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楚航科技: 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这也进一步显示出了新势力车企对于楚航科技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体现在量产能力上。
作为智能汽车感知核心零部件,毫米波雷达在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时通常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除了产品性能外,功能安全、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以及产品迭代能力等都是主机厂考核的因素。
而楚航科技一直专注于车规级平台的研发与生产,仅2年时间,就完成了多款车规级雷达产品,并搭建了严苛的产品认证体系,目前其主要产品已顺利获得ASPICE CL2级国际认证和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两项车规级准入门槛认证。
此外,楚航科技也希望用更大的规模化量产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毫米波雷达研发和生产积累更丰富的产业经验。楚詠焱曾表示,2022年的首要工作重点就是保质保量的定点项目交付,把规模化量产进行到底。
楚航科技已在安庆自建了年产能达180万只雷达的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现已具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及ISO45001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还拥有可以自主完成雷达各项检测的多功能实验室以及国内首家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测试暗室,可以在生产线量产爬坡时完成速度精度、角度精度、距离精度、雷达威力图、EIPP等测试,从而根据测试结果再优化射频以及算法设计。
目前,安庆生产基地正朝着国产毫米波雷达领域内的首家“世界工厂”大阔步前进。今年6月,楚航科技位于上海安亭的智慧工厂也动土开工,该工厂将新建8-12条雷达产线年底落成。
与此同时,在资源信息共享、协作方能共赢的时代,只有合理协调各种外界力量,才能为企业打造坚实的根基,为企业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为此,楚航科技致力于构建合作共赢的毫米波雷达产学研交流圈。据了解,楚航科技不仅是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委员会、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腾讯WECITY首批加速器和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的成员单位;也与柏林工大、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有着战略合作;还和海拉、保隆科技、亮道智能、觉非科技、罗德与施瓦兹公司、极目科技等企业在自动驾驶感知领域有着深度合作。这样的生态圈共荣,也为楚航科技后续的快速及扩张蓄积了能量。
想要快速,除了产品硬核外,更要打通业内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标准规范,为上下游企业对于毫米波雷达产品的评估提供统一标准。
楚航科技运用自身在毫米波雷达领域上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极推动毫米波雷达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并以标准制定参与者的身份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这是楚航科技不同于其他本土毫米波雷达企业的地方,希望用更前瞻的高度助力全行业的发展。
2020年10月,楚航科技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9牵头组织召开《车载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起草组会议,提出了76GHz - 77GHz频率范围内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完整的毫米波雷达部件及整车匹配性能评价体系和试验方法。
2022年4月,由我国牵头/联合牵头的3项汽车雷达ISO国际标准预研项目组启动会召开,楚航科技、禾赛科技与华为的中国专家代表中方就ISO/PWI 13228《道路车辆激光雷达试验方法》、ISO/PWI 13389《道路车辆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试验方法》、ISO/PWI 13377《道路车辆毫米波雷达干扰协同指南》进行了介绍与讨论,初步达成以中国提案为基础完善标准框架的共识,并确立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对新赛道的看法一直都是抱有敬畏之心,一定要先将标准搭建好,基础的产品底子打磨好,之后才去做创新。所以,我们这几年也是历经多轮融资,努力打磨产品,在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再逐步做1到100的差异化定义。”楚詠焱曾向外界解释道。
今年4月,楚航科技完成了海拉集团、创世伙伴参与的数亿元B轮融资,这也是海拉在中国合作的首家国产毫米波雷达企业。
接下来,在产品研发上,楚航科技往上将增加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并进行技术向下兼容,布局消费级市场;往下则突破自我,做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尤其是在当前“软件定义汽车”的大方向下,主机厂更需要的是“白盒”交付下完整收集所有传感器的信号,以便于自产系统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控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对于“国产替代”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