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家族信托规模超3494亿元、外资机构推出相关方案
瑞银证券宣布正式向中国内地高净值客户推出境内家族信托信息资讯服务等相关方案。这也是外资券商首次在国内推出该服务。
中国信登总裁张荣芳表示,家族信托是基于信托关系的综合性财富管理工具,兼具财富结构优化、正向积累、安全传承和合理流动功能,可以有效满足高收入和较高收入家庭的财产保护、运作和传承等需求。
同时,在我国大力发展家族信托,还有助于避免高净值人群出于境外投资、财富传承、税收筹划等目的,将财富转移至境外设立离岸家族信托的做法,愿意将财富留在国内投资。
另一方面,张荣芳指出,当前由于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是缺失的,民法典、信托法、公司法、证券法乃至《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都没有详细涉及信托财产的过户登记问题。过户登记一般涉及买卖、赠与、互换、继承、强制执行等情况,现有财产登记体系对基于信托直接办理过户也比较陌生。
具体来看,实践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股权和不动产,一些工商部门、房管部门不太理解依据信托直接办理过户登记,也没有相关可以参考援引的制度规定,造成股权类、不动产类财产无法直接依据信托进行过户登记。
“委托人若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只能参照交易过户办理财产过户手续,交易手续繁琐,交易成本较高,赋税占比也较大,客观上阻碍了委托人设立家族信托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家族信托的创新与发展。”张荣芳表示。
强化科技系统支持
在央行、银保监会2021年组织的《信托法》立法后评估中,信托实务界对建立信托财产非交易性过户制度也表达了强烈需求。应当看到,这个问题本质上反映了信托财产权属不明确、信托税收政策不尽合理等现实困境。
张荣芳表示,未来探讨建立非交易性过户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当与信托财产登记、信托税收政策等配套制度的完善统筹设计、统一推进,合理安排信托财产所有权转移与信托财产登记的制度设计,实现便利信托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信托业务发展的最终目的。
平安信托运营中心总监龙健指出,相比传统资金信托,家族信托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信托公司的受托管理能力和科技系统支持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建议各信托公司可在强化信息安全、线上化运营、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投资管理和便捷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发挥科技在销售管理、投资管理和存续服务领域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推动家族信托业务转型发展。
2021年中国信托业协会调查显示,57%的信托公司没有专职信息安全人员,68%的公司信息安全投入不足100万元/年,65%的公司的安全制度未有效落地。
整体而言,各信托公司信息安全水平差异较大,参差不齐。从调查样本数据看,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公司信息安全成熟度相对较高。
针对家族信托产品长久期、跨多代传承的业务特点,龙健建议,信托公司可以积极引入区块链技术,其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性”“可追溯”等技术特点。在客户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将家族信托产品基本信息、受益信息、合同要素、投资交易等信息上链存储,为客户带来高效、安全、私密的科技体验,保护合作机构及客户的信息安全长期留存,实现家族信托更好的传承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