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股票知识]金沙中国市值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
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于香港作第一上市地点。如是国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点亦可。·该H股公司股本以全国企股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该H股公司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非流通股本。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没有非上市股本。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总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过去一年内的平均值);
·必须位列在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额在首90%之列(成交额指按将过去两年内的成交总额分成八个季度各自作出评估);或须在联交所上市满两年或符合相关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的指引。 恒指服务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30日宣布将成份股数目由33只加至38只(当中包括33只非H股及5只H股),并于2007年2月9日宣布将成份股逐渐增加至50只,当中H股与非H股数目将不会被固定于持定水平。 上市少于两年的大型股获纳入恒生指数指引于检讨指数时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最少上市时间第五或以上 3个月 第六至十五 6个月 第十六至二十 12个月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18个月 第二十五以下 24个月 经甄选符合资格后,再按以下三项准则接受最终评选:
·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不同行业在恒生指数内所占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布;
·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任何一只指数成份股如连续停牌一个月,该成份股将会从指数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况下,例如该成份股被认为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复牌,才有可能获保留在指数内。 恒指成份股(含代码)(截至2015年4月9日) 指数及成份股 - 香港指数成份股恒生指数 . 代号名称和00002.HK中电控股00003.HK香港中华煤气00004.HK九龙仓集团00005.HK汇丰控股00006.HK电能实业00011.HK恒生银行00012.HK恒基地产00013.HK和记黄埔00016.HK新鸿基地产00017.HK新世界发展00019.HK太古股份公司Α00023.HK东亚银行00027.HK银河娱乐00066.HK港铁公司00083.HK信和置业00101.HK恒隆地产00135.HK昆仑能源00144.HK招商局国际00151.HK中国旺旺00267.HK中信股份00291.HK华润创业00293.HK国泰航空00322.HK康师傅控股00386.HK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8.HK香港交易所00494.HK利丰00688.HK中国海外发展00700.HK腾讯控股00762.HK中国联通00823.HK领汇房产基金00836.HK华润电力00857.HK中国石油股份00883.HK中国海洋石油00939.HK建设银行00941.HK中国移动00992.HK联想集团01044.HK恒安国际01088.HK中国神华01109.HK华润置地01299.HK友邦保险01398.HK工商银行01880.HK百丽国际01928.HK金沙中国有限公司02318.HK中国平安02319.HK蒙牛乳业02388.HK中银香港02628.HK中国人寿03328.HK交通银行03988.HK中国银行
饿了么市值多少个亿
饿了么市值95亿美元。
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发展,交通大学的主要订购平台已被饿了么所覆盖。所以张旭豪等人也是赚了不少钱。后来,外卖市场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外卖市场是一个蓝海市场。
在2018年4月,张旭豪却十分意外地卖掉了饿了么。而中国电子商务创始人马云却以95亿美元(668亿)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谁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外卖平台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自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业投资以来,公司一直在不断募集资金。
仅阿里就投资了22.5亿美元。融资的速度还没有跟上烧钱的速度,并且现在还处于烧钱期。饿了么现在已经接受了八轮容易,一次比一次要多,以目前100亿美元的市值,任何一个财务投资人都会思考再三,这意味着目前真正能投入资金的人并不多。
恒生指数的大事记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银行内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
1967年8月31日,创下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数增加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1986年5月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1992年8月4日,中信泰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红筹股。
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0,000点并以10,228.10点收市。
1993年12月24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1,000点并以11,039.80点收市。
1994年1月3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2,000点。
1996年11月18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3,000点。
1997年5月14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4,000点并以14,153.60点收市。
1997年6月2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5,000点并以15,154.40点收市。
1997年7月31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6,000点并以16,365.70点收市。
2000年1月3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7,000点并以17,369.63点收市。
2000年3月27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8,000点。
2000年3月28日,创下新高是18397.57点,当时主要受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2001年10月3日,恒生综合指数设立,提供更具广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标,综合指数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2006年9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国企股。
2006年11月7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点是19161.38点,当日的升幅主要受到汇丰银行突然宣布减息,升势主要由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及地产股上升带动。然而在收市前半小时,市场传出中国移动会进行配股筹集资金,中国移动随即下跌3元,使恒生指数在15分钟内急跌超过250点,一度倒跌超过80点,然后大市再度倒升超过30点,最终恒指收市升2.76点,香港交易所总成交急增至超过517亿。2006年11月9日,创下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则是18952.86点,,升幅主要由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上升带动。
2006年11月15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9,000点并以19,093.00点收市。
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20,000点并以20,001.91点收市。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收市前牛气冲天,导致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商增发需时。
2007年10月18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30,000点,但不能在30,000点以上收市,直至10月26日才能以30,405.22点收市,随后于10月30日收报31,638.22点,创历史新高。
2008年5月9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中国铝业(02600)及腾讯控股(00700)成为成份股取代长江基建(01038)及电讯盈科(00008),在2008年6月10日生效。
2010年2月5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华润置地(01109)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3月8日生效。
2010年8月13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百丽国际(01880)及中煤能源(01898)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9月6日生效。
2011年11月11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康师傅(00322)及中国旺旺(00151)成为成份股,是次检讨没有剔除任何成分股,恒指成分股数目会由现时的46只,进一步增加至48只 在2011年12月5日生效。
2012年5月10日进一步增加至49只,金沙中国(01928)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2012年11月17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昆仑能源(00135)成为成份股,增至50只的上限,在2012年12月10日生效。
2013年2月6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联想集团(00992)成为成份股,中国铝业(02600)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在2013年6月17日生效。
2013年5月10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银河娱乐(00027)成为成份股,思捷环球(00330)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在2013年3月4日生效。
PS:单位计算为港元,最高值与最低值是以交易中出现的极值为准,波幅的计算为最高值减最低值。
历史最高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突破31,900点,升至31,958.41点。历史之最
历史最高收市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突破31,600点,以31,638.22点收市。
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百分率计)是1987年10月26日,当日收市报2,241.69点,下跌1,120.7点,跌幅达33.33%,原因是1987年黑色星期一引发的87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点数计)则是2008年1月22日,当日收市报21,757.63点,跌2,061.2点,跌幅达8.65%。这次大跌的主因为美国次按风暴无法受控而引发的全球股灾,恒生指数曾一度下跌2,109.23点,报21,709.63点。该日虽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收市,翌日却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升幅收市。
历史单日最小跌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02年10月9日,当日收市报8,977.35点,跌0.06点,跌幅只有0.00067%。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百分率计)是1997年10月29日,当日的升幅18.82%(1,705.41点),报10,765.3点,主要是对冲基金活动以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之前一日因泰铢被狙击,对冲基金炒作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438.31点,报9,059.89点,当日最大曾下跌1,722.32点。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点数计)是2008年1月23日,当日收市升2,332.54点,报24,090.17点,恒生指数曾一度上升2,482.35点,报24,239.98点,重上250天移动平均线,主要是因为美国突然减息四分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
历史单日最小升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12年3月26日,当日收市报20,668.86点,升0.06点,升幅只有0.00029%。
在2007年10月3日证券市场创下单日最大成交量,有1,201,263宗。
历史单日最大成交金额是2007年10月3日,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00亿,录得2,098.08亿。
抖音市值多少亿
今日头条、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计划2019年IPO,估值最高达750亿美元。字节跳动对此未置可否。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经历了什么变化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氏兄弟顺利接班,并使公司更上一层楼。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是市场公认的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新鸿基~郭氏三兄弟简历如何
郭炳湘: 出生日期:1959 学 历:硕士 专 业:土木工程 单位职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长子。郭得胜1963年与李兆基(本榜排名第3位)等人合资创办新鸿基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
郭炳江: 郭炳联之兄长。少时曾远赴英国留学,并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 郭炳江现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郭炳联: 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少时曾远赴英国及美国留学,并获得剑桥大学法律系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郭博士现任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新意网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并为数码通电讯集团主席,亦是九龙公共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渣打银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三号干线(郊野公园段)有限公司和机场空运中心有限公司之董事。
新鸿基郭氏三兄弟
郭炳湘,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1989年郭炳湘任新鸿基总掌门。
新鸿基集团业务多集中在香港。主要业务包括物业投资,发展及管理,酒店业和电讯业方面。新鸿基集团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美国旧金山市及加拿大也拥有不少的投资。
在2004年世界富豪榜,前50名的世界首富中,中国香港上榜者仍只有李嘉诚及新鸿基地产郭炳湘三兄弟排名在提前。李嘉诚排名为第19位,身家约124亿美元;郭氏兄弟,排名升至第22位,财富上升至114亿美元。
子承父业创辉煌
郭炳湘三兄弟,是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传人。
新鸿基地产创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分别占到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提到郭炳湘三兄弟,就不能不提他们的父亲--郭得胜。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战后移居香港,1952年设立鸿昌进出口公司,专营洋货批发。后来郭得胜取得日本YKK拉链的独家代理权,当时正值香港制衣业兴隆,生意源源不断,他一举夺得洋杂大王的称号。1958年,郭得胜与好友李兆基、冯景禧合伙进军地产业。1963年,3人各投资100万港元创办了新鸿基公司。郭得胜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冯景禧任副主席。
1972年7月14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8月23日上市,市值为港币4亿元。雇佣员工约30名,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鸿基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五虎将之一。
1987年10月,新鸿基地产与信和集团合作,以33.5亿港元的巨资拍得湾仔一块地皮,兴建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中环广场。
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参加葬礼的有李嘉诚、包玉刚、邵逸夫、霍英东、郑裕彤、李兆基等工商业巨子,当时报刊评论:这几位扶灵者就已掌握了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那时,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已达254亿港元,与上市时相比,增长了63.5倍。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氏兄弟顺利接班。
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被市场公认为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新鸿基广泛涉猎
郭炳湘是英国伦敦大学,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他同时出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董事、东尖沙咀地产发展商联会有限公司董事及香港酒店业联会名誉司库。郭炳湘还是全国政协常委及北京市、广州市荣誉市民。
新鸿基地产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香港,土地储备量在香港地产商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地位。截至1994年底,土地储备达369.7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17.06万平方米已建成收租物业及252.69万平方米是发展中的地盘,以分布于新界各主要市镇之大型住宅发展项目为主。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分别占到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以地产起家的郭氏家族,地产收益仍是主要收入来源。除地产外,新鸿基同时致力开拓电讯业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对地产收益的依赖,二来为旗下物业增值,有利于销售。
继1992年将旗下本地流动电话业务数码通分拆上市后,郭炳湘在1999年8月投资1000万美元,与北京控股合作,成立一个专门投资国际定位系统的风险基金。同年9月推出Cyberlncubator,以免租形式换取中小型科技公司股权;另外还注资Quamnet进军金融互联网。
此外,新鸿基地产与一些国际知名电脑商如SunMicrosystem及微软(Microsoft)成立策略联盟。除与SunMicrosystem合作发展AsiajavaVentureCapitalFund外,亦合作推出SuperHome、net网站,介绍旗下住宅及商业楼盘。另与微软合作发展数码仪表板(DigitalDashboard),向旗下租户提供。新鸿基地产旗下物业做资讯增值,被视为未来物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新鸿基在大陆的业务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发展房地产。他们与北京东安集团公司携手重建和经营的新东安市场,项目成本约35亿人民币。在上海建设的中环广场,是淮海中路设备最先进的国际甲级商厦之一。此外,新鸿基在上海徐汇区发展的上海名仕苑,也受到驻上海外资企业的欢迎。仅此两项在上海的物业就投资30亿元。
郭炳湘和他的兄弟们
郭炳湘兄弟在美国、加拿大也拥有大量的房地产。此外,他们家族在北美等地亦有不少物业和投资,价值约1.5亿美元。在香港拥有新鸿基地产外,他们通过新鸿基地产控有上市的九龙巴士31.6%股权和富联国际25.02%股权。
在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郭炳湘和他的兄弟们还积极推动祖国的教育事业,连续多年为北京清华大学设优秀青年教授奖,奖励业绩优良的青年教授。
他增设了信息学科奖学奖教金,奖励逾百学业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2000年新鸿基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0万港元。
除奖励内地学者外,他们还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新鸿基地产集团奖学金,支持内地多名杰出青年来攻读中大的学士学位课程。首批获得资助的内地学生已于2002年毕业。
新鸿基地产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谈及新鸿基地产致胜之道时曾表示,新鸿基地产的三大优势为卓越管理、强大品牌和优秀人才,三项元素互相配合,在逆市中取胜。所以,新鸿基对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方面是大力支持的。
多年的蓬勃发展,使新鸿基赢得社会的肯定。新鸿基地产被财经杂志《Euromoney》评选为香港最佳公司和亚洲最佳地产公司。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继承了父辈巨额财富的基础上,郭氏三兄弟同心协力,不断开拓,在潮起潮落的地产业中,郭氏兄弟正是依靠团结一心,一次次突出重围,使新鸿基得以蓬勃发展
- 上一篇:[股票知识]52周新高选股
- 下一篇:10月18日济南澳辰化工最新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