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而个合理的持仓结构本质上就是成本越来越多的

时间:2021-07-28 08:06

  有效的资金管理是战胜资本市场最稳固的基础

  投资是一门艺术,而投资的艺术归根结底是资金管理的艺术,这就像歌唱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呼吸的艺术一样。而市场的波动,归根结底是在前后两个高低点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完全分类中展开的,如果你掌握了这一分类节奏,那么就可以说你掌握了一门艺术。

  投资,是一生的游戏,被打回原形是很可悲的事情,因此,在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操守习惯,决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所谓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都不是资本市场应该采取的态度。

  一个无压力的资金,是投资的第一要点。对于借钱投资,赢利后加码的,最终的结果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96年牛市中一个东北的,运用高比例透资法,很快将不到10万的资金变成了2千多万。96年的最后三周最悲惨的一幕发生了,他的股票深天地从12元在三周内急跌到6元以下,飞流直下,根本没有走的机会,最后,还了透资,剩下不到20万,回到了原点。但这还不是最戏剧性的,最悲惨的,这股票从他平完仓的当天开始到97年5月,不到5个月的时间,从6元不到一直涨到30元以上,成了当年最大的黑马。

   另外重要的是自己盘子,自己操作。

  又一个故事,是92年的事情。一个身家几千万的资金,因为有事处理,把盘子交给了一个朋友管理,当时大盘从1400多点回跌,已经跌了很多,自以为到底部了,就透资炒股,结果大盘却一直下跌,等这朋友两、三周回来一看,一切早已灰飞湮灭。那次大盘半年内一共下跌了1000多点,后来从400点以下不到4个月又创出1558点的历史高位。

  一个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当成本变0前,先把成本变为0;当成本变0后,就要挣股票,直到见到历史性大顶,也就是至少出现月线以上的卖点。

  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坏习惯是:不断上涨,不断加仓,这样一定会出问题。买股票,宁愿不断跌不断买,也绝不往上加码。

  一,一只股票该买多少,该占总体资金的多少,一开始就要计划好,这如同打仗,必须有仔细、充分的准备。研究好基本面、技术面等之后,要坚决一次性地买入。如果你连一次性买入的信心都没有,证明你根本没准备好,那就一股都不要买。买入以后,如果你技术过关,马上上涨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没这水平,下跌了,除非证明你买入的理由没有了,技术上出现严重的形态,否则一股都不能抛.

  二,针对个股,都要预留百分之十的短差资金,且每次短差后,决不能增筹码,这样,成本才可能真的降下来。所谓的上下自如,游刃有余这是基础。

  三,倍增后寻找大级别卖点把成本降为0。

  四,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仓要一只一只的建。而一个合理的持仓结构本质上就是0成本越来越多的结构。

  这就是资金管理中针对每只股票的最大原则,按照这原则,你不仅可以得到最安全的操作,而且可以赢得最大的利润。特别挣股票的阶段,一般一个股票,盘整的时间都占一半以上,如果一个股票在上涨后出现大型盘整,只要超大级别卖点没出现,这个盘整不仅会让你把抛掉的全部挣回来,而且比底部的数量还要多,甚至多很多。一旦再次启动,你就拥有比底部还多的但成本为0的股票,这才是最大的黑马,也是最大的利器。一直游戏到月线以上大级别上涨结束。这就是最有效最稳固的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