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
由于短期结构劣势形态
我们继续盯住沪深300指数,按照早前推演,继续给出当前位置横向扩底的积极预判。短期结构的改善显著,但仍然不具有绝对优势来推动大盘向上推进,且会受到中长期结构下行抑制和阻碍。
不容易向上弹升,持续推高更不容易,否则大量硬干不符合当前市场总体环境,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调和矛盾。以我们对技术结构的推演,由跌转涨之前,还会有一段混沌巨震过程,依旧会影响投资行为。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态势,我们只需要认识清楚即可,也不必紧张不安。在周、月K线结构上,我们阐明具有极强的长多涨势基础,且大胆给出4600点区域的平稳预期,这意味着再跌或持续下行空间有限。
不用惧怕指数再回落,恰恰反过来思考,倒是给创造更多低接参与机会。只是阐明,由于当前结构矛盾显著,投资者多数较为谨慎,且上下都存在趋势性展望,从而诱发投资者过激反应,甚至作出完全反向的交易行为。
为了避免触犯难以回转的错误,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管控好总体仓位,并非是惧怕单边下跌,而是在异常波动时,容易犯错。以可控可管可承受风险的仓位水平,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即可。
科创50指数也难看,压低到60日均价线下方后,持续往下盘落,已经跌落到6月17日长阳K线处,但由于短期结构已经转向下跌,且构成向下的助跌效应,这就使得易跌难涨,照此预期指数持续回落踩向120日均价线,也是自然而然了。
按照对周K线日均价线相近,结合这两个周期思考,则科创50指数再持续盘跌的空间也不大了,可以积极展望在1400点区域处的平稳预期。
从这些条件来讲,无论是沪深300指数,还是科创50指数,都可以作出大胆判定,再跌空间有限。只是,由于短期结构劣势形态,使得难以马上持续反升,只能是脉冲式反弹,以实现横向扩底的技术态势,以时间换取空间。
我们继续围绕一个核心思想,业绩驱动,并确定性增长类行业及个股。沿着这个路径,深耕挖掘,符合个人投资思想和逻辑的个股,持续追踪趋势性发展,坚决抓住优秀个股的涨势路径。
不过市场分歧很大,不少个股在公布中期业绩后,即使较大增速类个股,也都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今天不少这样的现象。这个情况,我们在上周有特别说明,中期业绩的影响进入尾声,要着手思考后续季度及全年确定性增长。
当然,这个说起来明白,但做起来并不轻松。而且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行业也出现明显的分化,这都在近期的盘中表现显著。一味的追求单一指标,很容易走偏路,这也告诉大家,不要孤立的看待某个股票价格的涨跌。
我们继续从基本面情况入手,选择企业成长性较好的品种,作为长期的对象,这可以视为择股的一种模式。然后实时研究技术结构的演变和发展,以把握最有效的操作时机。
技术上我们给出“唯量是问,无量不欢”的基本判定,并积极趋势性发展势头,深刻认知“形态影响心态,心态决定行为”的一般道理,最终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投资思想体系。
在正确且符合自身投资的一般投资框架下,就可以积极挖掘并寻求投资品种。我们依照当前市场,继续给出资源有色、光伏等新能源、智能汽车、半导体芯片、通信物联网等等领域的投资展望,尤其是双碳下的投资方向,可以深度挖掘。
光伏领域,大家可以往纵深处推进,新型电池的炒作,往上游推动设备端企业的价值空间,许多个股持续获得高人气。还有近期崛起的“专特新精”小巨人股票以及工业母机的炒作,都反应出了较高人气,可以着重研究和思考持续的投资机会。
不要在无人区晃悠,很容易被市场遗忘。从行业到板块到具体个股,都是一样的逻辑和道理。
本周大盘继续横向扩底,指数难涨难跌,预判不会单边跌,也不会单边涨,继续以横向震荡拉锯的态势看待短期演变。但结构上趋于有利改善中长期劣势形态的判定,只是还需要时间来磨合。操作上,偏重于个股,但仍然应适度管控总仓位,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