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超210亿扩产能!千亿“钴茅”又有大动作

时间:2022-08-05 17:05

  这家千亿“钴茅”刚刚退出了磷酸铁锂领域的布局。华友钴业公告披露,经与控股股东华友控股协商,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并于6月14日签署了《 <;股权收购意向书>; 之终止协议》。

  华友钴业解释称,此举是为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做出的决定。同时,华友钴业明确表态,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布局。

  至于为有此举动,彼时,有业内人士对分析表示,磷酸铁锂的高景气度引起了不少其他新能源企业甚至化工企业跨行进入产业链,而华友钴业自身没有太多磷酸铁锂领域的资源和经验,所以即便进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优势。

  短短几天后,华友钴业即用行动印证了这一计划。

  高镍化有望提升三元材料集中度

  自2015年上市以来,华友钴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方式相继投资建设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的多个新建产能项目。目前,该公司在印尼已建设多个冶炼项目,包括华越公司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华科公司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等。

  而随着三元动力电池高镍化的持续推进,镍在电池中的占比逐渐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及占比亦有大幅增长。根据 GGII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万吨,同比增长183%;高镍三元占全部三元正极材料的比重达到40%。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单车用镍量将持续提升,锂电领域的镍资源需求量亦将大幅增长。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目前三元格局较为分散,头部公司难以通过规模化和工艺优化在成本方面拉开差距。“但高镍三元因高克容量及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作用受到产业青睐,而且高镍三元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未来随着高镍三元的规模应用,市场份额有望向具备高镍三元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

  事实上,在行业下游,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创新航、LG化学、三星SDI、SKI、松下等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宣布扩建产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根据全球主要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到2025年锂电池整体产能将达到4000GWh。

  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完全达产后,华友钴业将新增年产12万吨氢氧化镍钴产能、年产约5万吨碳酸锂当量资源量产能及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产能。华友钴业方面表示,此次新增产能较现有产能增加较多,公司业务规模亦较大幅度扩张。但如公司在客户开发、技术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不能与扩张后的业务规模相匹配,则可能导致公司未来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风险。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巨额定增股权稀释效应也相当明显。截至目前,控股股东华友控股持有约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40%,而实控人陈雪华直接持有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3%,通过华友控股合计控制公司23.33%股份。经过测算,如果不考虑华友控股认购份额,本次发行完成后,华友控股和一致行动人陈雪华合计持股比例将下降为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