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三地上市,蔚来真缺钱?

时间:2022-06-30 20:29

  蔚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此举意味着蔚来正式成为全球首个三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以及首个在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

  蔚来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时便表示,已向新交所提出上市申请,具体上市日期正在审核中。

  造车新势力纷纷发布了2022年4月份的成绩单,其中,蔚来的交付量为5074台,同比下滑28.5%;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9002台,同比增长75%;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4167台,同比下滑24.7%。

  蔚来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换电站927座,超充站804座,超充桩4424根;目的地充电站702座,目的地充电桩4045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总量超490000根。

  蔚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526.5亿元,蔚来可调用的流动资金

  就目前而言,蔚来似乎无需融资,但长远来看,蔚来仍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一方面,蔚来的业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蔚来也需要大量资金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显现出掉队迹象的蔚来不得不留足后路,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蔚来而言,在三地成功上市的另外一重意义在于彻底打响了全球化布局的枪声。

  在2021年12月举办的NIO DAY上,蔚来公布了全球化战略,称要在2022年前让蔚来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到2025年,将为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但全球化布局绝非坦途,上述行业人士告诉DoNews,蔚来在全球化战略第一阶段主要是进入欧洲市场,而进入欧洲市场首先要面临的是严苛的市场准入标准,由于法规、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造车新势力拿到资格认证并不容易。

  然而真正的困难远不止于此。

  首先,品牌认知度是迎面而来的第一道坎。在欧洲汽车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雷诺、奔驰、宝马、奥迪等燃油车巨头已经有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积累,并且早早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与蔚来、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前者显然更容易被欧洲消费者所接受。

  根据汽车数据分析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大众拿下了欧洲纯电动车市场超过34%的份额,特斯拉和奥迪则位列其后。如何在燃油车巨头和特斯拉的夹击下提高品牌认知度,将是蔚来进入欧洲市场的一大难题。

  其次,本地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进军欧洲市场,国产新能源车企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销售渠道、充电设施以及售后服务的铺设。”该行业人士称,“如果缺少这些前置准备工作,那么蔚来在欧洲市场将面临着卖不动、维修难等诸多问题。”

  把蔚来的产品和配套服务移植到欧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意味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蔚来全球销售服务体系已覆盖超300座城市的用户,并且在除中国之外的三个国家建立了研发基地,包括美国圣何塞的自动驾驶研发中心、英国牛津的全球性能与前瞻概念研发中心、德国慕尼黑的全球设计中心,以及即将建立的新加坡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

  对于全球化布局之路上面临的重重困难,李斌却乐观地表示,“对于全球市场,基本的原则是要长期去规划,精心准备,保持耐心。蔚来从来不期待一炮走红,所以这个是很长期的过程,中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不过还是非常有决心去做这个事情。”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造车新势力全球化布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怀疑,这一点与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进军全球市场的初期类似,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要想与国际大牌车企竞争,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全球化布局注定是一条遍布荆棘的路,但同时也是包括蔚来在内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化布局进程的深入,蔚来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