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家有着小资本大商誉的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巴菲

时间:2021-08-17 22:13

  《奥马哈之雾》对我的影响已经不简单是只想写写读书笔记的范畴了,文中几乎把我们所遇到的投资难题都做了解答,关键解答者是巴菲特,而且都是用他的实操案例。

  雪球大V乐趣在推荐中说道:2010年至今,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我的投资收益超过十倍。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穷查理宝典》,还有一本就是任老师的《奥马哈之雾》。

  巴菲特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阅读,很多投资成功人士的阅读量也是非常大的。花几十元你就可以了解到投资大师的思维、方法,这可能是天下投入最少收获最多的投资。粉丝们最喜欢看的还是研报,实盘,内容更直接。

  其实阅读、读书笔记是对我们投资最有帮助的,我这段时间也很少写个股的。我已经写了七八只股票,我认为好的标的都在里面,你能不能盈利就看你持有的耐心,择时对短期有影响,只要不是非常疯狂位置买入对长期影响有限。

  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选择股票,大多数人认为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就是:绩优+长线。在A股市场上,绩优的股被热捧,也炒得很贵。比如同样利润规模的养元和东鹏价格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只是因为东鹏最近几年业绩成长高,一个PE20,一个PE100。

  谈到一家公司“绩优”,也许是短期绩优,也许是长期绩优。但这种仅限于业绩评估的选股思路不完全符合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巴菲特选股有个坚守了十多年的“四只脚”标准:(1)我们能够了解;(2)良好的经济前景;(3)德才兼备的管理人;(4)吸引人的价格。

  如果巴菲特只买“绩优股”,那么这四个标准只剩下(2)和(3)。这两个标准稍微和绩优有点挂钩,良好经济前景会有良好的成长,好的管理人会有好的业绩。但我们能够了解、吸引人的价格不在业绩之列。但这四只脚是巴菲特投资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更不能缺失。

  市场上大多人是为了追求短期价差,对企业的短期业绩非常。一个季报,一个半年报,一个科技部的都可以把个股搞得大跌甚至跌停。那企业的“短期绩优”和巴菲特的“长期优质”有什么不同?

  (1)前者企业的短期表现,后者企业的长期表现。(2)前者的是企业有形的东西,而后者更企业无形的东西。(3)前者量化的指标,后者不可量化的指标。任俊杰老师把巴菲特的四只脚分解成六项关键指标来分析,这个可以说也是巴菲特的选股标准。

  指标一、销售利润边际:主要指标是销售毛利率和营业利润。巴菲特长期而不是短期,另外通过这两个指标考察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无重大差异化的生产者注定将赚取微薄的报酬”(巴菲特1978年致股东信)因此如果企业的销售利润边界一直比较宽广,说明企业就是一家有着“强大市场特许权”的企业。

  林园早期的投资视频也反复提到这两个核心指标,这两个指标其实可以反映出赛道,竞争,企业的商业模式。比如白酒就是天然高毛利,高利润的赛道,属于赚钱不辛苦的行业。茅台91%的毛利率,48%的净利润,关键还有定价权。茅台已经有奢侈品属性,有特殊的口吻记忆,品牌影响,有很深的护城河,而且随着时间这个护城河会越来越深。

  另外产品无重大差异的生产者注定赚钱微薄的利润,就谈我稍微了解的行业。同样奶制品第一的伊利,它和蒙牛的产品差异化大不大?和其他的奶差异性都不大,还有很多地方性品牌。伊利销售规模和茅台差不多,但利润只有60多亿,利润率7%左右。毛利在36%左右,有29%的费用都产生在物流、广告、市场上。因为差异小,要提升销量建立壁垒只有做广告和渠道投入,伊利有1万多销售人员,每年投入100亿的广告费。

  相反供不应求的茅台只需要几亿的广告费,大约几百人销售团队,每年研发占比也很小。从简单的毛利和营业利润就可以洞察背后的商业模式。高毛利高利润的产品就是城堡,在中国只要有利润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如何保护你的利润,就需要深深的护城河。

  另外我多次提到零售业,红旗连锁29%的毛利率,也不算太差,但最后利润率只有5%。这个就是行业属性,红旗提供的是同质化的产品,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价格相应得不到保证。红旗也是个优秀的企业,但优秀建立在强大的管理之上,这个钱赚得也是非常辛苦。

  指标二、股东权益报酬率;“不必要在意单一期间的盈余数字,长期积累的资本回报或损失才是真正的重点所在”(巴菲特1977年致股东信)不仅要企业赚了多少钱,更要企业使用了多少资本以及回报是否高于资金的社会平均成本。

  这个指标就是我们长期说的R O E,这也是筛选企业重要指标之一。巴菲特一般这个理想数字是15%。芒格也说过最后我们的投资收益在较长的时间大约等于企业的R O E。我们可以了解下企业10年的R O E情况,茅台33.02%,格力32.37%,双汇29.52%,伊利25.2%,洋河24.95%,片仔癀22.42%。这些股票在最近十年的收益也是几十几百倍,R O E再结合毛利率,净利润就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指标,基本排除了90%以上的企业。

  指标三、资本模式;“从商的经历,让我对拥有商誉而仅需要运用少量有形资产的公司大有好感。”一家有着小资本、大商誉的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巴菲特喜欢的三种经营状况:(1)小投入大产出。(2)较低的限制性盈余或较高的非限制性盈余。(3)较小的通胀敞口。

  说直白了,巴菲特喜欢今年赚了100万美元,其中的大部分可以转化为自由现金流,而不需要为了增加收益还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比如汽车、航空、钢铁等领域,先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当盈利了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升级设备等等。

  我现在看懂的行业就是白酒、快消品,有品牌的产品几乎没有应收账款,甚至上游的资金也可以支配,每年赚的都是真金白银。很多快消品如茅台、五粮液、甚至是养元、露露账上都是躺着现金。每年还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利润源源不断的进来,几乎不需要研发和大量的新设备投入,即便投入占比也是非常小的。

  指标四、每股透视盈余增长。在1990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提到:“我希望我们的透视盈余每年都能够成长15%”。重点是(1)重点是长期增长而非短期增长(2)增长的背后始终伴有较高的资本回报和适度的债务杠杆。

  这段我的理解就是企业你要不断成长,巴菲特的期望值是15%。而我们大部分人期望的是30%甚至更高,你期望的回报最后是和风险成正比的。一年翻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就是这个道理,欲速则不达。

  指标五;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这个可以专门写一本书,巴菲特前期在老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坚持只对企业进行定量考察,后期在费雪和芒格的影响下逐渐对企业的重点转移到定性内容的考察。

  其实企业商业模式就是如何用最少的钱赚更大的利润而且不断抵御竞争者。在量化上就可以看毛利率、净利润、净资产回报率,这三个指标如果足够好,那说明商业模式也不错。当然对商业模式的深入了解还是要多看商业和企业的书籍,我们普通投资者先用指标筛选。

  指标六;经营者。(1)德才兼备,一定先“德”后“才”。(2)要用经营者长期经营成果来进行评判,指标就是股东权益回报率。经营者我不想再多说,上篇船与船长已经说了很清楚了。赛道、船更重要,有个好的船长就是福气。

  通过这篇,我们更清晰了巴菲特的选股标准,即便放到A股也是很合适的。对于我来说,选股的指标就是毛利率大于30%,净利润大于10%,R O E大于15%,当然这个指标数据越高越好。难度在于你如何判断这个企业在未来也能保持这个毛利,保持这个资本回报率,那就需要你对企业更了解,这个也是投资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