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15家药企亮了!恒瑞、豪森领衔,正大天晴、先声

时间:2022-07-05 15:32

  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按照临床研发规模评选出全球医药企业TOP25,恒瑞医药首次进入榜单,位列第16位,较去年有大幅增长。目前恒瑞医药在国内外有250多个临床项目,多款1类新药在国内上市可期,其中瑞格列汀、普那布林、SHR3680、林普利司、阿得贝利单抗5款已报产在审,SHR80082款即将报产,此外9款步入III期关键临床。

  豪森药业有5款1类新药获批,其中阿美替尼2021年在国内销售额超过15亿元。此外引进的进口3.1类新药伊奈利珠单抗也于2022年获批进口,为公司首款生物药。目前豪森药业已打造了涵盖百余个在研药物的研发管线类新药中,培化西海马肽已报产,有望成为国产首个,聚乙二醇胸腺素α1步入III期临床。

  先声药业有5款创新药获批/获得推广权,其中3款为1类新药,依达拉奉右旋莰醇2021年国内销售额超过15亿元,艾拉莫德接近10亿元。目前先声药业已创建了近60项的创新药研发管线类新药中,赛伐珠单抗、Y-2舌下片、Paxalisib步入III期临床。

  2011年至今,正大天晴药业、贝达药业、人福医药、浙江医药等均有2款1类新药获批,其中正大天晴药业的安罗替尼2021年在国内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与康方合作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上市3个月即销售过亿,在研1类新药中,艾贝格司亭α、TQ-B3139已报产,TQB2450、TQB3616步入III期临床;人福医药获批的2款1类新药均为神经系统用药,在研1类新药中,中成药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已报产,生物药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处于III期临床。

  部分传统制药企业也陆续迎来首款1类新药,包括扬子江、海思科、东阳光药等;以岭、康缘、健民等中药企业目前也均有1款中药1类新药获批。

  头部Biotech崛起:百济神州、和黄、再鼎等步入收获期

  2018年4月,港交所为拓宽香港上市制度而新订的《上市规则》正式生效,“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的第18A章成为最大看点,同时也是港交所开启24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港股18A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很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首选,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已有超过30家创新药企登录港股。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18A药企已实现创新药商业化,并取得亮眼的成绩,朝着Biopharma迈进。

  有“研发投入一哥”之称的百济神州已有3款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获批,替雷利珠单抗、泽布替尼2021年国内销售额分别超过18亿元、9亿元,此外引进的进口新药司妥昔单抗、卡非佐米、达妥昔单抗β、贝林妥欧单抗等也陆续获批;超过20款1类新药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Ociperlimab、Sitravatinib、ZW25已步入III期临床。

  和黄医药也有3款1类新药获批,呋喹替尼2021年国内销售额超过5亿元,2021年及2020年底获批的赛沃替尼及索凡替尼,2021年国内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和黄医药目前在全球进行的临床研究超过45项,国内在研1类新药中,HMPL-523、易吡替尼已步入III期临床。

  信达生物商业化的药物已达6款,包括2款1类新药、3款生物类似药及1款进口新药,其中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2021年国内销售额分别接近35亿元、7亿元。目前公司有20多款创新药在国内开展临床,多款具备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此外还有逾80个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在研1类新药中,塞普替尼已提交上市申请,IBI376、IBI306、IBI326等处于III期临床。

  此外,部分Biotech迎来首款国产1类新药,包括君实生物、基石药业、泽璟生物、诺诚健华、思路迪、亚盛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