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5G步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我国1.8万项专利族,占比近40%,排名世界第一。在专利申请人中,华为公司5G标准必要专利族6500余项,占比14%,在全球居首位。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66家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标志着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5G-Advanced迈入产业构建阶段。
“5G商用3年,已提升了全社会的数字化水平。产业提前布局、坚定产品创新、适度超前建设是我国5G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向5.5G,我们将通过技术验证、系统验证和商用验证的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从5G到5.5G的持续领先。”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甘斌说。
甘斌认为,5G对数智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延续5G成功经验,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从5G到5.5G持续的商用领先。一方面,5G网络需要持续做广做深,让“泛在千兆”的体验渗透到城市每个角落,延伸至广袤的农村,赋能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在5G已实现“泛在千兆”和“百亿联接”能力的基础上,5.5G将具备“泛在万兆”和“千亿联接”能力,支撑全产业链联合创新和全社会数智化升级。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布局5.5G产业要围绕下一个中频超大带宽频谱构建端到端产业生态,为5.5G商用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围绕多天线、大带宽等方向持续创新,实现“泛在万兆”和“千亿联接”的产业愿景目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5G规模化应用。
“要进一步夯实5G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动5G规模化应用,积极培育5G健康产业生态。”赵策表示,5G网络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5G网络建设,持续提升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各地结合区域需求,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探索建网新模式,形成区域先导效应。深化网络共建共享,进一步降低建设投资与维护成本,打造高效、绿色的5G网络。
同时,积极拓展5G个人应用,持续深化5G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充分挖掘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潜力。加速5G与工业、能源、交通、教育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树立一批高水平先导应用标杆,以试点示范扩展到规模推广,让突破性进展和成熟应用加速推广到千行百业。
“要持续拓展5G连接能力,扩展应用边界。以生态合作为依托,凝聚运营、设备制造、终端、互联网等企业力量,打好‘团体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协同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赵策说。
对于实现5G规模应用发展,王志勤建议,应尊重5G应用的客观发展规律,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引导产业生态协作,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要聚焦需求,合力突破创新,向5G-Advanced演进,开展5G增强技术标准、设备研发与试验攻关,保持网络的先进性,持续保持全球竞争力领先。同时,加速转化,推动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5G垂直行业应用的适应能力,满足5G频率重耕复用扩展、覆盖增强等发展急需,加快推进5G落地应用。”闻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