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而且部分已经做了坏账计提

时间:2021-08-07 08:48

  可爱的五洋股友:
 

   晚上好!又一周结束了,作为五洋停车的一个散户,想和共同投资到五洋并郁闷的股友讨论, 五洋到底值不值投资,是否价值陷阱,从缺点和优势两个方面讨论,先说一下问题:
第一,公司的质地算中上,连年净利增长,但市值偏低为软肋。在上市6年多内通过并购伟创、天辰等公司,逐渐将主业转到停车设备和业务上来,现在想想,若公司单一(只保持公司主业)到现在更是惨淡,虽有盈利但营收偏低,真不知这种企业是如何混到创业板上市的。
第二,公司名称,五洋科技为上市简称,但已经有一个含有“五洋”的上市公司,且负面新闻较多,臭名昭著的五洋建设,公司在上市时依旧采用五洋字样的简称,可见公司高层并不注重名声。在后来并购伟创并改简称时完全可以改成“伟创停车”或别的更好的名称。
第三,应收款问题,近10亿的应收占公司市值40亿左右的25%,这个比例可能也是机构集体清仓的原因之一。而且一部分已经做了坏账计提,削减了2020年的利润。(若后期通过法律途径收回或部分收回的话,可算做当季利润,但可能性不大)
第四,商誉减值,对赌公司的补偿款长时间不到位,北京华逸奇一分钱未付,却把公司股权全部转到五洋停车,本是就是个不值钱的公司,要钱一分不给,不值钱的股份全拿去,但公司在并购时是真金白银的付出,说明当时的公司评估有极大的水分,后期这公司的人有可能会全部出走留一个空壳子给你,这个公司的款项2000多万算是泡汤了。另外天辰的更是耍二皮脸,愣是讲价钱找理由,反正不给钱,但他们的股份在,所以不怕,还有希望。从这两项来看,公司的法务极其不作为,水平业余。
第五,股东减持、质押。大股东连年减持,且总是低位减持,2020年底林总已经是0股了,近期刘龙保大宗交易,低价且折让20%的减持,其目的有待深讨,到底有没有避税的嫌疑,有门路的可向国税总局举报。侯有夫系的大额质押资金去向不明,今年几起董事长勾结机构搞所谓市值管理案件的曝光,更是令人生疑,业绩说明会向他提问也是搪塞与上市公司无关,估计证监会提问就老实回答了。不过,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家,垂暮之年想拂衣而去也正常,但时机不对,太心急了。
第六,这公司的股票,已经没有一家机构持有了,只有几家法人持股。但是二级市场上,能看到操控的影子,1444手的卖单多挂在卖3上,出现的次数有千次级别以上,而且千手级别的卖单多在30到60个席位同时操作,散户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也不像机构的风格,更像是个人组织多账户操作,谁有这个实力,连机构都不敢碰的公司,他们为什么就有恃无恐,这其中的原由只有证监会去查才能高清。(其实大数据监管下,查清这事一周不到就有结果,估计是市值太小够不上标准的缘故,又或是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因。)
第七,公司董秘和证代严重不作为,多数的提问连个答复都没有,少数的答复都也是敷衍搪塞,建议更换更称职的人来代替。
缺点就想到这些,接下来说点好的,描绘一下市场前景蓝图,又或是对公司的期望:
第一,公司发展尚在初期,离行业天花板很遥远。三部委发文支持停车场+充电桩建设,也是后电动车时代绕不开的一环,有人预估千亿级的蓝海,看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一年几倍疯涨,在看看趴在底部的五洋停车,一年十几亿的营收,1亿多的净利,可怜自己的不幸,愤怒侯董的不争。
第二,现金流正常,有6亿左右的理财资金。营收和净利连年递增,伟创表现亮眼,而且林伟通年富力强,未来或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但清仓减持令人不解。
第三,城市管理,特别是停车管理越来越严,贴条拖车每天都在身边发生
。城市土地成本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少,但汽车却日益增长,特别是电动车辆以翻倍的速度递增,对车位和充电桩是硬性需求,排队充电是个普遍现象,急需向上部空间发展立体停车。
第四,公司的产品线很长,伟创的停车设备和徐州的两站机制砂业务表现出高增长状态,希望公司做减法卖掉那些乱并购有瑕眦的亏损企业(天辰和华逸奇),或者对公司严格管理,特别是人事和财务管理。
第五,公司侯董61岁,且做事低调,标准的技术学者,6年的时间仍然徘徊在50亿以下的市值,包括2020年的近8亿元增发,换一种思维,用美的公司的模式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个高增长的行业加上一个狼性职业经理人思维,如果再有互联网大企的扶持,则会在3年内业绩几何级增长,市值突过100亿是保守的结果。这样对大股东,对股民都是最好的结果。
第六,公司以伟创停车为主,加大研发力度,立体停车+充电+无人驾驶导航接口,修复自己的短板,最好是能制定行业标准,向福耀玻璃学习,向华为学习,引领行业发展,高筑护城河。
第七,现在低于4元股价的场景最需要侯董主局,登高一呼召开股东大会,声讨低位减持的股东,主张公司回购或大股东增持,把人心聚起来。
就说着几点吧,有点啰嗦,好在离中报很近了,希望耐心的守候,等到的是繁华!
 

   此致
2021-08-06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