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涉财务造假?“养猪大王”被指虚增39亿利润:凭

时间:2022-07-25 09:05

  一篇《“猪王”牧原股份涉嫌虚增利润39亿元》的刷屏,并在各大投资交流平台引发激烈讨论。而的出处,来自当天雪球大V“天地侠影”发表了《牧原会是惊雷吗?》一文,指出牧原诸如大存大贷、毛利率之谜、巨量在建工程等问题。

  招商证券杨某在“招商证券交流群”中提醒持有牧原股份的群友注意风险,并称其“涉及财务造假风险,应该很快就要暴雷。” 将牧原股份再度推进舆论旋涡。

  果然,去年12月,牧原旗下31家公司出现了商票持续逾期,有网友表示:“猪茅终于露出原形了”。公司32份公告回应未能打消投资者疑虑,最终不得不召开投资者电线亿授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

  可见,“养猪大王”的崛起之路,也是饱受争议的过程,只是至今未有实锤。

  有意思的时,一边是大V和媒体各种质疑,一遍是券商的不断力挺。

  昨晚,国盛证券发布深度研究报告指出,牧原股份生猪养殖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养殖模式,2021 年/2022Q1 生猪销量达到 4026.30/1381.7 万头,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公司的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相较其他猪企有所不同,成本更低。

  公司发展历程可追溯至创始人秦英林与其妻子 1992 年在河南省内乡县创办的个体养猪场;1997 年,牧原养猪场出栏规模已达 1 万头。目前,公司具备生猪养殖产能约 7000 万头,并且拥有接近 1 亿头产能的土地储备,并进一步延伸到屠宰业务。

  据农村农业部统计数据,2021 年 6 月能繁母猪达到本轮猪周期高点,根据能繁到标猪出栏 10 月左右周期以及仔猪到标猪出栏 6 个月左右周期,2022 年 3-5 月区间生猪出栏量处于相对高位,5 月起供给端已确定性进入下降区间。而需求端下半年大概率改善。

  因此,国盛证券认为,猪价或呈现震荡中上行趋势,预计下半年中枢高于上半年。牧原股份作为资金状况良好、成本管控能力卓越的优质龙头有望穿越周期底部,充分享受下轮周期上行红利。

  但是财通社也由于激进的扩产能,牧原的资金压力依旧较大。2020年和2021年,牧原股份投资现金流出分别高达453.53亿元、359.68亿元,远远超过同期净利润274.51亿元、69.04亿元。为此,公司大举借债,资产负债率两年间从40.04%飙升到61.3%。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牧原股份短期借款高达319.74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389.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5.47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只有161.16亿,存货也只有357.95亿元,借新还旧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