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农产品:巴西开榨博弈,糖价重新走强
糖产量预估为3300万吨)。
同时截至5月5日印度已经签订了820-830万吨的食糖出口合同。其中,截至4月底实际出口约为680-700万吨。ISMA预计本榨季食糖出口量将超过900万吨。
需求方面,随着南亚与东南亚疫情逐步成为过去式,印度当地含糖食品不断恢复,今年国内消费有望恢复到2720万吨,远高于前几年2600万吨的水平。
这样,考虑到期初库存为820万吨,预计国内消费量2720万吨,预计出口超900万吨,预计产糖3500万吨,期末库存预估在680万吨左右。因此,即使印度糖产量达到历史新高,期末库存将依然出现下降,并支撑当地和全球糖价。
减产与进口倒挂继续支撑郑糖价格
截至2022年4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产糖935.05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443.67万吨,累计销糖率47.45%。目前看,本榨季食糖产量预估为950万吨左右,远低于11月糖协会议上预估的1050万吨。减产之下,糖厂的销售压力减少,而吨糖成本上升,有助于国内现货挺价。
与此同时,由于进口大幅倒挂,2021/22榨季10-4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糖320万吨,同比减少73万吨。国内进口总体出现下降。预计本榨季国内糖进口量也将减少100万吨以上。虽然糖浆进口量出现小幅增加,但国产糖+进口糖供应双降,将大大改善国内的供需结构。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上海疫情的逐步缓解,后期解封有望刺激下游补库。全年的食糖消费有望保持相对刚性。
最后,相对其他农产品,目前的原糖价格已经处于价格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也意味着糖料的比较种植收益下降,特别对于一年生的甜菜作物影响更大。同时在下游的淀粉糖与玉米乙醇竞争上也将展现出优势。
综上所述,在国内减产叠加进口倒挂的背景下,未来几个月国内糖价将依然易涨难跌。特别是进入3季度后期,国内糖现货有望出现青黄不接。历史上的现货容易出现翘尾,甚至升水远月期货。
对于投资者来说,白糖2209可以逢回调买入,未来3个月的价格参考区间5800-6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