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年以来消费品行业客户逐渐取代互联网客户占据
事件: 8月26日,公司发布2021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73.27亿元,同比增长58.90%;归母净利润29.00亿元,同比增长252.23%。其中,2021Q2实现营收37.34亿元,同比增长39.71%;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同比增长95.03%。此外,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2.0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0亿元;同时,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调整为“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预计注销回购2.36亿股。 整体财务:业绩增长稳健,销售回款良好。1)成本、费率稳定,盈利水平提升。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已创造历史同期最佳水平;营业成本同比涨幅仅10.29%;期间费用率21.97%,同比降低5.59pct,主要源于去年同期计提了优化运维人员的离职补偿金(近1亿元)所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5.88%和39.79%,同比分别增加15.04pct和22.07pct;投资净收益2.40亿元,同比增加2.13亿元,主要源于联营企业经营好转所致。2)销售回款质量提高,坏账损失降低。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规模32.90亿元,较2020年末降低9.09%;信用减值损失0.97亿元,同比减少1亿元。3)资金充裕,现金流健康。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55.53亿元和30.74亿元,较2020年末分别增加8.23亿元和15.9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36亿元,同比增长99.70%,主要源于:一是上半年销售回款良好,叠加政府补助同比增加1.15亿元;二是根据新租赁准则,归还租赁负债本金列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截至报告期末,租赁负债余额约27.58亿元(租赁负债7.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9.6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79%。4)三季报业绩预告仍稳健。公司预计2021Q3实现净利润14.8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7.33%-18.22%。2021年行业运行及公司经营节奏已基本恢复正常,虽然三季度部分行业的广告需求受到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但消费品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整体需求呈现平稳态势。 梯媒端:消费市场的认知度不断提升,长期主流人群渠道价值凸显。1)收入端。上半年梯媒收入66.54亿元,同比增长49.73%,占公司营收比重90.81%。其中,2021Q1和2021Q2梯媒收入分别为32.44亿元和34.10亿元,主要受教培整顿影响,二季度梯媒收入有所放缓。分行业看,2018年以来消费品行业客户逐渐取代互联网客户占据主导地位,而消费品行业一般回款质量较高、投放也较为稳定,预计能为平滑公司业绩波动起到一定作用。2021上半年日用消费品和互联网行业投放占比分别为39.27%和32.71%,二者合计占比超70%。2)成本端。上半年楼宇媒体的营业成本为19.91亿元,同比下降8.16%;预计单屏成本同比约降12.93%,主要源于去年疫情后,楼宇租金向下调整所致。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趋稳,预计未来楼宇租金成本将保持稳定。3)资源端。截至2021年7月末,公司自营电梯媒体数量246.4万台(电梯电视/电梯框架分别是75.6万台/170.8万台),较2020年末增加3.92%。 其中,电梯电视数量增长10.69%,以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及境外为主;电梯海报数量增长1.18%,主要在国内的二线城市和境外。公司的扩张战略主要在不断加密全国核心城市,同时通过智能屏服务更多的区域中小客户;此外,随着海外疫情的缓和,海外市场扩张也有望加速。 影院端:受疫情持续影响呈亏损状态,但整体占比较小、影响有限。1)收入端。上半年影院媒体收入6.51亿元,较2019H1下滑33.71%,占公司营收比重8.88%。其中,2021Q1和2021Q2影院媒体收入分别为3.39亿元和3.12亿元,主要受疫情反复及优质影片供应制约,年初以来的电影大盘呈下行趋势,对影院广告主投放造成影响。展望下半年,十一档或有望迎来需求小高峰。2)成本端。上半年影院媒体成本5.09亿元,同比增加4.28亿元,较2019H1降低了20.72%。主要系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下旬至6月未发生影院成本租赁成本。3)资源端。 年初以来,公司新获中影、华夏、博纳等旗下影院的独家合作权。目前共签约影院1951家、1.35万个银幕,覆盖国内288个城市。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短期来看,公司通过加密核心城市点位、优化客户结构来提升议价权、加强业绩稳定性;中长期来看,公司覆盖了城市主流人群,品牌广告的渠道价值凸显。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162.10亿元/194.52亿元/233.4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0.42亿元/72.83亿元/86.75亿元,EPS 为0.42元/0.50元/0.60元,对应PE 分别为24.63/20.96倍。自公司借壳上市以来的PE(TTM)中位数约25倍左右,参考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速,以2022年为基准给予公司20-25倍PE,目标价格区间10.00-12.50元。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