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未来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时间:2021-10-08 15:56

  上半年受全球碳减排大势刺激、国内的碳中和与碳达锋政策和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等政策的刺激下光伏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光伏产业个股半年报业绩普遍超市场预期,行业发展已迎来拐点处于高速发展期,主要投资要点如下:(1)8月各环节排产明显改善,行业需求旺盛;(2)行业前三一体化龙头市场份额明显提升,行业格局逐步明晰;(3)逆变器出口量超预期,国内厂商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需求旺盛,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综述认为目前产业链博弈拐点已经确定,行业处于戴维斯双击状态,建议配置深度受益的龙头公司。重点推荐:天合光能(688599)、阳光电源(300274)、合盛硅业(603260)、中环股份(002129);建议:爱旭股份(600732)、锦浪科技(300763)、金博股份(688598)、晶盛机电(300316)。

  投资要点一:8月各环节排产明显改善,全产业链进入涨价期,行业需求旺盛

  电池环节,开工率明显提升,6月专业化电池厂商开工率一度下降至45%-65%,7月小幅改善,8月开工率有望恢复至70%左右。组件环节,经历6-7月份去库存周期,8月份排产改善,Top10开工率有望从65%-70%提升至80%左右。辅材环节,胶膜企业排产相应提升。

  投资要点二:行业前三一体化龙头市场份额明显提升,行业格局逐步明晰

  根据PVInfolink统计,2021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垂直一体化厂商凭借“品牌+渠道+成本”优势,迎来市占率快速提升,前三名厂家对比去年同期的出货增长约有80%以上,TOP10厂家上半年组件出货量约70.5GW,远远突破以往7-8成的份额。

  投资要点三:国内厂商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需求旺盛,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逆变器出口量超预期,国内厂商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21年6月组件出口额4.24亿美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27%。21H1逆变器出口额合计达到21.10亿美元,同比增长60%。国产厂商加速打开海外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根据Mackenzie数据,2020年国内逆变器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57%提升至66%左右,未来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1)天合光能(688599):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池和组件,预计到21年底公司电池、组件拥有产能35GW、50GW,同比+180%、+125%,电池组件一体化比例提升至70%。新扩产能均为210,到21年底电池组件210占比超过70%,公司老产能包袱小,新产能成本低,盈利能力强劲,龙头地位强化。公司在光伏终端应用的布局前瞻,依托210组件的产品力,将充分受益于光伏终端各类需求全面开花下半年随着行业上游涨价造成成本压力减小、行业传统旺季拉动需求、210占比继续提升将带来降本空间,盈利将进一步提升。

  (2)阳光电源(300274):主营产品是逆变器和电站投资开发,公司是新能源领域最大的电力电子平台型企业,核心技术相通、上游规模效应及下游客户协同效应明显,成长空间将通过产品线及业务延伸拓宽。公司逆变器业务全球领先,出口替代和产品结构升级是中短期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组串在地面电站渗透率继续提升、“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有望推动组件级关断技术应用、储能发展拐点业务开始放量,有望带动公司高溢价/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3)合盛硅业(603260):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硅受益硅片扩产与设备配套,全年供需紧张,工业硅作为硅料的上游,需求端受益硅料大幅扩产,供给端受限于碳中和碳排放政策影响新增产能供给,更加确定受益。公司是硅基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受益于工业硅的自给,公司有机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公司。另外产能如期投放后,工业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有望达到113万吨/年和133万吨/年。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曲线最左侧的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有机硅成本优势,公司业绩中枢有望在行业景气上行周期内实现进一步提升。

  (4)中环股份(002129):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光伏大硅片目前产业链中没有库存、供不应求、享受至少一年产品导入期市场红利。公司可以通过210大硅片的显著降本,切薄技术的降本,颗粒硅应用技术的降本,工业4.0的显著增效等技术储备,获得成本优势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经营业绩。另外半导体硅片业,产能规模快速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5.8%,已成为产品维度齐全、国内领先的硅抛光片和外延片制造商。公司光伏与半导体业务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