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经济常识:控股权溢价评估论坛,控股权变更股涨
1:什么是“控制权溢价”请详细说明。谢谢!
控制权溢价---是指控制权交易中超出股份的市场价值的利益,一般为控制股东享有。
相关内容请参考:
注释第三十四条.
2:溢价评估是什么意思,溢价评估是什么意思帖子问答
PE指的是市盈率,给予10倍的溢价,就是指对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比普通的市盈率可以高出10倍。
股票中的名词
散户:就是买卖股票数量较少的小额投资者。
作手:在股市中炒作哄抬,用不正当方法把股票炒高后卖掉,然后再设法压低行情,低价补回;或趁低价买进,炒作哄抬后,高价卖出。这种人被称为作手。
吃货:作手在低价时暗中买进股票,叫做吃货。
出货:作手在高价时,不动声色地卖出股票,称为出货。
惯压:用不正当手段压低股价的行为叫惯压。
坐轿子:目光锐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资人,在大户暗中买进或卖出时,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买进或卖出股票,待散户大量跟进或跟出,造成股价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时,再卖出或买回,坐享厚利,这就叫“坐轿子”
3:股权如何评估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资料搜集目录
一、总体资料
资产占有方需提供的资产评估资料清单,主要包括: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2、 企业及企业法人简介、组织(股权)结构;
3、 评估基准日资产负债表;
4、 提供距评估基准日最近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审计报告书;
5、相关经济行为的批文(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申请评估的批文)等涉及或可能涉及企业产权(股权)关系变动的法律文件;
6、企业所在行业的背景资料(行业经济及行业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趋势);
7、土地使用权证、土地红线图、厂区总平面图、土地证、地下(供水管)设施布置图;
8、委托方承诺函(由评估机构提供式样)。
二、分项评估资料(所有数字截止评估基准日)
注:标※号为需附加资料或在申报表中填明事项。
1、 资产类项目(核查/评估)
1) 货币资金——核查(表3-1-1)
2) 货币资金——银行存款核查(表3-1-2)
※ 银行存款对账单及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逐笔说明
3) 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表3-1-3)
※ 其他货币资金核查(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说明(存在形式、原因)
4) 短期投资——股票投资评估(表3-2-1)
※ 股票凭证复印件(一年以上按长期投资评估)
5) 短期投资——债券投资评估(表3-2-2)
※ 债券凭证复印件(一年以上按长期投资评估)
6) 应收票据核查(表3-3)
※ 表中所载各项票据复印件
7) 应收账款核查(表3-4)
※ 应收账款询证函(根据应收账款重要程度确定询证比例)
※ 重点债务单位抽查情况说明(部分商品销售发票、出库、销售入账的单证)
8) 应收股利(应收利润)(表3-5)、应收利息(表3-6)、预付账款(表3-7)、应收补贴款(表3-8)、其他应收款(表3-9)[核查]
※ 重点核查明细账及会计凭证
※ 外部债权重点询证(确认是否存在及存在形式,了解债务人资金信用、管理状况,作为评估坏账的依据)
4:股权转让对价是什么转让对价的评估对于持股人有什么影响
对价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中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一方得到权利、权益、益处或是另一方换取对方承诺,所作出的或所承诺的损失、所担负的责任或牺牲。“对价” 一词在我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第8条“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以对价方式平衡股东利益,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有益尝试,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但在随后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等文件中并没有具体明确对价的概念和内涵。
在实践当中,对价可以理解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或者理解为以前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取得相同的股份时所支付的成本不同。必须指出的是,支付的对价并不是对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初始历史成本高于非流通股股东的一种补偿或调整,而是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付出的一种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可以视为为了获得流通权而支付对价所展开的博弈,对价是冲突双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况时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条件。对价的支付有以下几种理论依据:
一是流通权价值补偿论。
流通权价值指的是在股权分置市场下由于股票价格受到流通股股东对于他们所持股份不流通预期的影响,市场因此所给予流通股的高溢价。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权会导致流通股股东所持股权利益的损伤,或者资本利得的减少,所以非流通股股东必须向流通股股东进行一定的支付或补偿。
二是溢价返还论。
根据溢价返还观点,对价的形成依据实际上包括了流通股的非正常溢价和流通权的客观好处两大部分,这里的非正常溢价指的是由于流通限制导致的发行和再融资成本过高,以及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中所包含的非正常溢价。对价支付的依据是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返还的流通溢价。
三是市场供求论。
该种观点的核心依据是,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原来将近70%的非流通股将获得流通权,势必造成二级市场股票供应量大以及快速增加,从而大大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中枢,如果获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股东不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价格中枢的下移将造成原流通股股东的盲接损失。对价的支付依据是弥补流通股因为股权全流通所造成的贬值,对价的来源来自于对非流通股份上市流通后企业股权总价值增加的预期。
四是双向补偿论。
双向补偿论认为,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的时候会导致流通股价格的下跌,但是在全流通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也要对充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作出相应承诺,因此在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的过程中,双方实际上各自作出了让步,对价的支付依据就是要利用股份全流通所释放出来的价值,补偿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东在全流通过程中作出让步所导致的损失。
主流对价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
在前几批试点企业和目前已实施的改革方案中,对价形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中以送股、缩股、权证、派现、回购为主流方式,掌握合理的对价形式有利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均衡。
(一)送股模式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转移股权,可以直接或间接降低市盈率水平,实施后投资者对“填权”的预期必将活跃市场交易。虽然由于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实施其既定的发展战略,但是送股模式的操作直接简便,便于投资者判断,而且也比较符合投资者的心理偏好,容易获得市场和监管部门的认可。
(二)缩股模式减少非流通股的股权比例,对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数量没有任何影响,只改变非流通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流通股股东虽没有得到直接的实际补偿,但他们的预期收益在于希望通过缩股,使公司的财务质量相应提高,并提升公司的整体投资价值。目前缩股的效应很明显,缩股后由于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减少,同时也减少了控股股东的股权,对市场的扩容压力较小。
(三)在权证模式下,当流通股价格在某一时点低于预没值时,权证持有者可以从发行者那里获得市价与预设值差额的补偿。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权证对价的好处还在于,在获得流通权利的同时,还可避免大量的流出和股份转出,实现了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保护,以及避免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溢出。不过与其他几种方式相比而言,权证模式的实施难度较大。
(四)派现模式不改变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对改革股权分置前后的证券市场价格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会导致上市公司流量的减少,造成一定的财务压力。目前单一的对价方案并不是投资者心理上欢迎的方式,从已实施的对价方案看,对价通常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其他对价方式相结合。
(五)回购模式的实质是一种缩股行为,股份回购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运用到对价支付方式当中,股份回购可以达到活跃市场交易、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目的。但股份回购方式是否能够真正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对股价走势有何影响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查证,而且回购方式对监管措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市场整体价值角度出发,缩股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但缩股模式的运用要注意三个原则:
第一,缩股比例的确定应该将原始认购成本与现行市价结合起来考虑,缩股比例不能太小;
第二,缩股之后不能损害国有股东的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三,缩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市场沟通,防止不必要的市场抵触情绪。
5:如何评估一个公司的股权价值
找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给你评估一下。
不过主要依据还是你账面价值。
6:评估某公司股权,评估公司说没有财务报表就做不了评估,应该如何处理。
评估方法有这么几种:1.成本法,就是根据账面价值评估,评估结果与账面的数据不会有太大变化;2.收益法,就是预测该公司未来几年的流,然后根据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该种方法要求被评估单位要连续3年盈利;3.市场法,就是在同行业中寻找相似的企业进行比较评估。各种方法都有利弊,一般都是几种方法结合比较。这东西,找个评估单位,他们都会给你搞定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 上一篇:经济常识: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 下一篇:经济常识:大智慧何时解禁,大智慧个股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