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海外基金发展史系列之 · 美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基金业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荷兰,成长于英国,发展于美国,之后慢慢成熟壮大。海外基金较国内的基金而言,起步早,发展至今,也比国内的要成熟许多。海外基金投资成风,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方式对我国基金业的完善成熟有很大帮助。
自1907年美国第一只基金成立开始,基金业在美国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经历了无数复杂的市场环境,并且一步步发展壮大,至今已占据全球基金业管理规模的半壁江山。美国作为全球最成熟的基金市场,其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回顾和学习。我们按照其发展节奏将其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总体上看,美国基金业经历了萌芽期、监管规范期、稳健成长期、爆发期、成熟增长期。
1924年,一只新型基金“马萨诸塞州投资者信托”在美国成立,它不断向投资者提供新的份额,并允许投资者以其资产净值赎回现有份额,这种基金区别于此前存在的“封闭式”基金,被称为“开放式”基金,这是证券投资基金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萌芽期内,由于资本的积累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居民已不满足将储蓄放在银行,这个过程中基金开始逐步兴起,尤其是1924年后“开放式”基金走向普通人视野,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截止1929年,随着美股连续多年的上涨,市场投机氛围浓重,共同基金大量成立,但资产管理总额仅14亿美元。
在该期间内,美国股市从1929年开始崩盘,并伴随而来史上最恐怖的大萧条,这一灾难不仅击垮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信心,也打击了刚刚起步的基金业市场。危机之后往往伴随着严监管,为了有效的规范、监管市场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美国政府先后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1934年颁布了《证券交易法》,1939年颁布了《信托契约法》,1940年颁布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这些出台的法律法规为美国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证券法》对包括共同基金在内的新证券注册和发行做了规定,《投资公司法》制定了现代共同基金业的监管框架。
1940年至1970年,在一个完善的制度框架下,伴随着战后的婴儿潮和军用科技民用化,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证券交易变得活跃,共同基金规模与数量呈阶梯式上升,规模上从1940年的4.5亿美元到1970年的476亿美元,数目上从1940年的68个到1970年的361个。尽管在规模和数量上有很大的发展,但该阶段共同基金投资标的上主要还是以股票为主,极少部分涉及债券,投资类型比较单一。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越战使得美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期间布雷森顿体系崩溃,1975年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但是这些宏观上的危机并不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整个70年代金融创新不断,各种衍生品层出不穷,共同基金的产品和服务也趋于多样化。货币基金在高通胀环境下受到投资者追捧,并成功在80年代占据共同基金的大半江山。
80年代初,里根上台,施行减税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将美国的竞争优势由传统工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比如电子、计算机等,促使了美国的企业并购浪潮,1983年美国率先走出危机,新兴技术主导的经济飞速发展,证券市场也是一路高歌。如果说美国金融创新始于70年代,那么80年代就是他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美元与黄金脱钩,金融监管放松,大环境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美国于80年代初推出401K养老金计划,也大大促进了共同基金的发展。1984年美国共同基金采取了新的分类方式,从此大类上分作四类: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但细分的基金类型琳琅满目。
在整个爆发期,共同基金规模从1970年的476亿上升到1980年的1347亿再到1990年的10652亿,数量上也从1970年的361只到1990年的3079只,发展速度惊人。结构上基金类型相比70年代之前大为丰富,货币型基金在70年代快速发展,并在80年代初占据共同基金的大半江山,但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股市的一路高歌,股票型基金占比也开始逐渐提升。此外在80年代,免佣基金诞生,以产品为中心销售系统开始向以投资顾问为中心转型,意味着以卖方投顾模式开始向买方投顾模式转移。
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部门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十分显著,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21世纪初虽然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美国经济,但美联储的降息以及中国人口红利在入世后的全球化效应,美国经济迅速掉头向上,金融监管仍然延续着放松的态度,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其投资者全球化配置的思路也越发明确,多种聚焦于海外市场的共同基金问世,并受到投资者追捧。FOF基金由于401K计划在这一阶段也是迅速发展,占比从0提升到2007年的5%,再到2017年底的11%。这期间共同基金规模上总体依然保持着高增速,但是增速受市场影响显著加大,在种类创新上多以服务客户为导向。
2007年之后,放松监管带来的衍生品泛滥使得市场风险远超预期,美联储连续加息直接引爆CDO的雷,进而引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股票型共同基金大规模缩减从而带动共同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但美国的QE以及中国的四万亿使得全球经济在2009年迅速复苏,共同基金在规模上逐年回升,在种类上的创新基本告一段落,结构上股票型共同基金占比受市场影响较大,并且会影响整个共同基金规模。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共同基金市场发展逐渐完善,种类齐全,规模增速在21世纪后逐步放缓,且会受到市场环境较大的影响。卖方投顾模式向卖方投顾模式的转型完成,大大促进了指数基金规模的增长。
- 上一篇:10月20日国内地区尿素行情上涨
- 下一篇:据知名汽车博主常岩微博:疑似量产版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