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抢抓大干三季度!广西力争完成2750亿元综合交通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交通运输行业锚定目标,克难攻坚,加快建设交通强区。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扎实做好交通运输工作责任重大。最近,自治区政府印发了抢抓大干三季度工作方案,对下半年项目建设投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我区交通运输业将在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增强运输保障能力、打造平安交通、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谋求突破,通过抢抓大干三季度,决战决胜四季度,力争完成全年2750亿元的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1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高速公路建设是下半年全区交通建设的重头戏。当前,各大高速公路项目正铆足干劲,加快推进。
8月14日,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据悉,截至今年7月底,田西高速公路全线亿元,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田西高速公路是连接桂滇两省区的西向大通道,建成通车后,从田林到西林的车程将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
铁路建设也是如火如荼。8月17日上午6时,随着爆破声响起,历经4年艰苦奋战的贵南高铁九万大山四号隧道顺利贯通。至此,贵南高铁全线条隧道全部贯通,为明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二季度以来,稳住经济大盘的压力明显加大。下半年,全区综合交通建设将迎难而上,力争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负责人李素艳表示。
据悉,下半年,全区计划新开工交通网项目41个,建成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等2个铁路项目、桂林至钦州港公路等超80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西江航运干线个水运项目,全面提速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到年底,县县通高速全面完成、市市通高铁再进一步。
2增强运输保障能力
今年以来,我区推出多项举措,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全力做好保通保畅工作,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优化运输结构,我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公转铁公转水保持增长态势。海铁联运班列辐射16个省56市108个站点,货物通达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并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全区高铁干线全部实现达速运营,南宁至北京高铁标杆车旅时缩短至10小时30分,北海至北京高铁首次实现12小时内到达。
为全力做好保通保畅工作,我区高规格建立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建立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制度,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措施,建立直通车白名单制度,着力做好助企纾困工作,保障公路和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防城港、钦州、百色、北海等地发生疫情后,我区交通运输系统高效做好保障各地疫情防控物资、人员运输等工作,全区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获得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大力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与银行保险监管、贴息、融资担保增信等形成合力,同时,研究制定推送自治区本级和各市县辖区两企两个白名单,组织银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发挥政策合力,对两企两个白名单群体积极给予贷款支持,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又缺乏抵押物的道路货运企业两企两个群体。
此外,通过落实各项收费公路减免政策,上半年全区高速公路共减免车辆通行费22.56亿元。
下半年,我区持续优化运输结构调整,突出铁路、水运等大能力运输方式作用。持续强化物流保通保畅,保障粮食、能源等民生物资和重点生产物资运输顺畅。持续做实助企纾困工作,及时将优惠政策向交通运输市场主体推送。李素艳说。
3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日,在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现场,首段沥青上面层试验路正在开展摊铺作业,摊铺机、压路机来回穿梭,施工人员顶着炎炎烈日,有条不紊地工作。
巴平高速公路是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强国、交通强区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支撑项目。
巴平高速公路建设以来,我们把‘安全’二字放在首位,全力建设平安高速公路,项目入选了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获评2022年度广西交通运输创新典型示范项目。该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张黎明介绍。
除了项目建设工地坚守安全防线外,在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安全工作贯穿始终。
今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持续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强化年和大检查行动。深入开展道路货物运输重点领域执法专项行动、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专项整治行动、水上涉客运输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下半年,我厅将着力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矛盾再排查、责任再落实、监管再强化、服务再提升,全力确保行业稳定大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处负责人姚凤金表示。
4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今年来,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据了解,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广西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我区交通运输系统43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行政审批事项整体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办结时限提速近70%。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区通办跨省通办,广西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办理成功率稳居全国第一。
为加快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我区正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重点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普通公路灾毁保险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建立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管理体系。
同时,深化法治信用交通建设,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的覆盖面,持续推进公路治超站点、治超信息平台和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强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
此外,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做好放管服工作,推行道路运输驾驶业务刷脸即办、超限运输审批自动办等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实现营运客车、货车年度审验等事项全区通办跨省通办。
5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8月14日,在广西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7、8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进行作业,充分体现了智能、高效、绿色、便捷的优势。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今年6月底正式启用。项目配备先进、智能、高效节能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运输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新一代尖端技术,让集装箱码头实现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以及作业全自动化。
该码头的建设是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区交通运输行业紧盯智慧、绿色、科技创新,坚持转型升级,行业发展动能日益壮大。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申报的36个交通科技项目获批立项为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平陆运河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等5个专项共196个交通科技项目报送自治区科技厅拟列入我区十四五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项目,26个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规范获批立项为地方标准建设项目,2个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和2个交通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初审,有望立项实施,广西交通设计科普馆获批成为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荔浦至玉林高速平南三桥获国家钢结构金奖,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等5个项目荣获交通优质工程奖,7项成果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
下半年,我区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点在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和加强创新能力方面发力。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教处负责人韦红教说。
在绿色交通发展方面,我区将持续加大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推进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站、船舶使用岸电及LNG动力船舶建造,持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智慧交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平陆运河智慧工程等4项交通运输部新基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跨境公路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创建综合交通运输一张图平台,打造广西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加快一键游广西建设。
同时,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批厅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