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小鹏汽车美股上市最新消息
小鹏赴美IPO:不惧瑞幸乱作妖,就怕特斯拉再捅刀
文 李一帆
网易、京东、携程、……这个夏天的中概股,正在华尔街上演一出逃离大戏。
但也有逆流而上的勇士。
6月1日,据《36氪》爆料,小鹏汽车正在向美股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预计在今年7~9月上市。目前,小鹏汽车已经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
尽管小鹏汽车对此报道没有明确表态,回复称:“我们不会评论市场传言。”但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小鹏赴美IPO,近在咫尺。
只不过,受制于愈发严苛的美股上市门槛以及诉讼缠身的多重压力,现在的小鹏与两年前登陆纽交所时的蔚来,处境全然不同。
时机所需
其实早在2019年,小鹏即将赴美IPO的消息就已不再是新鲜事儿。只是现在,是他们距离美股最近的一次。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进度看出小鹏的迫在眉睫。
其一,是已完成的VIE架构。
可能有人不知道VIE架构是什么。通俗来说,VIE架构更像是个财务概念。
它指的是,在境外或海外成立一家空壳公司,该空壳公司通过与境内公司签订一系列协议以完全控制境内公司。这样一来,境内公司既可在国内以内资身份继续运营,避免了国内监管机构对外资进入的监管;空壳公司的海外身份又能使其整体资产打包,让其在美国或其它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或上市。
新浪、网易、、阿里、蔚来等公司都是通过搭建VIE架构成功登陆的美股。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搭建VIE架构,基本是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最明显动作。
近几个月来,小鹏的很多所为明显就是在搭建VIE架构。
从去年12月开始,小鹏的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橙行智动”)的47位股东就将所持全部股权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个月,阿里巴巴、何小鹏、夏珩等27位股东也悉数退出了股东行列。
这就意味着,橙行智动已经由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而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注册公司XPeng?(Hong Kong)?Limited全资持有。
这种操作,就是赤裸裸的搭建VIE架构。
其二,是刚落地的生产资质。
5月19日,原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小鹏汽车借此成功拿到汽车生产资质,肇庆工厂也将成为小鹏P7的自主生产基地。
显然,这是资本市场喜欢的、能让投资者想象估值提升的好故事。
其三,是紧张的资金链。
小鹏的最后一次融资是在2019年11月,C轮,4亿美元。
自此到现在,七个月,没有融资进账。与此同时,小鹏肇庆工厂投入了40亿元,新上市的小鹏P7也开始了量产烧钱。
前不久《新财富》公布的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何小鹏更是直接掉出了榜单。
造车是场烧钱的游戏。所以上市融钱,是小鹏迟早要走的一步棋。
其实对整个造车新来说,2020年都是生死之年,他们已经越来越少受风投与私募的青睐,欠薪的欠薪,破产的破产,匿迹的匿迹。就连2018年头顶光环IPO的蔚来,两年来股价也跌去了10%(按照发布当日的股价计算),2019年甚至一度徘徊在一美元退市的边缘。
但反过来看,也正因如此,随着造车热潮渐退,越是像小鹏这样留到最后的,其实越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着核心技术与优势的实力企业——所谓“剩”者为王。
所以现在上市,既是时机所需,也是时机已至。
只是机会背后,挑战更多。
一方面,瑞幸咖啡造假之后,中国企业赴美IPO的显性和隐性阻碍大大提升;另一方面,特斯拉和小鹏的“商业窃密”诉讼,还扮演着杀机暗藏的角色。
特斯拉:不定时炸弹
兜兜转转,特斯拉与小鹏员工曹光植的诉讼已经打了一年多的时间。
去年3月,特斯拉在加州以“商业窃密罪”向前员工曹光植提起了诉讼,称其在离职时带走了大量自动驾驶机密资料,同时入职小鹏后一直担任自动驾驶部门的工作,因此他们要求小鹏作为曹光植的现雇主,以第三方身份配合相关调查。
尽管小鹏称自己对于“窃密”一事并不知情,也不会窃取特斯拉任何商业机密,但该配合的调查,小鹏一样没少。
然而矛盾并未就此弱化。
在特斯拉最新的调查请求中,他们要求小鹏披露自动驾驶源代码、所有员工的电脑文件备份、员工张晓浪的相关资料等近30项内容。
小鹏却认为,这些内容严重越界,特斯拉似乎更有兴趣利用这场诉讼来扰乱其业务运营,而不是就事论事。他们一边指责特斯拉“霸凌”,一边向法院提出了反对动议。
想想也是嘛,自动驾驶作为车企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源代码怎么可能随意交给竞争对手
5月27日,美国当地法院批准了小鹏反对动议的部分内容。
所以特斯拉与小鹏作为第三方身份的这场诉讼,仍处在焦灼之中。
我们向法律界专业人士咨询了这场诉讼对小鹏IPO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方告诉我们,由于诉讼不是普通纠纷,而是涉及盗窃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问题,因此势必会影响IPO的尽职调查进程。而且,一旦特斯拉在IPO前夕再出拳,后果更加难料。
近几年来,企业在IPO过程中因涉及专利、诉讼等原因延期或未能上市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Facebook、拼多多、京东、搜狗、一嗨租车等大型上市公司,都有过IPO前因商标、专利、版权、资产、经营等纠纷被提起诉讼的遭遇。
这些涉及核心经营内容的诉讼是否会对IPO有影响,主要看的是诉讼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股东权益的实质性影响。比如放在小鹏身上,就是诉讼结果是否会影响到小鹏汽车的生产销售,是否最后会因巨额赔偿导致股东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至于影响程度到底怎么判断,交易所的裁量权非常大,难以量化。不过从结果看,如果影响极大,就干脆不让上市;影响微乎其微,就正常流程;介于两者之间,则整改后上市延期。
比如拼多多就是在IPO前收到了一家尿不湿生产商提起的诉讼,于是被“责令”整改后再来IPO。虽然当时几乎未拖慢其正常上市的节奏,但这起诉讼对拼多多的估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这也是小鹏现在的隐患。一旦特斯拉在IPO前夕对其再度发起攻击,美国媒体再一推波助澜,那么在巨大的信任危机之下,即使小鹏迈过了上市资格审查门槛,市场估值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特斯拉就像是小鹏IPO路上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就可能酿成大出血。
瑞幸:后腿之王
然而,即便没有特斯拉,对小鹏来说,现在就是赴美上市的好时机吗
也不尽然。
本来,从2019年开始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就是中国企业赴美IPO路上的一大障碍。
2019年5月23日,特朗普直接宣称要“停止所有中国企业在美IPO,同时限制华尔街对中国企业的投融资”。2019年9月29日,特朗普又说正在考虑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除名。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就做出了反应,大多中概股都应声下跌。
今年瑞幸造假被曝光后,中概股和中国企业更是面临至暗时刻,故事和商业模式都开始遭受更多质疑,发行价、股价、融资、估值的金额,也即将或正在遭遇被阉割的风险。
不但美国当局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态度在进一步恶化,做空机构也追着中概股穷追猛打。
4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在电视媒体上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5月21日,美国参议院更是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以及无法证明自身不被外国控制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然而所谓的“控制”如何认定,却没有表述。
毫无疑问,这些政策风险对中概股而言是个巨大利空。
对小鹏来说尤其。本来上市前沾染诉讼案对IPO的影响就比较模糊,结果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再加上现在政策的不确定性,更让其上市风险大幅增加。
这就有点像2010年的美股,因为有中概股作假被曝光,其它中概股开始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疯狂做空和猎杀,折价惨重。比如2012年上市的唯品会,就是当时出了名的“流血上市”,估值极低,直到2014年才恢复到较为正常的估值水平。
因此“瑞幸门”之后,除了很多中概股应声大跌,很多原本计划去美国IPO的企业也暂停了计划。
近来,京东、、携程等中概股企业都已纷纷准备申请在第二地上市。蔚来李斌日前也表示,存在在中国资本市场二次上市的可能。
当然,“瑞幸门”后赴美上市的企业并非全军覆没。
5月8日登陆纳斯达克的金山云是“瑞幸门”后唯一的“幸存者”。上市当天金山云CEO王育林自信地表示,公司上市过程并没外界想象得那么困难,也并未受到SEC或纳斯达克额外的程序审查,“瑞幸事件作为极个别现象,没有影响到投资者对于整体中概股的兴趣和信心。”
只不过,就在金山云登陆纳斯达克11天后,美股市场又发生了新的动荡。
5月19日,纳斯达克再次对首次IPO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求企业IPO筹资额必须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或至少达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会计事务所确保其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等等。
这是纳斯达克首次对IPO规模设定最低数额,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根据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200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55家中国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融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可见这一数字背后的门槛。
所以,已经集外忧内患于一身的小鹏,这次真能跨越过去嘛
曾经的纳斯达克流行一句话:任何企业都可以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现在看来,至少对中国企业而言,前半句似乎已经改写。
只是,那又怎么样呢毕竟活在经济萧条的2020年,倘若上市不积极,生存就要有问题呢。纵使敌众我寡,末将也要拼一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汽车出质股权 或因海外上市提速
小鹏汽车出质股权,或在为赴美挂牌上市做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公司的数十位股东,日前已经出质了手中的全部股权,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小鹏汽车的相关股东此次出质股权,或意在搭建VIE结构,为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做准备。
在此之前,蔚来汽车已经率先于2018年9月登陆美股。另外包括理想汽车等其他“新造车”企业在内,也都在一些场合表达了登陆美股的意向。
小鹏相关股东集体质押股权
12月10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47位股东,将所持全部股权悉数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注册资本为15亿人民币,是XPeng(Hong Kong)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约3836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车辆工程的技术研究、开发;汽车零配件设计服务;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最大股东为小鹏汽车何小鹏,持股比例27.85%。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11月中旬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C轮),额度为4亿美元,同时还获得了招商银行等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12月16日,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正在寻求C+轮融资。
小鹏汽车:为了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对于小鹏汽车出质股权引发的关注,12月15日,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称,“这是小鹏汽车进行集团重组的一部分,属于企业发展及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正常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股权质押多见于互联网公司赴海外上市,比如美团赴美上市前夕,创始人王兴等高管也质押了自己持有的摩拜科技的股权。
此外,就职于某知名大学的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小鹏汽车此次出质股权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资金压力过大;二是之前股东太多,出质部分股权进行资本重组、进而为上市做准备”。
天眼查融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近170亿元。融资总金额虽不是最多,但小鹏汽车的融资能力在新造车企业中也排名靠前。
但尽管如此,小鹏汽车依然未能完成在2019年底完成300亿元融资的既定计划。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需要从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赴海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业内人士:小鹏为登陆美股做准备
由于最近一期的C轮融资中有美元的加入,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小鹏汽车此次股权出质是为了搭建VIE架构,为公司海外上市做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VIE架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内又被称为“协议控制”。VIE架构现主要用于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融资等。在VIE架构下,境外上市主体与境内经营实体相分离,前者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后者,并将后者的会计报表并入,从而实现使用境内经营主体的业绩在境外挂牌上市。
财经网查询天眼查发现,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而质权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前者所有股东将全部股权质押给后者的做法符合VIE架构的常规搭建流程。
独立分析师司马慎独告诉财经网:“因为此次小鹏汽车的出质人都是他的股东,股东把股权出质给一家小鹏汽车相关的企业,就是为了一个资本运作服务。”
最先公开提出小鹏汽车此举是在搭建VIE架构的业内人士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他在其社交账号上回复网友称:我们和蔚来都有这样的操作,新一轮融资有美金进入、在搭建红筹或VIE结构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鹏汽车:目前并无上市时间表
小鹏汽车的相关动作或与当前汽车市场和融资环境的变化有关。
国家网站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00.7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3.9%。
路透社6月份引用数据调查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报道称,截至6月中旬,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仅融资7.83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60亿美元同比下滑87%。
这意味着包括小鹏汽车在内,面临的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何小鹏也多次表示要通过实现更多融资“储粮过冬”。
但是尽管C轮成功融到了4亿美元,同时也正在推进C+轮融资,但距离300亿元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而此次股权质押,很可能意味着小鹏正在考虑包括海外上市的选择,以获得更多资金。
其实,何小鹏在早前的采访中已经表示有可能率先赴美上市,并称最合适的上市时机是在2020年夏季甚至之后。
对此,小鹏汽车对财经网表示:“小鹏汽车认为一个企业在什么阶段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不是被动做出任何选择。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把核心业务做好,把产品和口碑做好。同时,我们会密切留意资本市场的动态和发展,但目前并没有IPO的具体时间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国股市以开盘小鹏汽车股价怎么不动
美国股市。开盘后,小鹏汽车的股价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证明很多投资者对小鹏汽车还是持有观望态度。
小鹏P7什么时候上市小鹏汽车的C轮融资是为它准备的吗
从官方获悉,全新小鹏P7将2019广州车展开启预售,预计最快明年3月上市。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C轮融资,C轮融资也可以称为第三轮融资。此时说明公司各方面非常成熟。已经开始盈利,行业排名靠前。资金来源主要是私募股权投资,有些之前的VC也会选择跟投,投资量级要10亿人民币以上。
至于是不是为P7做准备的我就不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P7是这轮融资的主角。何小鹏也很清楚单单靠G3是没有实力上市的,这时候的P7的出现给了融资上市一股很大的氮气,这就如同赛车氮气加速一样快速迅捷。
美股的阿里巴巴股票能买吗
不太适合,股价过高而且全球大把有钱人,比不过人家。再看看他是在中国股市最高点的时候在美国上市,会有下跌的趋势
阿里巴巴美股大跌,市值跌破6000亿美元,这意味着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次阿里巴巴股票大跌,有三重含义。
第一、意味着我国对阿里巴巴的警告获得了市场的回应。
这次阿里巴巴股票大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种种产品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引起了国家反垄断组织的注意。首先,我们要知道阿里巴巴的花呗其实是一种,蚂蚁花呗用30个亿的本金,搞到了3000多亿元,这就意味着花呗服务一直在用钱套钱,中间有着巨大的泡沫。
这个泡沫一旦破坏,中间将有巨大的利益损失,而这些损失都是由民众负担的,所以这次是民众知道了国家的信号,所以采取了一些稳妥的行动。
第二、意味着阿里巴巴将会掀起一场改革。
阿里巴巴的马云已经不止一次被国家约谈了,以前马云说过,他在帮银行做银行做不了的事情,但是这些信息只能由国家掌管,而阿里巴巴似乎并不太想和国家合作。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阿里巴巴已经必须要进行改革了。股票的下降意味着人们对这份公司的不信任,要知道阿里巴巴的业务很多都和信任度挂钩。这点可以从民众在网络上对马云的态度看的出来,至少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拒绝使用花呗,所以说,阿里巴巴的业务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革。
第三、意味着国家对金融行业的隐患绝不姑息。
阿里巴巴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了,其实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内部改造,国家是可以同意的,之前国家有过多次谈话,但是这次,尤其是今年,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对于金融行业的整改,从各种企业到银行,无一不在体现着国家的信号。其实日本和美国也出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国家更需要有“前车之鉴”的意识。这次股票大跌,就体现了国家行动的决心和毅力。
- 上一篇:北京科华微电子股票
- 下一篇:2021年-9月-10日:江苏生猪价格(外三元)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