFE,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股东”分配的;也可以采用公司自由流量(FCFF,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lm)——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资本供应者和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权人)”分配的。
流折现估值模型 属于绝对估值法。具体做法是:假设企业会快速成长若干年,然后平稳成长若干年(也有人算成永续成长),把未来所有赚的自由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应该是企业的寿命吧),用折现率(WACC)折合成现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流的折现值,不多也不少。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在其寿命剩余期内)所创造的流折现的净值(注意:是净值。所以要拿自由流来折现,而不是其他什么包含负债税息的收入来折现)。 企业的价值=前十年的自由流总和+永续经营价值
永续经营价值,就是第10年后直到无限远的价值。
1(自由流
公司通过把资本投出去产生收益,一些收益补偿了营业费用,另外一些用于公司的再投资,其余的就是自由流。记住,我们应该关注自由流,因为它是每年能够从公司中拿出来而不损害经营的资金。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运用自由流。可以以股息的方式支付给股东;或回购股票,来提高每一位股东的所有权百分比;或也可以把自由流保留下来,并把它投资在公司业务中。 为什么未来流没有当期流值钱,因为:?现在的钱你可以投资出去赚取某种利润(钱生钱),?有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未来的流,因为风险的缘故。这就是“风险溢价”。
2(折现率
如果你有一个为期两周的假期,但是你的老板在最后一刻让你把假期延迟一年,你会向你的老板要求追加一些天数作为延迟的补偿。换句线天休假,你心里对休假的折现率是20%(=(6天-5天)/5天)。如果你认为再增加一天也不会让老板生气的话,你也可以要求明年增加2天假期,这样你心里的折现率就是40%(=(7天-5天)/5天)。
巴菲特的内值计算公式
流量贴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就是把企业未来特定期间内的预期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由于企业价值的真髓还是它未来盈利的能力,只有当企业具备这种能力,它的价值才会被市场认同,因此理论界通常把流量贴现法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方法,在评估实践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且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
p= (见图1)
式中:P一企业的评估值;
n一资产(企业)的寿命;
CFt一资产 (企业)在t时刻产生的流;
r一反映预期流的折现率
从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该方法有两个基本的输入变量:流和折现率。因此在使用该方法前首先要对流做出合理的预测。在评估中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客观、公正地对企业未来流做出合理预测。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折现率。折现率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评估人员对企业未来风险的判断。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企业未来收益风险的判断至关重要,当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较高时,折现率也应较高,当未来收益的风险较低时,折现率也应较低。
流量贴现法作为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科学方法更适合并购评估的特点,很好的体现了企业价值的本质;与前两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相比,流量贴现法最符合价值理论,能通过各种假设,反映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经验。但尽管如此,流量贴现法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从折现率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不能反映企业灵活性所带来的收益,这个缺陷也决定了它不能适用于企业的战略领域;其次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企业项目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没有考虑到企业投资项目之间的时间依赖性;第三,使用这种方法,结果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所使用的假设条件的正确性,在应用是切不可脱离实际。而且如果遇到企业未来流量很不稳定、亏损企业等情况,流量贴现法就无能为力了。
巴菲特的计算股票价值的详细方法
美国股市的基本财务报表必须是真(资产负债表 流量表 利润报表)。
而我国可就大大的不一定了。
所以人家老巴同志 只需要躺炕上翻翻报纸就OK。
而我国的驻股类庄家(长线巨头) 甚至需要亲自考察调研目标股票很长时间。然后分析这个公司的市场前景。判断这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他的管理层结构是否腐朽近期的重大决策是否符合政策导向等等…………
所以 小老百姓想计算股票的价值 其实就看 同期的大盘 板块 个股之间的强弱关系了。低估值就买进 高估值就卖出。
不过各种“教科书”上是这么说的:
初期内在价值=(以形式表现的每股股息)/(1+k)的n次方 其中n为报告周期。
零增长模型类内在价值=未来每期股股息/到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