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格力地产最新消息,格力地产还能持有吗

时间:2021-09-12 02:26

  1:格力地产咋要停牌呢请高手解释一下,是否要变ST了。

  停牌通常涉及重大重组或其他重大事项,具体的只有复牌后才知道,当然如果到网上或股吧中可能也会有一些消息的泄露。不会变ST这是肯定的,因为变ST的股票,在证券法规中,是有明确标准的,比如连续亏损,而格力地产没有,所以放心吧。

  2:为什么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的职务

  11月11日下午,有媒体发布消息称:“近日,一则《关于董明珠同志免职的通知》在网上流传,内文显示董明珠已于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的职务。记者从珠海市国资委获悉,该《通知》属实,董明珠已不在格力集团任职,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
格力电器对此回应:“董总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本人意愿,主动辞去格力集团一职,仍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兼总裁,专注于推动格力电器的发展。这是正常的工作变动,珠海国资委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董总工作。”
而对于目前格力集团新任人选也尚未公布。

  3:格力地产和格力空调是不是一家的

  是的

  4:格力地产现任老总是谁???急需答案!!!

  鲁君驷


不明白你问这个做什么

  5:现在投资格力地产是否有利

  格力地产是格力集团的一个投资项目,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股东。格力集团是控股投资机构,格力电器是经营管理机构,格力地产和格力电器一样是格力集团的赚钱工具

  6:格力地产系动荡,公司高层是否会出现大换血

  鲁君四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格力地产控股的物业公司也出现高管震荡。
 

  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格力物业公告称,兼总经理张筱雯,董事、副总经理吴思建,董事陈莉等三位高管“因工作变动”离职。同时,为补齐董事会法定最低人数,格力物业补选了三位董事陈轶峰、范晓菁、邓石成,并聘任陈轶峰为总经理,范晓菁、邓石为公司副总经理。
 

  关于张筱雯等三位高管离职的原因,格力物业相关人士则对时代财经称,“没有离职,也没有其他原因,正常的工作变动。其中一位快退休了,张筱雯有其他工作安排,具体工作不方便透露。”至于公告为“离职”的原因,该人士则表示是“新三板的格式要求”。

  年届退休的或是生于1971年3月的董事陈莉,其于2018年6月获任董事,于2018年董事会换届时获连任。1986年11月出生的张筱雯在职时间更长一些。2016年12月,年近30岁的张筱雯从“因个人原因”辞任的陈济涛手中“接棒”,于2018年董事会换届时获连任。
 

  吴思建是三人中任期最短的。2020年9月,格力物业董事、副总经理王军退休,吴思建接任。相关公告信息显示,生于1980年6月的吴思建2011年加入格力物业,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任助理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张筱雯等三人原定任职终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1日,但却在距任期届满10个月之际集体被“换血”。
 

  新获任命的三位高管年龄相仿、履历相似。陈轶峰、范晓菁、邓石成分别出生于1979年2月、1983年8月、1981年10月,且均是先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房产”)、后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公司”)的职业动线。
 

  天眼查信息显示,格力房产为格力地产全资子公司,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公司则是格力房产全资子公司,二者在格力物业中的持股比例为60%、40%。
 

  嘉和家业物业研究院研究总监李艳杰对时代财经分析称,一般企业出现高层变动,是将有上市或退市等资本动作,但格力物业规模过小、基本没有转板上市的可能性。“2020年物业第一股”兴业物联可为参照,其被称为河南地区“蚊型”物业公司,但2019年收益仍有1.84亿元、同比增长40.5%。格力物业2019年收入则仅有7932万,同比增长12.38%。
 

  而根据港交所2020年11月底发布的有关主板盈利规定的咨询文件,新上市公司市值要求不低于40亿港元,收入为最近财务年度最少5亿港元。以此规定看,格力物业在上市门槛已经偏低的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希望仍然渺茫。
 

  并且,格力物业的盈利能力堪忧。2017年至2019年间,格力物业营收增速由33.92%降至12.38%,2020年中期收入仅3629万元,较2019年同期仅增长2.42%。其中2017、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均跌破150万元,同比跌幅为59.26%、13.99%。净利率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至2020年中期分别为2.5%、1.7%、3.3%、6%。
 

  格力物业发展乏力与母公司格力地产不无关系。合富研究院市场分析师曾勉对时代财经称,格力物业目前主要做母公司旗下物业项目,没有像其他物业公司那样去拓展第三方管理项目,规模一般。格力地产的一级开发更多倾向于口岸配套、海岛等市政项目。
 

  从其近年来动作看,格力地产似乎在“去地产化”,打造大海洋、大金融、大健康的产业集群,2020年开启重组珠海免税集团,以免税业务为特色的大消费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房地产业等三大板块为其核心业务。
 

  但房地产业务占比在降低。2019年度,格力地产房地产业务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从2018年末的77.61%降至55.95%,代建工程的贡献则从2018年末的16.81%增长至31.07%。代建工程带动其2019年营收出现近年少有的较大涨幅。2016年-2018年,格力地产营收分别为31.22亿元、31.3亿元、30.78亿元,2019年营收为41.93亿元、同比增长36.19%。
 

  在行业内,格力地产也“失语”很久。克而瑞发布的《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显示,TOP200门槛为合约销售71.5亿,格力地产再次落榜。而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其短债比0.45,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73.2%,净资产负债率173%,“三条红线”全部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