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再进来就是被动局面

时间:2021-08-05 11:42

  本文是一篇实战交易的心得。于成败之间收获“交易自由”。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交易员,那么唯一可行之路就是——静下心来,进入你想要的那个状态。
 

  如何静心是每一个交易员每天的必修课。这是一种内动力量的常规训练,它能带你最接近理性,令你自身闪烁理性的光辉。

  静心的唯一标准是可以说一说的,那就是掌握内在的律动。就好像很多每天看盘的交易员那样专注的去盯盘,没有头几年功夫是不容易练就的。因为那是一个宝贵的习惯,而且还要长期坚持下去,好处自不必说的。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市场?投资者总是希望通过各种资讯以及一些技能型学习,掌握投资技术。——问题是,这些技术或者资讯也会有失灵,总是令多数人失望。从前我们认为是自己本领没有学到家,现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一个真相:多数人都是参与者,随机进入股市,对当下行情的格局并不是完全理解。——事实上我发现多数人可能对所谓“格局”的理解也是有误解的。

  
 

  理解市场的格局在我现在看来是不难的。因为我相信“大道至简”。格局就是一个“规律层面”的概念,天下规律其实就三条——共识,背离,对抗。比如我们去投资某只股票,这种心态就叫共识。可是你知道吗,你买进去的股票一两个月都没有活跃度,请问你跟谁产生了共识?庄家在建仓,你也去建仓,你觉得自己是聪明呢还是实力雄厚胜过庄家呢?——这种状态表面上叫做“底部共识”,是个复杂煎熬的心里周期。你确定自己能熬过这个过程吗?

  
 

  事实上很多人底部买进了所谓“大牛股”,那都是事后才明白的。因为过早的买进,等于是和大机构“抢筹码”。这不叫“共识”而是“对抗”

  是“对抗,博弈”。而对手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强大而狡猾。——他们为了达到吸货目的,可能采用两种常用办法:小幅拉高诱使对手盘出局,或者砸盘引发恐慌盘。无论哪一种,都是为了逼迫对手盘出局,对手盘一旦出局,再进来就是被动局面。形成付循环。——这就是“底部背离原理”。这是一个较好的交易逻辑,但是局限性在于“筹码流动性有限”,这里注定不存在“多方共识机制”。做投资和做交易的抉择正是在于“货币量和筹码流动性丰沛程度”所决定。各自的风格并非所谓个体交易体系或者模型决定”。

  
 

  我们主要谈一下“多方共识机制”。因为大家都是市场参与者,都是随机参与这个市场投资,那么我们认识一个投资品种,如何实现资产增值,可能最快,最稳定的办法就是识别“多方共识机制”。总体来讲,这个“多方”包括: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部分。

  现在大家说“风口”“赛道”这些热词,其实就是讲的基本面,只是把政策和行业景气度高度的融合在一块了。这不是坏事。但也不要觉得多么高大上,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主力编撰的故事陷阱”。

  技术面认知“共识机制”就没有这么复杂了。简单讲就是三点:股价活跃度代表参与者的积极性,移动平均交易成本的趋势方向代表主流资金的进退意志,成交金额的递进规律代表市场参与量的周期。

  
 

  以上这几点就是传统技术分析里的“波段操作的几个核心指标”,其实就是“共识机制”里的几个重要观察点。而我们讲到“多方共识机制”并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先理解一下“何谓共识”?其实在交易角度看就是“量价关系”。中国文化里有“医学一脉”,其对“共识”理解很简单,也很清楚。就叫“相生”,五行相生。大道至简,在交易角度看就是两大结构:1,量生价。即,市场大量资金蜂拥而入,货币市场支持股市持续牛市。2,价生量。即,股市的投资价值具备深刻的感召力,吸引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投资。当前美国股市就是属于第一种牛市,即货币型牛市,而中国当前股市属于第二种,即创造性牛市。这是因为最近十几年中国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爆发力出现后端发力的爆发态势所决定。生产工具再次变革,是大势所趋,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摇篮。

  共识性感召力,必然有某种信念升华为信心,构成某种趋势,其核心的力量源于使命而并非欲望。从前美国股市的伟大成就源于美国经济全球一体化历史使命,当这一进程实现了美国霸权之后,反而成为了世界金融的反思。当中国政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认知后,中国股市就开启了一个伟大征程。因为这段使命将可能肩负起比美国股市更长周期的发展态势。

  
 

  这世界上财富积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欲望的爆发,另一种是使命的催动。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财富积累的方式,但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持续性而终究伟大,故而伟大财富的造就从始至终正是使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