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废水排放量预计超过亿吨
有乡亲问盐湖股份能否带动盐湖提锂板块再来一波,我认为即便有机会,也是抓细分行业的机会,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盐湖提锂的上游,膜处理技术。
5.「碳中和」下的膜法水处理行业新机遇
PS: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加快阅读。
盐湖提锂的主要难点在于伴生离子的分离。根据盐湖卤水中锂和其他伴生离子特征,目前盐湖提锂主要技术分为沉淀法、膜法、萃取法、盐梯度太阳池法、吸附法等。按盐湖卤水锂资源的赋存状态和特征,盐湖提锂技术可分为高镁锂比和低镁锂比技术,低镁锂比盐湖提锂主要利用传统工艺,工艺路线主要包括沉淀法、盐梯度太阳池法;高镁锂比盐湖提锂适用膜法技术,工艺路线主要包括膜分离法、萃取法、吸附法等。
膜分离法提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原理为:当原料卤水通过纳滤膜时,锂、钠等一价离子透过膜,镁、钙等二价离子被纳滤膜隔离,从而实现了镁、锂离子分离的目的,分离后得到低镁锂比的富锂卤水;随后通过反渗透膜或其他方式通过分离低镁锂比的富锂卤水中的水和一价锂离子,形成富锂溶液,为后续提锂提供原料,最终得到电池级碳酸锂。
从上可以看出,整个膜处理法的关键在于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两道工艺上。历史上,国内卤水提锂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曾长期依赖进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膜法工艺在盐湖提锂领域的应用。随着我国膜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国产膜已经逐步在相关领域形成突破。所以今天重点介绍膜法水处理行业。
我国膜法水处理工艺应用前些年集中于市政污水领域,更看重投资及产品应用能力,而高端市场国产率不高,特别是工业、饮用水等高端膜材料市场,陶氏、东丽、GE 等企业占比较高。经历多年技术工艺的积累和研发,国内膜厂在如盐湖提锂、海水淡化、居民直饮水等新兴高端细分领域的材料、工艺、技术等环节不断突破,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膜法水处理领域,技术含量最高的是膜元件环节。膜元件可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反渗透和纳滤膜,二是微滤和超滤膜。近年,超滤膜、微滤膜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6 年市场规模达到 130 亿元,占水处理膜市场比重高达74.29%,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产品市场规模为45亿元,市场占比仅为 25.71%。作为膜法水处理领域技术难度最大的反渗透膜,国内市场各品牌竞争激烈,市场主要掌握在国外知名品牌手里,而微滤和超滤膜国产化率已达70%以上。
从国内反渗透膜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来看,市场主要被陶氏化学、日东电工、日本东丽、时代沃顿、韩国熊津、GE、科氏等7家企业瓜分,仅美国陶氏和日本电工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反渗透膜生产企业时代沃顿,市场占有率约为 10%,反渗透膜国产化率低。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仅有时代沃顿、碧水源、津膜科技等几家。
国内纳滤膜市场的情况也一样,主要由国外企业占据,包括杜邦水处理、日本东丽、日东电工/美国海德能、苏伊士等,国内主要企业主要为时代沃顿、唯赛勃、山东九章、沁森高科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主要因为反渗透膜生产技术壁垒高,中小企业研发实力较弱,资金实力较差,进入反渗透膜生产领域的难度较大。目前反渗透膜行业毛利率约 50%,高利润将会促使现有的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企业进入。
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编制的《2019-2020 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近 15 年来中国膜产业高速增长,2019 年我国膜市场总产值达到 2773 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未来几年我国膜产业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到2023年,我国膜产业产值将接近400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五,「碳中和」下的膜法水处理行业新机遇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转效率。伴随碳中和持续推进,用水权也将成为重要约束之一,伴随用水权推进带动的用水成本提升,工业企业将更有意愿使用中水或再生水。
每年工业用水量超1200亿吨,废水排放量预计超过180亿吨,再生水利用空间广阔。再生水资源利用作为战略水资源,未来具备广阔市场空间及发展潜力。根据广发证券的测算,十四五期间预计污水处理市场规模达14071.69万吨/日,市场空间达2317.87亿元。
所以在污水处理环节,膜法水处理企业会有更大的作为。
短期来看,作为盐湖提锂的上游环节,膜法水处理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中长期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则是厂商的业务会持续较长时间段的发展。
这里强调下,每一个题材概念,老概都制作了完整的图谱系列,也就会说,我用一张图的方式把行业或者题材涉及到的亮点以及相关的上市公司名录都整理出来。
因为平台规则的关系,具体的个股我不可以进行分享,所以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下,或者实在找不到的,也可以我在其他平台上的发布,全网统一自媒体号:概念爱好者。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 上一篇:现在“暴雷”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
- 下一篇: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了密切配合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