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不要被市场情绪带偏
电力燃气原油等等这样的民生基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持续推动顺周期板块的高景气,相应股票价格维持高人气。从近期市场聚焦点来看,燃气、原油等上游基础物料类股票,有望继续接力攻坚,持续诱发投资者的和跟随。
从过去2年周期来看,自疫情之后,所有基础类物资价格全部轮涨,且今年越演越烈,尤其是能源方向的基础资源类品种,均出现数倍幅度的上涨,这大大催生了资本市场的价格上涨,当前仍然居于较高位置。
此类涨价周期,随着当前政策影响,在双碳+双控的大背景下,又是助燃了一些行业价格上涨的底气。产能受限,市场需求不减,这自然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这对头部企业的利润释放,都创造了极强的预期。
这个路径还可以继续深耕,挖掘自己看懂的看好的投资品种。我们认为双碳的长期战略部署,会持续催生新能源领域的变革,在多种能源组合战略下,会带来结构性的能源投资,可以积极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旦出现量的突破,企业利润释放,往往都具备周期性的轮动行情。
从上游到中下游看,汽车工业的变革,也都影响到经济发展情况。电动汽车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汽车驱动模式,且在此基础之上,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量增到质变的阶段即将到来,智能驾驶领域的高度发展周期来临,这些都值得积极应对。
而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网联化基础建设,对各种通信领域同样带来巨大需求和扩张,特别是在电子信息化方面,需要各种软硬件支持,半导体芯片和通信基础设施等等,都是可关联的大产业链。尤其是我们受到卡脖子影响的半导体领域。
随着政策发力,企业攻关,已经在许多细分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性的企业,非常值得往全球化视野看进,这种企业的成长空间一旦被打开,的确是具有叫强大的市值空间。所以,对于在细分领域的小巨人类企业,都是可以买入并持有。
未来的投资方向,我们认为打破边界,不要刻意贴标签,企业成长就是王道,能够做到全球唯一,你就是牛叉,股价怎么涨都为过。微软、阿斯麦等等不都是这些典型的代表嘛。周期需要科技赋能,科技需要落地应用,世界需求才是真正的长期价值。
但坦言,逻辑道理不难理解,但的确要拥有这样的长期伟大企业,并不容易。很多都是回头看,才明白原来这么伟大,而当下往往会受到各种迷局的影响,孰是孰非,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过,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努力做好长期长效的投资。
所以,在个股的选择上,我们反而建议大家无拘无束,但一定是自己精研过的企业,才会看得更远一些,否则也是阶段性周期性的参与。这对于技术方法的研究需要更深一层,我们的倡导,依然是“唯量是问,无量不欢;形态影响心态,心态决定行为;天时地利人和”。
综上,对于当前的市场局面,我们认为指数层面依然处于相对低位,客观结构确实难涨,但也不必惧怕下跌,继续维持横向扩底看待行情变化,不经过一轮大涨,也就别怕再长期大跌。操作上仍然偏于重视个股,不要被市场情绪带偏,坚定信念,做好自己认为对的投资。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 上一篇:太阳能等新能源还得涨
- 下一篇:昨天下午的那个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