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只是就短期形态而言

时间:2021-08-17 15:16

  指数的矛盾还很突出,技术上的劣势仍然会抑制投资者情绪,甚至为此而产生不利展望。依照当前技术结构,再跌寻求技术波动或稳定的预期较强,只是就短期形态而言,缩量沉淀的过程反而是底部构建的有效手段。

  以7月26日风险回撤后预估,短期结构的改善和扭转预期有望在下周形成,这使得本周压低修整行为,存在横向扩展构建短多的积极预期,在没有打破新低,或者造成恐慌性跌势之前,可以如此来积极看待短期技术结构的改善。

  但依旧要压低后反拉上涨,并促使短多确立,且能够向上跃升,以促成40、60、120日周期的同步向上移动,一旦得以形成,则的确具有更积极的展望,其中长多有利局面即可打开,对未来更长周期结构的发展起到助推效应。

  特别是,我们早前阐释120日周期在本月底可以自然翻越年初的高价和高量区域,其后的自然扣减关系,的确是大大减缓来自于长多结构上的抑制力。按照其移动扣减关系,在未来1-2周后的演变,随时具备这一关系的形成。

  只是,在没有真正带来中长多优势之前,并不能太激进,尤其是指数关系,越是攻而不破,折腾几个回合后再压低,容易引发新一轮趋势性的转变关系,一旦陷入低量空头结构,往往会非常低迷,操作难度大,赚钱效率低。

  所以,虽然大胆预判作为横向扩底的积极势头看待,但并不鼓励非常激进的追求单边上涨,仍然存在不确定变数。可以作多一些准备,比较着重研究个股,在大盘平稳震荡的过程中,积极挖掘投资方向和具体标的,以被有利局面出现时顺势切入参与。

  目前考虑,我们认为市场有机会在多层面创造机会,比如过去一段时间积极作价的科创类个股,这些股票几天便可以大幅完成绝对空间调整,而后的震荡,则有望在不改变长多基础之上,完成短期优势结构重建。

  还有资源类个股,我们认为这种确定性方向,依旧是投资路径,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头,仍然是比较明确的成长,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是未来投资重要的参考指标,包括对科技成长性个股的研判同样如此适用。

  最近军工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都可以作为选择参与的对象,但这个领域,相对复杂企业透明度低,都成为这个领域的毛病所在,长期以来这一板块表现波折大,甚至被投资者视为行情发展的反向标。如果对个股研究不深,则可以其行业性ETF,也可以作为参与这一领域的有效方法。

  关于汽车领域,同样是我们认为明确的大方向,增量空间持续打开。特别是新能源方向增量可期,而且保持复合高增长,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积极看待的局面,相关投资领域,都证明了相应的投资路径,仍然可以长期跟踪。

  还有光伏,创新药等等,都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我们长期的投资方向,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等,无不渗透出可以展望的投资思路。至少坦言,要具体到每一只投资品种上,这是真正的难处,还需要从自我的认知上来选择和把握,作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投资。要赚什么钱?这个很重要。作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才能够长治久安。

  今日周一,这个周末发生许多事情。逻辑上会影响今日开局甚至短期市场变动。比如政策上对芯片的影响,也搅动资本市场不安,估计短期相关个股仍然会面临跌宕的状况。再者阿富汗局势,也都容易引发资本市场动荡,这些都多少会影响本周局势。

  不过,依照我们对这些外界影响的理解,都只会是短期躁动,并非会影响真正的未来资本市场发展,也会改变投资逻辑和方向。恰恰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积极看待优秀个股在波动过程中创造的廉价买进机会。

  如果以指数而言,依照对技术结构的推演,倒是或许会使得本周走势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只是绝对波动空间,还需要实时追踪,不要刻舟求剑。同时,考虑到长期结构的制约,本周仍然应管控总量风险,以待更为有利的局面。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