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创投

5·23国常会有哪些新关切?

时间:2022-06-26 18:04

  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首先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显示出对于当前的形势仍然谨慎。

  上周统计局和发改委均指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不过,从高频指标来看,5月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继续同比腰斩,汽车钢胎半钢胎开工率同比下降,显示经济好转程度有限。

  4·29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上周李克强总理在云南会议上也要求“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此次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应是各部门落实“抓紧谋划增量政策”的结果汇总,也体现了总理“5月份能出尽出”的要求。

  从政策内容看,涉及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和保基本民生等6个方面,共33条,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同时着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复工达产、聚焦能源保供、运输保通,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

  这些举措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从资金角度看,通过税费、发债、贷款和担保等方面,实现资金支持约2.6万亿。

  一是税费。增加退税1400亿元、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3200亿元、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共计5200亿元。

  二是发债。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支持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共计5000亿元。

  三是贷款。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共计5900亿元。

  四是担保。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按照1:1融资,预计能带动资金支持1万亿元。

  从时间角度看,会议要求专项债进度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

  会议首先明确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作为基建项目资金的重要

  3月底,财政部要求9月底前发行完毕,并尽可能在今年加快使用;4月中旬改为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为后续政策实施留出空间。此次国务院再次要求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这就要求发行进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其次,会议要求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这将有助于缓解相关企业的资金压力。

  此外,会议还要求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去年5月26日国常会提出“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今年正式落地,此举将有助于减轻企业的占款压力。

  从项目角度看,主要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

  促消费政策主要集中在汽车和房地产上。其中汽车消费为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房地产继续强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后续还将有房地产救市措施。

  有效投资方面,包括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以及农村公路以及铁路,目的是进一步落实4月底财经委会议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

  这次会议标志着谋划增量政策取得阶段性进展。接下来,有关部门将对一揽子措施尽快逐项细化并公布实施。如果经济未能回归正常轨道,后续预计还会有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