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降价!“猪肉卖出白菜价”,还会持续吗?
农业农村部召开协调会议,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研究稳定生猪生产措施。会议认为,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给。
易建涛:提前预判 调控“猪周期”
财经评论员 易建涛:管理层在猪肉供应算是很充足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稳产保供的举措了,因为猪肉是我国民众最基本的肉类消费品,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事关“三农”发展,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稳定。
从以往的“猪周期”情况来看,一旦猪肉供应量减少,会使肉价飙升,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而一旦猪肉供应量过剩,又可能会使肉价暴跌,给生产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当前处于“猪周期”的下行阶段,养猪户既要面对低迷的猪价,还要面对高昂的饲料价格,双重压力会造成生猪产业发展的不稳定。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产业调控层面,已经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包括了政府收储猪肉、引导信贷支持等。
在生产者这一端,也在不断地创新思路应对难题,主要就在“打开销路”和“节约成本”两方面。比如,有的企业针对猪肉精加工产品推出了新产品,满足新需求。有的企业发力线上卖肉,覆盖了所有的社区团购平台、直播平台等;而在节约成本方面,有的地方指导养殖户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的原料,减少对豆粕的依赖;引导中小型养猪场联合采购,降低饲料原料成本;
总的来说,生猪生产这个产业的周期变化是常态,稳定生产、保障市场平稳,既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也需要政府适度干预。这才能让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