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又有“公奔私”!400亿巨头再迎“大将”
华商基金发布多则公告表示,梁皓因个人原因于6月20日离任,离任后不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彼时,就有梁皓或将转道私募的消息传出,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源乐晟方面正式表示,将引入前华商基金基金经理梁皓。此前,源乐晟已有曾晓洁、吕小九和杨建海三位知名基金经理“坐镇”,如今梁皓的加盟意味着源乐晟将迎来第四位基金经理。对此,源乐晟资产表示,这势必将进一步充实源乐晟资产的整体研究实力,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华商基金密集发布多则公告表示,梁皓不再担任华商万众创新、华商创新成长、华商双擎领航、华商远见价值、华商卓越成长、华商均衡成长、华商鑫安等7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位。
源乐晟方面正式表示,前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公募业务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基金经理梁皓将加盟源乐晟资产。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其中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将对基金经理“公奔私”产生影响,静默期延长到1年,基金经理在职业的选择上或更为审慎。
今年以来,基金行业的“公奔私”现象持续升温,董承非、崔莹、葛晨、周应波、林森等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宣布离职,且最终都转身投奔私募行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私募之间的人才流动实属正常现象。一般来说,优秀的投资经理在公募行业积累了丰富的投研经验后,最终选择投奔私募的重要原因是私募行业相较于公募而言,其机制体制及激励措施更加灵活,对于一些投资能力优异的基金经理更具吸引力。此外,在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行业,基金经理可以更好地实践自身投资理念。
对于未来“公奔私”的发展趋势,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指出,随着公私募的共同发展,公募和私募间的人员流动也会更频繁。正规军出身的公募团队,在合规规范化、投研框架、体系流程上相对更加完善,所以奔私之后让私募行业更加健康、规范化的发展。
清和泉资本认为,公募基金确实给私募注入了成熟的投资理念、扎实的研究能力、严格的风控合规制度等,对于私募行业的规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华夏未来资本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各种投资理念和各种性质的资金,未来以相对收益为主的公募基金和更多考虑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都会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