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叫板下属总可以吧?

时间:2021-08-04 16:51

  下属的“合格”标准是:
 

  想领导所想,思领导所思,急领导所急。

  坊间称,拍马屁。

  
 

  我国传媒的头把交椅,是人民日币与新华社,均为正部级。
 

  经济参考报,是下属。

  下属称:

  游戏是精神鸦片。

  按照此种逻辑推论,领导小时候玩过的泥巴,石头,是实质性鸦片,要销毁。

  孵化鸦片的土壤,电脑,手机,砸了。

  生产孵化鸦片土壤的设备与产业链,继续砸。

  没多久,下属貌似发现这个逻辑说不通。

  改了,去掉精神鸦片等字眼。

  ZZ正确,矫枉过正。

  
 

  拍马屁,是个技术活,是脑力活。
 

  刚有前车之鉴滴滴拍错了马屁,现在还在小黑屋关着。

  领导要的是生育,是降低生育成本。

  教育行业全灭,注意人口;人口,人口
 

  拍错马屁这件事侧面反应,思想高度统一,不惜代价挽救生育率。

  
 

  还是说回游戏,这个锅背的冤。

  最急眼的是心动,不敢叫板领导,叫板下属总可以吧?

  “游戏是精神鸦片?伤害大,侮辱性更大。”

  腾讯是个好同志,你说啥就是啥,我改还不行么。

  原本防沉迷是非节假日1.5小时,现在降低至1小时;节假日从3小时,降低至2小时。

  
 

  防沉迷,引导孩子正确娱乐,大家都是支持的。

  但不能矫枉过正;娱乐,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

  小孩本就是爱玩的年纪,一天玩一个小时,真不多。

  而游戏这个事,角度是很多的。
 

  从大人的角度看,小时候不玩游戏?

  只不过是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罢了。

  所以玩的是上树下水,是摸鱼捉鸟。

  
 

  现在的大人就好了?

  我身边的人,几乎各个都有抖音或者其它短视频软件。

  看了一圈,貌似只有我没有。

  大人能刷手机,不让小孩玩游戏?

  双标?这就是以身作则?

  
 

  小孩这边,的确有网络沉迷,但过度的网络沉迷是少数。

  这个事更多的是大人如何引导的问题。

  大人也爱玩,更何况小孩。

  80后,90后,谁没半夜爬过宿舍墙,出去上网吧?
 

  不少家长都很忙,没时间管孩子。

  想偷个懒,就将手机扔给孩子玩,这样孩子就会老实一会。

  然后孩子玩上瘾了,游戏公司背锅。

  并且,现在的中学生不都是人手一部手机?

  能不玩游戏么?不然看股票么?

  你小时候不爱玩游戏?

  
 

  教育培训这个行业都被灭了,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生育压力。
 

  没有那么多课补,闲暇时间干嘛啊?

  看星星?

  小孩一天玩一个小时,真不多。

  
 

  就算你杀掉了游戏公司A,还会有游戏公司B,C,D。

  你能禁掉国内的游戏,还有国外的游戏。

  就算真的禁掉国内的游戏,这个需求,总会有其它的灰色出口。

  美国曾经实施禁酒令,结果是促进黑势力发展,治安部门日益贪腐,犯罪率飙升。

  
 

  需求好比洪水;当年大禹治水,是疏,不是堵。

  
 

  其实我国游戏监管是地球最严的。

  孩子一天玩8个小时游戏,买了五六个手机,摔了五六个手机。

  那么需要问的是,家长干嘛去了?

  不知道孩子一天玩8个小时,不知道孩子偷偷买手机?

  监护人是游戏公司?

  最气人的是,腾讯游戏16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只有3.2%。
 

  前几天刚刚有领导大力表扬国产游戏走向海外,经风雨,见世面,发展势头良好。

  
 

  现如今,全行业恐慌,瑟瑟发抖。

  最哆嗦的估计是短视频,因为我国所有的软件中,网民使用事件最长的是短视频,平均每天1.5小时。

  手游只有18分钟。

  所以有可能某个央媒下一篇的文章就是:

  震惊!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导致无时间生娃。

  任何行业的成长,不应该是建立在破坏生育大计的基础上。

  短视频这种奶头乐,该警醒了。

  
 

  戳“限时免费送书”,读《价值投资常识》。

  十年十倍,就在WX公号“时空复利”。点关注,不迷路。