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指数增强基金那么多 该选哪一个?

时间:2021-11-02 14:21

     指数增强基金近两年风头一时无二,尤其是在今年主观多头表现不佳、众多去年的明星基金偃旗息鼓的环境中,指数增强动辄20%以上的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人跑步入场,也越来越受投资者关注。

     大家都对指数基金很熟悉,知道它们跟踪是特定指数的。

     其实,指数基金是一大家子,都属于被动投资,也都跟踪特定指数。我们平时了解的传统的指数基金只是其中一个家庭成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成员,指数增强基金就包含在内,它的策略是——大部分被动复制,小部分主动优化。举个例子,比如沪深300指数,它代表了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300个股票,但是规模大也并不代表公司的表现一定好,也会包含一些“差生”。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就像是在指数基金里雇佣了一位“教导主任”,把沪深300成分里的“差生”剔除,把“优等生”多引入一些,整体的成绩就更好了。

     所以简单来说,指数增强基金还是被动的指数基金,但它会用主动的方式对持仓优中选优,算是一种“升级版”的指数基金。

     国内指数增强基金超额还能持续多久?

     指数增强的收益来自于跟踪指数(beta)收益,以及力求获得超越指数表现alpha收益。中金公司近日研报分析了中美两个不同的市场,发现A股比美股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背后折射的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不同。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量化策略竞争日益加剧,超额收益下滑是必然的结果。

     虽然很难判断超额收益什么时候消失,但是有几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第一是指数成分中新经济的占比。目前我国指数成分股仍有较大比例在银行、能源等旧经济中,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成熟度逐步提升,新经济占比会逐步提升,届时跑赢指数的个股会更集中于指数成份内,做出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更大。

     第二是国内量化策略占比。据统计,量化交易在美国占比达60%以上,而国内量化策略交易量占比约为15%~20%,国内量化策略的竞争还没有达到白热化的阶段,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第三是指增产品收益分化度。现阶段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指增产品都有超额,超额的衰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未来可能的情形是,先出现部分指增产品有超额、部分产品没有超额,再逐步发生超额消失。

     指增基金那么多,该选哪一个?

     指增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基金产品,主流品种可以分为300指增和500指增,近两年又出现了1000指增等新品种。从指数增强整体表现来看,500指增强于300指增,1000指增整体表现又强于前两者。先考虑300指增和500指增,在小盘强于大盘的年份,比如今年,不难理解为什么500指增表现优于300指增。但即使在沪深300跑赢中证500的年份(2016、2018 ~2020年),500指增也不逊色于300指增。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小盘指增超额收益显著大于大盘指增,多的超额大概率能够弥补中证500指数跑输沪深300的幅度,因此整体仍然是小盘指增占优。1000指增是一个新品种,从指数本身的行业分布、风格特征以及过往表现来看,中证1000与中证500差距不太大,1000指增收益更好主要是超额收益更高,背后的原因或许是该品种目前不为大众熟知,策略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小。

     虽然小盘指增整体表现占优,但存在两个较大的风险点使得我们不能盲目押注小盘指增:

     第一,随着策略竞争加剧,未来小盘指增的超额或许无法维持现在超高的水平

     第二,大小盘指数各有千秋,中证500(1000)虽然行业分布更为均衡且弹性更大,但行业龙头更多集中在沪深300中,未来很难判断哪个指数更优。后疫情时代,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 全球疫情带来供给侧冲击,使得上游利润增长快于下游。供给冲击无法靠传统的货币政策解决,根本上要以疫情消退、经济恢复开放为前提,其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 近几年煤炭、原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的资本支出有所放缓,能源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 银行、保险、地产业估值已经达到较低位置,股息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在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板块的长期回报可能不低;

     · 过去领涨的科技、医药、消费等核心龙头今年有所回调,估值不同程度回落。考虑到创新仍是未来经济的关键推动力,新经济板块未来的表现存在更大的空间。

     考虑到以上因素,未来中国市场存在多种机会,制造业、周期性行业、新经济板块均有领涨的可能,整体市场的风格仍可能是不断交替表现的,单一指数无法代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长期方向和风格特征,保持风格的长期总体平衡十分必要。因此对于指增产品的选择可以在适度偏向小盘指增同时,保持对各指增产品的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