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央行降准对利率有啥影响

时间:2021-11-08 19:33

  央行降准降息会有什么影响

   明天股市会高开,地产股和券商股会高开 降准和降息有什么区别,两个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降准就是降低银行准备金率。比如银行有100块钱,原来的准备金率是10%(意思就是必须强制留100*10%=10元钱在银行),现在要降低到9%的准备金率。那么,你可以看出,降准之后,市场上就由原来的90块钱的货币流通量变为91块钱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的增大,会造成通货膨胀。降息就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所以,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央行降准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

   降准就是降低银行准备金率.比如银行有100块钱,原来的准备金率是10%(意思就是必须强制留100*10%=10元钱在银行),现在要降低到9%的准备金率.那么,你可以看出,降准之后,市场上就由原来的90块钱的货币流通量变为91块钱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的增大,会造成通货膨胀.降息就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所以,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的意思就是指银行揽储之后的钱少上交给央行,让银行有更多的钱放贷出去,让市场有更多的资金刺激消费。

  因为银行每揽储一一笔钱都需要根据一定比例上交央行的,而随着央行降准出现,银行上交央行的钱比例减少。

  
 

  举例子:

  央行降准前银行揽储100元就要上交央行20元,但是随着央行降准之后,银行揽储100元只需要上交央行15元,少上交银行5元,这5元钱留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放贷出去,让银行有更多钱放贷,通过银行把这些钱都流通到市场。所以央行降准也是调控货币,成为稳定经济的方式。

  央行降准对还房贷有什么利弊

  央行降准是对银行属于重大利好,由于央行降准给银行有更多的钱在口袋,从而让银行银跟不紧张,银行银根不紧张,银行放贷条件比较宽裕,但是对于已经放贷下去,还房贷的影响不大。

  
 

  即使央行降准,银行口袋有钱,也不会由于央行降准,银行银根不紧张而下调已审批的房贷利率;购房者依旧还是每个月照常还房贷,其实说白了央行降准对还房贷着没影响。

  如果硬要找出对还房贷的利弊,最有利就是还房贷着也许收入增加,再次贷款比较容易;其中坏处就是增加贷款者自己生活压力,从而增加自己各大的风险,这就是央行降准对还房贷的利弊之处。

  央行降准对老百姓有哪些影响

  其实央行降准间接性的对我们老百姓有很多方面的影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衣食住行的影响

  为什么央行降准对于老百姓有衣食住行的影响呢因为央行降准是让银行有更多的钱放贷,这样各大企业也可以从银行贷款,让企业有更多资金发展业务,提高企业创收能力,企业有利润员工才有高收益,才有好福利。

  总之就是企业好过,员工收入也好过,收入就高了,大家收入都高了,物价保持稳定,让大家在衣食住行就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了。所以大家收入高了,舍的买衣服,舍得吃好吃的,舍得出现游玩,出行选择舒服的方式,所以直接性对老百姓有衣食住行的影响。

  (2)投资收益的影响

  随着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有点闲钱,否研究起投资行情,都是通过投资钱生钱。比如投资股市和楼市是最普遍的现象,而央行降准对于股市和楼市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央行降准释放市场资金流动性,从而直接性的让股市和楼市构成利好,同样刺激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尤其是股市上涨,对于投资股市的老百姓产生收益。

  
 

  (3)贷款方面的影响

  上面也分析过了,央行降准直接给银行有更多资金放贷,让银行银根不紧张。这样的话银行审批贷款要求放宽,比如老百姓需要贷款投资的,需要贷款做生意的,贷款建房子买房子的,贷款上学的,贷款应急的……各种情况,老百姓向银行贷款也更加容易了。

  总之央行实施降准,对于各行各业都是构成利大于弊,对于老百姓生活当中的吃喝拉撒睡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是一句话,央行降准对于整个市场都是利大于弊,当前也有底线的,根据经济情况适当宽松与收紧银根,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

   央行突然降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在购房市场中,银行的走向始终牵动着无数购房者的内心。最近一段时间,央行突然降准的消息瞬间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央行此举对购房者来说,有哪些意义呢?
央行突然宣布4月25日开始对部分银行降准1%,相比过去降准0.5%幅度,这次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央行估算,降准当天扣除商业银行需要偿还给央行约9000亿元的MLF资金后,剩下的约有4000亿元增量资金,换句话说这次降准累计释放的资金有1.3万亿。
降准的全名是下调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简单地说就是商业银行在央行里的存款,这跟我们在银行里的储蓄存款一个道理,所不同的是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比例限制,目前是17%或15%。也就是说如果是大型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在银行收到客户的总存款当中必须要有17%或15%存在央行准备金账户,央行大约支付给你1.62%的利息,目前银行在央行存款大约有22万亿,当中绝大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所以央行这次降准释放出的资金,本质上是商业银行自己的1.3万亿资金从央行准备金账户上“解放”出来(利率是1.62%),这部分钱有9000亿偿还商业银行MLF借款,剩下的4000亿是增量资金。
而在过去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逆回购和MLF操作,逆回购和MLF操作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目前MLF一年利率是3.3%),逆回购和MLF到期是商业银行还钱给央行,如果要使市场上的总资金增加或平稳,那么央行需要频繁开展逆回购和MLF操作(MLF期限一般是半年或一年)。
市场普遍认为,连续的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中长期资金面,对股市中长期还是有一定利好作用。
不过,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11月底开始,央行开始进入连续降准周期,其中次日上证指数出现上涨的次数并不多,上涨概率不到一半,可见降准对股市的短期直接刺激作用总体并不明显。
根据测算,在不考虑降准的情况下,2018年全年基础货币需新增3.2万亿元,为近年来的绝对高位,3.2万亿元这么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在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渠道均不能大量贡献的前提下,便只能主要交由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逆回购、MLF等。如果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合计仅贡献7000亿元基础货币,那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需投放2.5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银行相应要增加对央行负债,为此支付利息,并且还需要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满足流动性监管指标。不可忽视的是,这对央行而言是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对银行而言则是真金白银的利息支出。 央行降准 对哪些银行

   降准范围: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大部份都降)
降准幅度:1个百分点,降准后准备金率为16%或14%
资金用途:主要用于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先借先还”。
释放资金规模:约13000亿元。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降准目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要求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