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而印尼也有望随之成为全球镍湿法中心
类别:行业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鹤涛/王筱茜/许红远/靳昕/肖百桓 日期:2021-08-26
从原理出发 ,剖析高压酸浸项目的难点所在能源变革的大时代下,镍作为电动化下的第三种金属,动力电池用镍将随着新能源车终端需求的爆发及高镍化的逐步推进迎来爆发式增长。高压酸浸湿法冶炼(HPAL)作为电池级硫酸镍的重要原料供给来源,将扮演重要的地位。相比于其他湿法工艺,HPAL工艺对镍钴回收率较高,整个工艺包括进料准备、高压酸浸、中和剂CCD 逆流洗涤、沉淀四大流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其核心在于在精细参数的控制下保证镍钴在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下充分浸出,同时铁离子在不消耗酸的情况下尽量沉淀。HPAL 项目的成功运营是设计+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具备极强的Know-how 壁垒,其核心难点有三:
(1)设计阶段对矿物的认知:红土镍矿矿石成分差异性大而HPAL 项目建成后再调整的成本极高,因此前期设计环节需要管理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及设备;(2)容错率低、启停成本大:项目运行过程中容错率低、启停成本大,需要较强的运营及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能够实时根据矿的变化调整参数并保证项目的持续运行;(3)反应条件极端、设备要求苛刻:高温、高压、酸性环境对设备质量要求高,且如高压反应釜等设备需要定制化设计,供应周期长产能较为有限;控制阀供给相对集中。
以史为鉴,全球HPAL 项目盘点分析
自1959 年古巴Moa 项目首次应用HPAL 工艺60 年以来,全球目前仍然在产的HPAL项目仅有10 个左右,大部分项目均未做到达产。目前全球成功的湿法项目主要由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运营:中国以此前唯一达产的中冶瑞木项目为代表,并基于其成功经验在印尼建设了包括力勤OBI、华友华越、格林美青美邦等新一代HPAL 冶炼项目,进展斐然;日本以住友金属在菲律宾Coral Bay 和Taganito 项目为代表,计划联合PT Vale在印尼进行湿法项目的再复制。
展望未来,HPAL 项目有望迎来新能源时代下的大发展HPAL 迎来产能高增时代,目前全球产能约35.6 万吨,2026 年有望增长至72.2 万吨。
基于中冶瑞木的成功经验,中资企业纷纷在印尼建设HPAL 项目,力勤OBI 项目已于今年5 月正式投产,预计以华友钴业、格林美为核心的中资项目也有望顺利投产。目前中资项目规划的湿法中间品产能合计28.4 万镍金属吨,是未来5 年全球HPAL 产能主要的增长来源,而印尼也有望随之成为全球镍湿法中心。聚焦盈利,对这一代印尼HPAL成本、价格及盈利情况进行量化测算并与火法进行对比,核心结论有三:(1)成本:HPAL成本优势明显,主要来源于钴副产品的抵扣,且镍价越高成本优势越明显;(2)价格:
以湿法中间品氢氧化镍钴(MHP)为例,MHP 定价由镍钴价格乘以折价系数决定,且折价系数随镍钴价格升高而变大;(3)盈利:以印尼项目为例,在1.4 万美元/吨的LME镍价和18 美元/磅的MB 钴价假设下HPAL 项目的吨镍利润约在3 万人民币左右;在16000 美元/吨的LME 镍价格假设下,当高冰镍较金属镍的折价系数与镍铁较金属镍的折价系数之间的差值大于8%时,镍铁厂商或将出现较强的向高冰镍进行转产的动力。
- 上一篇:预计下周将在~区间宽幅震荡
- 下一篇:全天净流入资金分别为亿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