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8家全来了!首批这类ETF同时开售!最全攻略在此

时间:2022-09-11 17:30

  任投资经理。目前在管基金共有5只,分别为南方策略优化、南方中证创新药ETF、南方中证香港科技ETF、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

  以 1000 点为基点。截至最新收盘日,该指数报收2184.38点。

  样本公司总市值超10万亿元,整体市值风格偏大盘,对发展确定性更高的行业龙头赋予更大权重,市值大于1000亿的个股数量达32只。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了宁德时代、隆基绿能、比亚迪、紫金矿业、长江电力等各产业链龙头。

  SEEE碳中和指数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16.73%,大幅高于沪深300年化收益率3.39%;同时年化波动率23.93%和最大回撤34.13%,均低于内地低碳、中证环保及环保50指数等同类指数。

  从当前估值来看,SEEE碳中和指数动态市盈率为23倍,经过前期调整后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投资性价比凸显。

  从业绩增长来看,虽然全球高通胀影响下上游成本有一定压力,但该指数2022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仍达44%,未来3年一致预期营收增速为19%、11%、12%,均高于沪深300。

  易方达基金表示,相比以往的“碳中和”指数,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具有四个特点,首先,指数由权威机构联合编制和发布,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其次,指数样本全面覆盖碳中和实现路径下的5大投资主线。包括,新能源发电、新能源车、减碳固碳技术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钢铁、化工以及火电转型等高碳减排领域,通过投资该指数,有效帮助投资者把握全产业链投资机遇,不错过任何主题内的投资机会。再次,指数编制方法上采用更科学的选股思路和权重配置。该指数基于碳中和实现路径下的行业减排模型,每年计算出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两大领域的贡献度,然后根据贡献度决定各领域样本数量及权重,以专业化的编制思路,科学选股与配置权重,对碳中和发展的表征性更强。最后,指数历史长期收益突出,有效控制波动率与回撤,风险收益比优势明显。

  广发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拟任基金经理陆志明直言,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产品发行,为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也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将为引导市场机构和普通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作出巨大贡献。

  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具备较高的布局价值,不少人士看好其投资价值。

  工银瑞信指数投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碳中和不仅是中国对于世界的承诺,更是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维护能源安全以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比于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更短,任重而道远,这意味着围绕着碳中和,中国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政策以及市场化的路径,加速实现碳中和。

  “在资本市场,碳中和主题有望成为未来40年的市场主流投资方向,借助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通过“1+N”碳中和政策体系,从降碳路径到保障措施,将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领域逐步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供给侧、输配侧和需求侧三大产业链上形成更多的投资机会,让更多市场参与者分享经济转型的红利。”上述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当前权益市场经历调整之后,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在估值水平合理,资金相对宽松,经济逐步走出疫情影响的复苏过程中,聚焦着市场热点和景气赛道的碳中和主题投资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和投资性价比,未来随着养老金资金的逐步入市和市场有效性的提升,市场对于碳中和主题的投资价值也有望加速提升。

  富国双碳ETF拟任基金经理王乐乐表示,“碳中和”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承诺,在未来约40年的推进的过程中,将伴随行业级的投资机会出现。随着国务院对于碳中和、碳达峰的相关意见和行动方案出台,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了总体部署,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节点设置了阶段目标,分阶段达成。参照欧美经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长达50-70年,而我国只有3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或许我国更陡峭的节能减排路径。

  王乐乐认为,在这一目标要求下,对传统行业和新能源产业都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包括光伏、太阳能、风电等清洁低碳能源占比预计持续提升,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煤炭、钢铁等高碳排放行业,也将面临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以及集中度的提升,有望迎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整体来看,在碳中和相关投资领域,产业链市场空间足够大,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将催生出大的主题机会及世界级的优秀公司。

  而大成基金也表示,碳排放量对全球环境影响深远,碳中和已成为当前世界发展大势所趋。我国从“十四五”规划开始布局,配以政策支持,引导投资转向低碳减排,按阶段逐步实现“双碳”目标。与碳中和相关的产业既包括光伏、风电、水电、新能源车等深度低碳领域,也包括如火电、钢铁等传统高碳减排行业。从长期来看,碳中和的必要性和广阔空间有望持续为该主题下的投资板块带来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