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明冠新材回复问询函,前次募投项目等被
科创板公司明冠新材公布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10,268.01万元,占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比例为87.77%,剩余金额主要为合同尾款等。该项目已开始试生产,2022年1-3月产量373.75万平方米,月最高产量168.27万平方米,达到设计产能250万平方米/月的67.31%。
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2,452.38万元,占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56.04%,剩余金额主要为合同尾款、辅助设备采购款及预备费等。该项目已开始试生产,2022年1-3月产量179.10万平方米,月最高产量66.93万平方米,达到设计产能83.33万平方米/月的80.32%。
本项目主体产线整体已达到可使用状态,不存在延期完工风险。
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建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1,130.79万元,占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37.69%,已投入金额主要为预付工程建设费用和预付部分设备费用。本项目目前正在筹建中,预计于2024年12月31日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延期完工风险较小。
年产1.2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用POE胶膜扩建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12,751.75万元,占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85.44%,剩余金额主
公司前次募集资金项目均按照进度进行投入,延期完工的风险总体较小。
公司2020年年报财务报表附注中的“POE新建项目”为公司自有资金建设项目,未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预计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拟新建POE胶膜产线条。该项目原实施主体为母公司,为更好服务海外客户,统筹安排公司POE胶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公司决定将上述新建POE产线的建设主体变更为越南明冠。2021年11月起,母公司已将“POE新建项目”中的主要设备出售给越南明冠,后续上述建设项目将由越南明冠在境外开展。
IPO募投项目变更后投向的POE胶膜扩建项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名称为“年产1.2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项目”,实施主体为母公司。该项目预计投资金额19,404.55万元,拟使用IPO募集资金14,924.59万元,拟新增POE/EVA胶膜生产线条。
综上,财务报表附注中的“POE新建项目”与募投项目中的“POE胶膜扩建项目”并非同一项目,二者相互独立,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分别列示。
2019年以来,公司逐步切入太阳能封装胶膜领域。2019-2021年及2022年1-3月,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销售收入分别为436.69万元、1,347.88万元、10,961.97万元及4,581.15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84%、2.72%、5.58%及1.85%。报告期内,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整体销售收入规模较小,但增长趋势迅猛,与业务情况相匹配。
报告期内,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业务收入规模较小,主要原因系:①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且进入部分客户的供应链体系需要一定的验证周期,报告期内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②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具备独特性,其与公司原有的背板产品无法共用产线,公司需新建生产线进行生产,报告期内受到产品产能的影响,业务规模相对受限。
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为公司新开发产品,尚不具备规模优势,因此毛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其中,2019年为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首次实现销售收入年份,因产销量较小,平均销售成本较高,毛利率为负值。2020年,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产销量较2019年快速增长,平均销售成本随着规模的提升得到一定程度摊薄,毛利率水平由负转正。2021年,公司克服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的不利影响,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产销量快速提升,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毛利率较上年提升了2.86个百分点。
2022年1-3月,受到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及产品结构的影响,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当前,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中的“年产1.2亿平米光伏组件封装用POE胶膜扩建项目”仍在逐步推进建设和产能爬坡,预计未来随着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规划产能的逐步释放,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将会继续下降,提升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产品的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