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出尔反尔”的查理芒格
在每日期刊公司提交的一份给当地监管部门的文件中显示,查理·芒格已决定在该公司工作45年后,将卸任董事长一职。
此前在该公司今年2月的年会上,查理·芒格就透露过“接任的计划未来不久就会执行”。
果然短短一个多月后,芒格正式卸任董事长。
芒格卸任这个事项,给每日期刊公司减持阿里带来了一种解释的可能,即此次操作已不再由芒格主导:
他或许依然看好某家公司,但98岁的他可能已不再做主。
这个事情同样发生在巴菲特的公司里,过去几年,伯克希尔连续操作了多次科技股和航空股投资,其风格和手法和巴菲特早年的风格有了不小的差异。
业内多次揣测,巴菲特可能早已分仓给其他基金经理管理资产。甚至,他已逐步退出一线的决策,而只是把关。毕竟巴菲特也已91周岁高龄。
几个可能的原因
还有几种可能:
其一、芒格可能确实不看好这家公司,在今年2~3月份的某些时刻,他发现了一些他不能容忍的迹象,导致他不得不在低位斩仓。
其二、还有可能是另存隐情——比如转换阿里巴巴至港股市场。
阿里巴巴同时也在香港市场挂牌交易,价格和美股表现相当接近。而芒格选择了转换部分持仓到港股市场。
这类操作在资管界早有先例。
2020年8月,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英国百年资管巨头柏基投资将持有的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转换为港股,转换量分别占其头寸的50%和20%。
其三、持有人推动变化:
由于芒格的巨大威望,所以外界几乎忽略每日期刊公司的其他股东。
但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不少大鳄级别的金融机构投资每日期刊公司。
根据该公司去年末的披露,有两家大型买方机构是每日期刊公司的大股东,包括Roseman Wagner Wealth Management、资管巨头贝莱德。
随着芒格的卸任,部分股东也可能推动投资组合和风格的调整。
总体上说,本次减持阿里巴巴,并不能推断芒格就出现了“出尔反尔”,相反在更多的信息出现前,各种可能的原因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