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经济常识:首批过会科创板企业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含金量如何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含金量挺高的,但是这种含金量一定要擦亮眼睛,自己去分辨,自己去识别。在这25家企业当中哪些是真有含金量,哪些是没有真的含金量,下面我通过各方面来分析这些企业含金量如何。
首先这25家公司行业来细分领域来分析,在这25家科创板企业当中,主要分为四大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其中在信息技术领域占比最高,说明当前科创板支持这领域公司上市,对于这些相关企业的含金量可以挖掘。
然后从25家科创板定价以及市盈率来分析,根据25家科创板发行定价区间为发行价在5.85元-62.6元,平均发行价为29.2元;这个价位发行已经是比较高了,想要从价格上面挖掘含金量,建议关注中位股价的科创板企业,价格太高的要避开;
另外这25家科创板企业发行市盈率在18.86-170.75倍之间,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6倍;按照主板来推算,这个市盈率已经非常高了,当然比较这是科创板,实行的是注册制市盈率高都是正常的;所以想要挖掘科创板含金量要看市盈率,想要含金量高的股票就要避免高市盈率股票,由于是100倍甚至几倍的科创板股票,这样的股票应该要谨防价值回归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有高含金量的科创板市盈率100倍之内的为好。
其次再来从25家科创板中报业绩情况来看,当前已经上市的25家科创板当中,其中7家预增,12家略增,续盈的有1家,扭亏的有1家,其中还有4家是预亏的;从这里可以明细的看出,预增的线家公司都是处于盈亏边缘,直接有些是亏损;说明从业绩情况来看这25家科创板想要抓到高含金量可以关注持续预增的股票。
最后可以从科创板25家个股二级市场去挖掘了,科创板想要含金量高的股票就是要看二级市场的资金,主要有超大资金关注的股票就是才有投资的价值,如果没有超大资金的关注,跟随股市行情涨跌漂浮不定的,这类股票是没有含金量的,也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所以要紧跟有资金炒作的科创板股票。
综合以上分析,我个人根据这25家科创板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至于25家科创板的含金量如何就需要从每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建议根据以上4大标准去挖掘科创板的含金量,精心挑选一两只为自己带来收益。
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什么时候举行
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于7月22日举行了<盛大金禧>
科创板对企业有哪些好处
(一)审核速度加快,审核时间更明确
根据2019年3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明确规定了拟申请上市企业从上交所受理到完成上市,整个审核周期将被缩短至3-6个月。首批过会的三家科创板企业从受理到过会平均用时仅65天,而主板从申请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审核周期需要15个月左右,可见“科创板+注册制”的实行,大幅度缩短了企业上市审核周期,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IPO程序,免去企业上市长时间的排队和复杂流程。
(二)审核透明,全面落实公平、公正、公开
企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文件一经受理,也将同步在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上披露,即“受理即披露”。相较于主板只有在招股说明书中看到要求补充披露的信息及变化,“科创板+注册制”实行审核过程全披露,此举落实审核流程公开透明,提高公众对拟上市企业监管力度。
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中心独立于上交所其他部门,严格内控管理,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申请到审核全流程电子化,保证全程“电子留痕”,一切审核及沟通工作要求在“阳光”下运行。
(三)科创板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预期估值更匹配科创企业特征
科创板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为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且各方面都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坚实的资本基础。
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保持合理水平,为上市后带来上涨空间。由于允许亏损企业发行上市,科创板估值将突破传统的市盈率估值框架,区分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采取更加多元化的估值方法,从而更加匹配科创企业特征。
(四)注册制实行,直接融资便利性大幅提高
相较于目前主板实行的核准制,注册制下监管机构只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加快了企业融资便利性,也为科创型企业快捷募集资金、快速推进科研成果资本化带来便利。
(五)股权激励条件范围放宽,激发企业活力
上交所发布的《上市规则》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均设“股权激励”专章,优化现有股权激励制度,放宽股权激励范围,增强价格条款的灵活性等条件,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方便有力的政策支持,帮助科创型企业更好地吸收凝聚人才。
“科创板+注册制”将产生非常深远的时代意义。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科创板的设立更是为我国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通道,通过利用政策和多方位因素,将资本导向和资本运作逻辑真正帮助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用资本助力中国科创企业成长。
哪些企业能上科创版
最新发布的《注册管理办法》以136字明确了哪些企业可上科创板—— 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发行条件; (二)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四)市值及财务指标符合本规则规定的标准; (五)本所规定的其他上市条件。
科创板对企业有什么用
企业贷款,对外担保,参加竞标,甚至签订重大的合同,都会参考企业信用档案。
创业板和科创板,对上市公司来说有什么区别
1.上市的标的和上市的门槛不同,科创板更像是美股的纳斯达克指数
科创板主要针对的是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符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中小和初创型企业,从服务对象上可以看出,上市的门槛肯定要比其它板块低。当然也是为了留住如腾讯、阿里、京东、之流的大企业在A股上市,让国内的股民能享受到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红利。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这几家大企业在A股的话,现在沪指最少也要在四五千点,权重在那摆着。
上市公司
2.上市制度不同
科创板将采取注册制,相对创业板来说,上市里速度更快。当然,上市速度和上市门槛的降低,会影响到高估值的科技股,以及壳资源,加快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
3.涨跌停幅度放宽,并做空机制,制度上与世界接规,为国际企业的入住铺路
这应该是大概率的事,科创板的设立,针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初创企业,应该是在为外资企业来华上市做准备。国内的创业板如果修改制度的话应该很麻烦,但新设一个板块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上市公司
4.用户进入门槛会比创业板更高,散户参与以间接为主
从高层传递出的信息可以看出,科创板对参与者的门槛不会设的太低,相信大部分散户进不去。毕竟上市门槛低了,什么都能进入,如果向其它板块一样,散户可以随意进入,恐怕韭菜的命运更惨。但可以通过专业的公墓基金来参与,有了公募的中间过滤,风险相对低了不少。
上市公司
短期来看,科创板的设立,分流了创业板的资源,对创业板来说是利空。但从长期来看,科创板的设立相当于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对初创企业形成更有力的支持,不排除将来再孵化出几个如BAT一样的超级企业。在制度上也有更接近世界股市,那些海外市场的科技巨头有可能直接通过科创版回归国内。让国内经济和股民享受到科技企业的成长红利。
- 上一篇:经济常识:挖坑选股
- 下一篇:经济常识:银河证券市盈率哪里可以看到,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