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正本提单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行为频现,释放了
已有64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购公司股份,拟回购金额上限达237.78亿元;另有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46份重要股东增持计划,按披露具体金额的公告统计,其中最高拟增持上限为3.5亿元。
证监会在传达学习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时表示,要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对于当前上市公司大规模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和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密集增持行为,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响应政策号召,增强市场信心,助推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彰显出上市公司维护股价和修复信心的强烈意愿。
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维护股东利益,兼顾公司员工激励的需要,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及其他筹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4.5亿元且不超过5.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8.00元/股。
年内已有102家上市公司公布股份回购计划,其中3月以来有64家。从回购实施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板块,以成长股为主。
天准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一华和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杨聪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稳定公司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拟自3月21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6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200万元。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也需提防为了让大股东减持而进行的回购或并不会兑现的增持,这种行为的目的只是为了刺激短期的股价。
“无论是重要股东增持还是公司回购自身股份,都是上市公司在股价回调时主动做出的市值管理行为,反映了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维护自身股价、市值积极作出的努力。”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一般来说,回购、增持和市场见底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要看真正实施的情况。因为从发布预案到真正实施再到实施完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上市公司要想真正自救,还是要夯实自己的基本面,持续关注自身的规范性和成长性。
持续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分红等行为来激励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这既是上市公司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公司基本面情况有信心的表现,也是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大背景下,相关政策不断松绑,市场生态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2018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支持各类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并拓宽回购资金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认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潮持续、股份回购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前国内经济积极向好的发展环境,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资金与资本得到了充分累积,叠加政策层面不断完善股份回购制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A股市场回购规模仍明显偏小,上市公司回购功能的发挥以及推广应用,与成熟市场依然存在差距,未来还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证监会日前表示,要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中证金融研究院建议,进一步放宽股票回购条件与比例,加强对信息披露和交易行为的监管,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回购行为,同时做好预期管理,正本提单加强上市公司回购正面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