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经济常识:标准普尔高盛商品总收益指数
商品指数的种类
简介
国际商品指数不但在商品期货市场、证券市场领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预警信号。研究发现,商品指数大多领先于CPI和PPI。商品指数走势和宏观经济的走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当经济进入增长期,商品指数就会走出牛市行情;当经济进入萎缩期,伴随而来的就是商品指数的熊市。从这个角度看,商品指数的走势成为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缩影。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
(CRB)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是最早创立的商品指数,诞生于1957年,最早由28种商品组成,其中26种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
高盛商品指数
(GSCI)
高盛商品指数(GSCI)于1991年创建,原油在高盛商品指数中占很重要的权重。由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大幅上涨,高盛商品指数成为跟踪量最大的商品指数,甚至盖过CRB指数的风头,成为新的热门指数。
罗杰斯世界商品指数
(RICI)
吉姆·罗杰斯创建于1998年,由于看好商品的长期牛市格局,自己设计了罗杰斯世界商品指数,并用自己的钱成立了基金跟踪这一指数。
道琼斯-AIG商品指数
(DJAIG)
道琼斯-AIG商品指数(DJAIG)于1998年建立,主要在机构投资者中受到欢迎,跟踪的资金量较大。
标准普尔商品指数
(SPCI)
标准普尔商品指数(SPCI)在2001年建立,其特点是,成分商品均为美国国内市场交易的品种,包含17种商品,权重的设计是按照期货市场中的持仓量大小来确定的。标准普尔商品指数最大的特点是,采取几何算法来对指数进行计算,在这种算法下,指数的波动性下降,稳定性提高。
德意志银行流通商品指数
(DBLCI)
德意志银行流通商品指数(DBLCI)创建于2003年,包括6种商品,都是行业中流通性最好的商品,优点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再次投资的能力。该商品指数调整的规定十分奇特:两个能源品种——分别是西德州中质(WTI)原油和热燃油,每个月调整一次,而其他四种商品每年调整一次。 商品期货指数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先经济指标,也正是我国经济景气预测领域所急需的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中国是原材料消费大国,对国际原材料和大宗市场的价格波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特别是2004年以来,随着中国商品期货品种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商品期货指数更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商品期货市场的总体状况,并且连续地描述商品市场的历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实,伴随着本世纪初加工制造业的崛起,我国各地、各行业已于近几年先后推出了各种非官方的大宗交易商品现货、远期甚至期货价格指数。这些指数较国家之类官方机构月度性发布的CPI(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更能灵敏反应市场价格波动,其中一些颇具特色的现货指数还成为商务部市场运行司重点监控的指标。
由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工商大学统计科学研究所等联合研发,于2006年10月在“2006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宣布正式对外发布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包括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和监测指标指数三部分23个分项指数。其价格指数,即成为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国乃至世界小商品贸易动态的风向标。
而在2002年开始的全球性大宗原料商品价格狂飙热潮中,一些综合反映基础性原料商品价格波动的指数也应运而生。如由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自2007年5月正式发布的涵盖铜、铝、铅、锌、锡、镍等六大基本金属的上海有色金属现货市场成交价格指数(SMMI),已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金融机构投资有色金属产业提供重要参考。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Mysteel”)2000年已开始编制的综合性及分区域、分品种的“MyspiC”钢材现货价格指数,也是钢材现货市场的风向标。
一些中远期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如地处华东塑料集散中心的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于2006年11月启动的包括中塑仓单价格指数(根据网上市场中远期交割仓单的成交价编制并实时发布)、中塑现货价格指数在内的“中国塑料价格指数”,成为中国塑料产业价格的“晴雨表”。
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高级组织结构的期货市场,公开集中竞价形成的连续性期货价格,本应成为大宗基础性原料商品的基准价格。而随着2004年后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农产品、工业品两大系列上市品种的充实,一个综合反映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指数,其公正性和代表意义也将远远超出上述各现货及中远期专业市场发布的价格指数。
1.高盛中国商品指数(GSCCI)
GSCCI使用的是国内大宗商品现价,其与国际价格常常截然不同。这种差别在短期内尤为明显。GSCCI的权重构成如下:煤炭,45.7%;钢铁,41.5%;铝,6.3%;铜,6.5%。 GSCCI是一个衡量中国上游通货膨胀的周度指标。 2007年9月,国际大投行高盛正式推出每周公布一次的“高盛中国商品价格指数”(GSCCI),以综合反映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需的煤炭、钢铁、铜和铝等四种大宗基础性原料商品价格的变化。这在一直缺乏权威性机构连续及时发布具有公信力商品价格指数的国内,一度引起震动。
高盛于1991年创建的高盛商品指数(GSCI),其知名度虽仅次于历史最悠久的CRB指数,但因偏爱能源的权重设计和高盛本身超群的资产管理能力,却是全球指数基金跟踪量最大的商品指数。而作为新兴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不仅无法掌控所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还面临权威性商品指数也被国外抢先发布而失去话语权的尴尬。
其实,如新华富时发布的A50中国股价指数,已因其衍生品在新加坡交易所(SGX)的抢先上市,而在2006年给筹备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带来过困扰。
标准普尔指数是什么意思
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即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该公司于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股票价格指数。最初采选了230种股票,编制两种股票价格指数。到1957年,这一股票价格指数的范围扩大到500种股票,分成95种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种组合是工业股票组、铁路股票组、公用事业股票组和500种股票混合组。从1976年7月1日开始,改为 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几十年来,虽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终保持为500种。标准·普尔公司股票价格指数以1941年至1943年抽样股票的平均市价为基期,以上市股票数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其基点数为10。以股票市场价格乘以股票市场上发行的股票数量为分子,用基期的股票市场价格乘以基期股票数为分母,相除之数再乘以10就是股票价格指数。
什么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怎么分析!
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指数成分股的增减原则可说是指数的精随所在,S&P500指数以保留500支成分股为前提,维持一增一减。
增加个股的考量原则有六项:
1.市值-由於S&P500为市值加权型指数,因此个别公司在其产业领域的市值大小成为考量的第一要素。
2.产业-考量产业是否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资本化-分析股票在外的流通程度,避免遭少数团体操控。
4.交易-分析个股每日、月、年的交易流动性,及股价的正常效率化。
5.基本分析-追踪公司的财务及营运状况,以维持指数的稳定度,并将变动减至最小。
6.新兴产业-若有新的产业不在原本的分类中,但其条件符合以上5项标准,则可考虑加入。
减少成分股考量因素有四项:
1.合并-公司合并后,被合并的公司自然排除指数外。
2.破产-公司宣告破产。
3.转型-公司转型在原来的产业分类上失去意义。
4.不具代表性-被其他同产业公司取代。
S&P500指数期货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的合约,为美国最受投资人认可的股价指数期货商品之一,但由於契约总额的额度过高限制了一般投资人的参与意愿。因此於1998年9月9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便推出一个相关性非常高的迷你S&P500指数期货,使其普遍性更为广泛。迷你S&P500期货仍是以S&P500指数为标的物,但契约价值已由原先250美元乘上指数期货,下降为50美元,且其交易方式以电子交易为主。
以下介绍S&P500指数的相关数据(2001.01.31):
1.相关统计
Total Market Value ($ Billion)
12,157
Mean Market Value ($ Million)
24,315
Median Market Value ($ Million)
8,563
Weighted Ave. Market Value ($ Million)
117,322
Largest Cos. Market Value ($ Million)
455,805
Smallest Cos. Market Value ($ Million)
798
Median Share Price ($)
40.875
P/E Ratio
25.03
Dividend Yield (%)
1.16
2.产业分类
Number of Cos.
Number of Companies as % of 500
Consumer Discretionary
84
16.8%
Consumer Staples
36
7.2%
Energy
26
5.2%
Financials
74
14.8%
Health Care
41
8.2%
Industrials
69
13.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77
15.4%
Materials
42
8.4%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12
2.4%
Utilities
39
7.8%
Total
500
100%
3.交易所分类
Number of Cos.
Number of Companiesas % of 500
NYSE
427
85.4%
NASDA
71
14.2%
AMEX
2
0.4%
Total
500
100%
价格影响因素
股票指数期货由於组成份子太多,影响的因素自然也不少,不过主要因素仍与其他金融商品差不多,如经济、通膨、等,只是股票指数多了个别成分股的因素。
经济成长
经济成长对股票指数十分重要,因为股票指数的强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获利愿景而定,整体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若是成长,上市公司的获利自然较佳,在整体获利提升下,股市也会随之上扬,进而反应在股票指数上;而在经济衰退当中,即使一些企业仍然能够获利成长,但整体而言,平均获利率将会下降,会不利於股票指数的表现。因此,股市可视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橱窗,相对比较下有成长空间,就会吸引国际资金的投入,进而造就荣景;相对的一但成长有警讯出现,自然也会带来立即的冲击。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侵蚀名目获利率,因此各国央行均将对抗通膨视为首要的任务。当通膨上扬时,央行通常以调高利率,紧缩银根来因应,而此会使企业调度成本增加,获利相对降低,再加上资金回流金融体系,使得股市动能减少,因此对股票指数的表现有抑制的效果。反之若通货紧缩时,央行会降低利率释出资金,无形中促进消费,带动厂商扩充生产,当然会使得股市表现较佳。但是强力资金的释出需要时间来发酵,所以股市的反应时间往往非立即显现。
因素
因素并不仅限国内,在现今国际村的环境下,一个区域的动乱,往往影响到的不只是区域内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都会受其牵连。如波湾情势紧张,带动油价的不稳定,使得各国经济皆产生负面的影响等。另外因为国际资金反应的效率化,使得一个国家的利空,有时也会成为另一国家的利多。
其他因素
财政措施(如美国减税、中共开放股市等)、汇率变动、个别股票的表现等都会影响到指数。
历史走势
1.收益
年
资本收益%
总收益%
收盘指数
市值$B
2000(Nov)
-8.01
-7.88
1314.95
11.529
1999
19.53
21.04
1469.25
12.276
1998
26.67
28.58
1229.23
9.885
1997
31.01
33.36
970.43
7.505
1996
20.26
22.96
740.74
5.625
1995
34.11
37.58
615.93
4.584
1994
-1.54
1.312
459.27
3.346
1993
7.06
10.08
466.45
3.306
1992
4.46
7.62
435.71
3.019
1991
26.31
30.47
417.09
2.825
1990
-6.56
-3.10
330.40
2.191
2.涨跌
年
家数
平均变动
%
涨
不变
跌
2000(Nov)
242
5
253
3.04
1999
241
3
256
19.18
1998
289
5
206
13.06
1997
400
4
96
26.65
1996
364
6
130
16.75
1995
424
9
67
28.62
1994
202
4
294
-2.44
1993
326
6
168
12.06
1992
330
4
166
12.30
1991
401
5
94
33.72
1990
133
8
359
-13.82
3.市值(1980-1999市值前三名公司)
时间
一
二
三
8012
IBM
AT&T
Exxon
8112
AT&T
IBM
Exxon
8212
IBM
AT&T
Exxon
8312
IBM
Exxon
GE
8412
IBM
Exxon
GE
8512
IBM
Exxon
GE
8612
IBM
Exxon
GE
8712
IBM
Exxon
GE
8812
IBM
Exxon
GE
8912
Exxon
GE
IBM
9012
IBM
Exxon
GE
9112
Exxon
Philip Morris
Wal-Mart
9212
Exxon
Wal-Mart
GE
9312
GE
Exxon
AT&T
9412
GE
AT&T
Exxon
9512
GE
AT&T
Exxon
9612
GE
Coca-Cola
Exxon
9712
GE
Coca-Cola
Microsoft
9812
Microsoft
GE
Intel
9912
Microsoft
GE
Cisco
历史线各类产业历史走势图
合约规格
商品
S&P 500 指数(SP)
迷你S&P 500(ES)
交易所
CME
CME
合约价值
$250×S&P 500 指数
$50×S&P 500 指数
合约月份
3、6、9、12
3、6、9、12
本地交易时间
(夏季)
人工: 21:30-04:15
电子: 04:45-21:15
04:45-04:15
最小跳动
0.10点=$25
0.25点=$12.5
最后交易日
合约当月第三个星期五的前一个交易日
合约当月第三个星期五08:30
请问大家,S&P GSCI 是什么意思?
标普高盛商品指数
高盛商品指数的能源份额
在高盛商品指数的一些次级指数中,部分能源类板块的份额被削减了近50%,这也带动了市场上大量模仿和运用高盛指数的基金在投资上的策略调整。
历史学家们常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来形容事物的开启、鼎盛、衰败,而这一切也可以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投资市场中来,正如技术分析所说的历史会重演。随着9·11之后的经济复苏,全球商品在原油的带领下走向了光辉的大牛市,在2006年7月中旬,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罕见的高价--78美元/桶。
但随后事态发生了转机,起因来自于高盛银2006年8月作出的一项令市场震惊的行动。2006年6月初,高盛表示已经计划将其在无铅汽油上的仓位移向一种改良型的汽油(简称RBOB),原因是美国的法律禁止了原有汽油的添加剂。6月末,该银行声称已经将1/3的无铅汽油仓位移向了RBOB合约上,并将继续考虑是否移动更多的仓位。进入8月之后,高盛出人意料地告知市场,将不再转移更多的仓位进入汽油合约,并将重新调整其余油品的权重。
重磅新闻瞬间激起市场千层浪,交易商意识到能源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而汽油合约上的资金撤离也导致了油价的不断走跌,不少机构受到这次油价下跌的影响出现了巨额亏损。
高盛银行对于2007年实行的高盛商品指数(GSCI)权重比例细文终于在2006年底前公布于世。文中显示:在GSCI的一些次级指数中,部分能源类板块的份额被削减了近50%,这也带动了市场上大量模仿和运用高盛指数的基金在投资上的策略调整。高盛的这次调整最终影响到了2007年初的工业品市场,特别是导致了原油价格的瓦解。大量的资金运作与仓位调整引起使市场的恐慌下跌频繁出现。高盛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源于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机构(如养老基金),都是根据该指数来进行资金配置的。
请问大家,S&P GSCI 是什么意思?
标普高盛商品指数
- 上一篇:经济常识:合约是什么,比特币合约是什么
- 下一篇:国际原油价格最高是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